基于知识图谱的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及创新分析
2018-03-29吕宛青杜靖川
吕宛青,张 冬,杜靖川
(云南大学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管理学的研究范畴,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欧美国家奉行的外部公司治理模式。Freeman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利益相关者理论旨在探讨如何在股东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实现组织发展的基业长青,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20世纪80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这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1984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指出在部分群体受益的同时,一定会使其他部分群体的利益受到影响,为了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了解利益相关者。2000年,张广瑞通过翻译《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将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国内[1],关于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逐渐引起重视。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由旅游发展而引起的社会矛盾开始突出和尖锐,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最近几年,有关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从管理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不同角度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旅游地治理模式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推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知识图谱的方法,借助CiteSpace和Netdraw软件,用可视化的方式来展现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历程、研究内容、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将来的研究工作提供启示和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是将统计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文献计量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用可视化的技术来分析和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2],将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整体知识框架以图像的形式表达出来,尤其在对数量庞大的数据进行挖掘方面具有优势。目前来看,分析软件有Pajek、CiteSpace、Netdraw、Bibexcel、Gephi、VOSviewer等。其中,CiteSpace是基于Java而进行运作的多元、分时、动态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应用领域广泛;Netdraw主要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能对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表达,探析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将CiteSpace和Netdraw相结合,利用关键词共现分析、作者合作分析、机构合作分析、关键词网络分析等功能,清晰地描述旅游利益相关者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与发展趋势。
1.2 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来源于CNKI,将分析目标集中在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更加具有代表性。以“主题=旅游并含利益相关者”为检索标准,时间设置为“不限-2016”,匹配条件为“精确”,得到2003—2016年共计329条检索结果,剔除信息不全的命中结果,最终得到328条,将其作为研究的分析样本。
2 旅游利益相关者知识图谱分析
2.1 研究时间
本文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成果的发表时间进行了统计,变化趋势见图1。根据图1,我们将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①2003—2004年是研究起步阶段,成果较少,年均在5篇以下,且增长缓慢。2003年,夏赞才在《旅游学刊》上发表了《旅游伦理概念及理论架构引论》,提出“旅游伦理主体是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者,基本问题是旅游利益和旅游道德问题”的观点[3],是最早刊载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献。②2005—2008年是快速发展阶段,研究成果增长迅速,2005年是国内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的“引爆点”,直到2008年增长趋势才放缓,李正欢等[4]、邓冰等[5]、郭华[6]对国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国内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启示,较好地推动了国内的研究进展。③2009—2016年是稳定发展阶段,增长速度放缓,成果数量保持在30篇左右。近些年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趋于稳定,相关研究成果丰富,旅游利益相关者成为研究重点,但已不属于较新的研究领域。当前,需要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结合现实问题挖掘新的热点,为下一步研究寻找突破口。
图1 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成果趋势
2.2 研究机构
利用CiteSpace对旅游利益相关者发文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图2),出现次数越多的发文机构在图谱中的节点就越大,节点之间的连线越粗,说明机构之间合作越紧密。我们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①节点很多,但突出的节点较少,并且各个节点之间较分散;对发文机构进行统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旅游利益相关者方面论文的机构达321个,呈现“分布广泛,多点开花”的局面。②对二级机构进行合并(图3),发文最多的机构是中山大学(31篇)。2002年,中山大学的保继刚和钟新民在《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旅游规划[7],属于较早关注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学者。之后,该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持续增长,成为该研究领域成果最多的机构。紧随其后的是云南大学(13篇)、四川大学(11篇),这三所院校在该领域有着较强的研究实力和影响力。③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发文量在前9位的机构只有中国科学院属于专门的研究机构,其余均为高校,主要研究团队集中在高校。④图中连线呈现少、短、细的特征,说明各机构之间联系较弱,相互之间鲜有合作,科研团队以本机构为主。
图2 旅游利益相关者发文机构图谱
图3 旅游利益相关者发文成果高产机构
2.3 发文作者
本文利用CiteSpace对旅游利益相关者发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见图4。图4中节点的大小反映作者发文数量的多少,节点之间的连线反映了合作关系;选取发文量3篇以上的作者进行统计,得到表1。结合图4和表1可见:①高产作者来自发文数量多的机构,吕宛青和刘静艳发文量在5篇,分别来自云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印证了该研究机构在本领域的科研实力,发文量4篇的孙九霞、王兆峰、陈炜、徐福英则分别来自中山大学、吉首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青岛大学。②研究成果分散,缺乏深入研究。我们对328篇论文的发文作者进行统计,达462位,大部分作者只发了1篇文章,且是以合作的形式,其中不乏重复研究现象。③高产作者集中在西南地区的高校,发文量3篇及以上且来自西南地区高校的作者有7位,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西南地区有着多样的民族旅游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④各作者进行合作局限在机构内部,如吕宛青和赵书虹、夏汉军有合作关系[8,9],均来自于云南大学;孙九霞和苏静、周一有合作关系[10,11],均来自于中山大学等,尚未形成有凝聚力的、跨机构的研究群体。
图4 旅游利益相关者发文作者知识图谱
作者/机构数量(个)作者/机构数量(个)吕宛青/云南大学5张捷/南京大学3刘静艳/中山大学5刘韫/西南民族大学3孙九霞/中山大学4陈志永/贵阳师范学院3王兆峰/吉首大学4徐红罡/中山大学3陈炜/桂林理工大学4张朝枝/中山大学3徐福英/青岛大学4李乐京/贵州教育学院3王挺之/四川大学3刘涛/山东工商学院3白凯/北京大学3陈传明/福建师范大学3肖佑兴/云南师范大学3
2.4 发文期刊
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发文期刊进行统计,研究成果较多的分布在地理类、民族类和综合类期刊,发文量较高的刊物见图5。从图5可见:①《旅游学刊》的发文量最高,达38篇,占到了总发文量的11.55%,该刊物对相关主题支持力度较大;其次是《生态经济》、《资源开发与市场》,发文量分别为13篇、12篇。②从发表期刊及发文总量来看,关于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类期刊,但只是旅游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相关论文的绝对数量有限。
图5 发文期刊分布
3 旅游利益相关者主要研究内容
3.1 研究热点和重点分析
我们将时间设置为2003—2016年,时间切片为1年,选择“keyword”,得到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6)。从总体上看,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的密度较低,整体结构松散;相关研究主题较宽泛,缺少对某一主题方向的纵深研究,与前文对发文作者和发文期刊的分析结果契合。从图6的谱上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利益诉求、旅游目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12-20]是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领域的高频词,在图6中有较突出的节点,并表现出了较高的中心度,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
3.2 研究前沿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的基础上,考察关键词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得出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前沿时序图谱(图7)。从发展演化来看,关于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最早出现在生态旅游领域,探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1-23]。作为备受推崇的“低碳环保”产业,随着旅游人数的井喷式增长,旅游活动破坏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现象越来越多,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关于发展与保护的冲突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社会冲突已成为影响旅游地健康发展的最严峻问题之一[24],可持续发展不再局限于生态旅游领域,而是成为整个旅游产业的重要议题,关于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结合时序图谱查阅文献,在一些民族地区[25-27]和乡村地区[28-30],社区居民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在旅游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却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权益得不到相应保障。政府、社区居民、企业三者构成了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铁三角”[31],利益诉求的差异导致利益冲突事件频发,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稳定和旅游经济发展[32-34]。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推进,旅游利益诉求发生变化,利益关系出现失调,从动态的角度来探求旅游利益诉求的演化、考察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博弈、描绘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热点。从图7还可以发现,“演化博弈”[35-37]和“社会网络分析”[38-40]在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中悄然兴起。
3.3 利益相关者研究内容网络分析
本文通过对旅游相关利益者的文献梳理,将包含文献的题目、关键词、摘要相关信息的文件转化成“TXT”文件格式,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经过分词、提取高频词、过滤无意义词、提取行特征、构建网络、构建矩阵等分步操作,借助Netdraw软件可视化功能形成关于旅游利益相关者文献的社会网络(图8)。从整体上看,该网络呈现出非常强的中心性,相关关键词均围绕“相关者、利益、旅游”分布,利益是核心,利益相关者识别、利益诉求演化、利益冲突与摩擦、利益协调机制等均以利益为基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也在于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协调与均衡。从局部来看,“社区、分析、研究、发展”形成了局部的中心,剔除掉相关标识不强的关键词“研究”与“分析”,“社区与发展”两者有共同连接词“参与”,结合文献资料,社区参与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旅游地的开发与规划要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41]。从图8的箭头指向来看,“相关者、利益、旅游”与“文化、居民、问题、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开发”均是双向可达,说明这几个关键词互相影响,关系密切。结合文献来看,对旅游利益相关者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益协调、居民参与、民族文化对旅游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些词汇之间的关系密切。
图6 旅游利益相关者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7 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前沿时序图谱
图8 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内容网络
4 结论及启示
4.1 结论
主要是:①研究成果趋势。经过了研究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目前已步入稳步发展阶段,数量增长迅速、研究成果丰富,已不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需在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②研究机构与作者分布图谱。对旅游利益相关者进行研究的机构和作者众多,呈现出“分布广泛、多点开花”的局面,以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的研究成果最多,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高产作者主要集中在中山大学、云南大学等高产机构,地域上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作者数量逐年增多,科研群体规模壮大,但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多局限在团队内部,缺少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③关键词共现图谱。关于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族旅游等方面,相关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获得一手资料,主要聚焦于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类型、利益诉求等方面,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解决利益冲突,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④研究前沿时序图谱。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题明确,以“利益相关者”为依托而展开,呈现出民族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演化博弈”和“社会网络分析”成为近两年的研究热点,将博弈论、系统演化、社会网络等理论引入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领域,尤其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引用,利用动态、量化、可视化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推动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朝纵深方向发展。⑤关键词网络分析。关键词围绕“旅游利益相关者”分布,主题突出,与上文分析结果一致,利益是网络的核心,也是展开相关研究的基础。社区参与是网络的次中心,属于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应予以重视。
4.2 启示
主要是:①加强跨区域、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不同区域、不同机构的合作能增强学术凝聚力,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创新。西南地区凭借民族的多样化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拥有丰富多样的案例地,中东部地区则有着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推进西南地区与中东部的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能有效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丰富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成果。②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推动研究方法创新。与旅游利益相关者相关联的“利益相关者、社区参与、增权、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社会网络、博弈”等理论均来自国外,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无法对当前实践进行科学指导。当前,旅游产业深入发展,旅游地矛盾不断尖锐,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原生案例,客观上推动了基础理论研究与国内旅游发展实际情况的结合。近几年,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成果趋于稳定,研究方法以访谈和问卷为主,需要对现有成果的研究热点和理论重点进行系统总结,引入其他学科的定量研究方法,寻找新的突破点。③旅游利益诉求演化分析。“利益”是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旅游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体现,利益问题的关键是关注不同利益群体由于诉求差异而导致的摩擦和冲突。因此,“利益诉求”是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的重要议题。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许多旅游地正经历着发展阶段的更替与转型,原有的利益平衡机制逐渐被打破,利益冲突与摩擦不断涌现。然而,现有研究较多是对现状的静态分析,泛泛而谈旅游利益诉求的发展变化,缺少对旅游利益诉求演化规律的探析,无法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建议。因此,从动态角度探究不同阶段、不同区域旅游诉求的演化,系统科学地总结旅游利益诉求演化规律具有重要价值。④注重旅游社区冲突解决机制研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居民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其利益诉求经常被忽视,导致社区冲突。伴随着旅游大众化的推进,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逐渐多元化,同时社区冲突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很多学者提出要实现从社区参与到社区增权,推动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旅游活动中,维护社区居民利益,解决社区冲突。未来,应从社区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社区参与机制、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推进旅游社区冲突的解决机制研究。⑤旅游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研究。旅游活动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旅游地的冲突与摩擦主要是由于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失调导致。利用社会网络理论能够对错综复杂的旅游利益关系网络进行构建,通过问卷、访谈、事件分析的方式将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科学推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分析仅是利用可视化软件对国内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研究机构、发文作者、发文期刊、主要研究重点、研究热点趋势等方面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有利于研究者全面把握研究现状。但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重点研究内容缺乏系统分析,尚未构建起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框架。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广泛,涉及领域众多,研究内容庞杂,从利益相关者主体、利益诉求、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梳理,以构建相应的研究框架,将更好地推动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
[1]张广瑞.全球旅游伦理规范[J].旅游学刊,2000,15(3)∶71-74.
[2]肖明,邱小花,黄界,等.知识图谱工具比较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3,32(3)∶61-69.
[3]夏赞才.旅游伦理概念及理论架构引论[J].旅游学刊,2003,18(2)∶30-34.
[4]郭华.国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与启示[J].人文地理,2008,23(2)∶100-105.
[5]邓冰,吴必虎.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6,21(4)∶84-88.
[6]李正欢,郑向敏.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6,(10)∶85-91.
[7]保继刚,钟新民.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8]赵书虹,吕宛青.企业在旅游景区开发经营中的利益相关者管理:以丽江束河古镇和香格里拉开发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7,(516)∶54-57.
[9]吕宛青,夏汉军.多维感知视角下目的地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思想战线,2014,40(6)∶150-153.
[10]孙九霞,苏静.旅游影响下传统社区空间变迁的理论探讨——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反思[J].旅游学刊,2014,29(5)∶78-86.
[11]孙九霞,周一.日常生活视野中的旅游社区空间再生产研究——基于列斐伏尔与德塞图的理论视角[J].地理学报,2014,69(10)∶1575-1589.
[12]李进兵.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经济问题,2010,(8)∶123-126.
[13]刘涛,徐福英.乡村社区参与旅游中的利益矛盾及协调对策[J].社会科学家,2010,(5)∶91-94.
[14]胡北明,王挺之.我国遗产旅游地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两个对立的案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3)∶125-130.
[15]肖琼.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民族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10)∶102-105.
[16]吴忠军,张瑾.民族旅游开发中东道主间关系的人类学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8,28(6)∶62-69.
[17]陶玉国,张春丽.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区域旅游合作[J].江苏商论,2008,(11)∶75-77.
[18]张补宏,徐施.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民族旅游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6)∶43-47.
[19]蔡建刚.生态旅游运行机制与利益相关者:例证一个世界自然遗产[J].重庆社会科学,2015,(12)∶33-38.
[20]蒋依依,宋子千,张敏.旅游地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3,35(11)∶2194-2201.
[21]宋瑞.我国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39-44.
[22]旷雄杰.生态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格局及其角色的定位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9)∶81-84.
[23]张志恒,陈兴鹏,冯会会,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区域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优化研究----以敦煌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6)∶749-753.
[24]郭凌,王志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旅游目的地社会冲突治理研究——基于对四川泸沽湖景区的案例分析[J].旅游学刊,2016,31(7)∶32-42.
[25]孙九霞.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族群文化原真性研究——以从江岜沙苗族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8-25.
[26]任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研究——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3,(2)∶112-115.
[27]冯海英.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民俗旅游与土族文化重构——以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庄村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5,(3)∶74-76.
[28]杨晗.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博弈分析与政策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16,(23)∶188-190.
[29]费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生态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博弈行为研究[J].生态经济,2015,(6)∶143-146.
[30]乔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J].新疆社会科学,2010,(5)∶27.
[31]翁钢民,李凌雁.游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的三群体演化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17,(4)∶133-138.
[32]张海燕,李岚林.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与协调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1,(6)∶55-60.
[33]王兆峰,腾飞.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2,(1)∶196-201.
[34]李乐京.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利益冲突及协调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3,(11)∶95-98,122.
[38]王素洁.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管理战略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9-64.
[39]时少华,孙业红.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中的利益协调研究——以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为例[J].旅游学刊,2016,(7)∶52-64.
[40]吴志才,陈淑莲,郑钟强.社会网络视角下的旅游规划决策研究——以潮州古城为例[J].旅游学刊,2016,(12)∶76-84.
[41]王翔宇,翁时秀,彭华.旅游地乡村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归类与差异化表达——以广东南昆山核心景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5,(5)∶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