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建设各项事业
2018-03-29通化县人民政府
通化县人民政府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通化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统领,围绕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和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县推进两条主线,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良好局面。
——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粮食产量达到3.1亿斤。特色产业提速发展,园艺特产总面积达到17万亩,产值18.5亿元。累计发展中药材8.41万亩,林下参4.7万亩,榛子果林1万亩,其他附林经济作物1万亩。畜牧业稳步发展,实现产值3.1亿元。累计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户465户,标准化规模养殖场95个,创建畜牧科技示范基地2个。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户,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成立各类合作经济组织540家,家庭农场114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建设绩效考核位列全省第一,全年农产品上行交易额实现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60元。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围绕“一心四核”空间布局,打造中药材特色产业集群中心及三产融合、生态循环、水源地保护、休闲旅游四大特色农业示范核心区域,同步推进“八园一中心”基地建设,成功孵化出六大典型绿色发展模式,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实施种植结构调整补贴政策,调减籽粒玉米4万亩,完成粮改饲饲料玉米1万亩、青贮3万吨,认定绿优稻米基地6万亩。形成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新建高标准农田0.4万亩,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2.7万亩,农业保险参保面积达到5.87万亩。现有设施农业项目26个,带动2600余户农民就业。依托6家鲜食玉米龙头企业,发展订单面积6.1万亩。发展种粮大户702个,经营土地5.25万亩。
——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显著。打造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群、示范片区4个,辐射带动美丽乡村精品村屯66个。评选新农村建设标兵村37个、先进村58个、标杆村104个。创建美丽庭院12124个、干净人家11395个,建设休闲景点198处、宜居村庄104个。建成村史陈列室80个,打造文化品牌村40个。完成16个特色小镇布局,西江镇被评为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5000户、改厕5000个。组织承办全省新农村建设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被列为全省唯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县推进试点,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生态文明建设再创佳绩。在第一阶段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反馈举报问题即时整改率达96.7%。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总体规划通过环保部专家评审,并与南京环科所签订合作协议。完成山上造林7900亩,补植补造10万亩。连续67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投入使用。石湖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通过国家评审。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实施重点水利工程8项。治理侵蚀沟35条、河道50公里。秸秆禁烧整治工作成效明显,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初步形成。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4个,国家级生态村8个,全国生态文化村6个,省级生态村28个。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创建成为全省首个、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农村各项改革持续深化。土地确权改革已完成153个行政村的外业测量,已经通过省确权办检查验收。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完成东安村试点资产和债权债务核查工作,正在进行量化股权、确定股权。“农地贷”“吉农牧贷”和“棚膜贷”三项金融改革全面启动,累计发放贷款1371万元,有效缓解了农业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题。国有林场改革完成了单位定性、机构设立、编制核定工作,完善了国有林总场岗位设置,累计拨付改革资金7605万元。
——农村公共事业不断进步。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完成6所教师周转房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乡人口参合率达到100%,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修复农村破损水泥路85公里,维修及新建桥涵17座,入选“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首批示范县”名单。开展医养融合和居家养老服务试点项目建设,投资300万元维修改造16所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广开返乡农民就业创业渠道,新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8个,创建合作社17个,办理家庭农场104个,创办企业144个,带动农户2300户。加大对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培训,培训农民1.5万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人。
——脱贫攻坚收到显著成效。全面抓好省市脱贫攻坚专项领域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企业+贫困户”模式得到推广,投入资金1120万元,再次确定产业扶贫项目55个,贫困户平均增收502元;投资3000万元,完成5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全部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全面开展。建立了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驻村蹲点帮扶长效机制,选派1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通过上下联动、城乡携手,全县2399人实现脱贫、6个贫困村摘帽。
二、2018年工作部署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之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2020年、2035年、2050年三个阶段性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近期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可以预见,国家将密集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不断破除束缚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公共财政将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农业农村将迎来一系列重大变革。为此,通化县将举全县之力,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总基调,抓住各种有利机遇,循序渐进地推动乡村振兴,努力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总体思路和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县委“12345”发展思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和绿色农业先行先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争做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面旗帜,全力做好绿色发展示范、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和谐乡村建设示范和乡村文化建设示范。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筑牢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二是以“绿色兴农、质量兴农”为抓手,筑牢乡村振兴战略科技支撑。把握开展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先试工作的有利契机,全力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三是以优化绿色发展体系为抓手,筑牢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支撑。巩固国家生态县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成果,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四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筑牢乡村振兴战略品牌支撑。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品牌,逐步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是以培育文明乡风为抓手,筑牢乡村振兴战略人文支撑。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重点实施“四项工程”。
六是以治理体系建设为抓手,筑牢乡村振兴战略组织支撑。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新办法。
七是以农村生活富裕为抓手,筑牢乡村振兴战略保障支撑。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八是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抓手,筑牢乡村振兴战略动力支撑。全面推进“三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发挥改革破解难题、塑造优势的积极效应。
(省新农村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