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山区“中稻-油菜秸秆还田”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探讨
2018-03-28卢胜明邹益新王培秋
卢胜明 邹益新 王培秋
摘 要 通过对安化中稻、油菜的生育特性、需肥规律分折,制定合理的超级稻推荐施肥指标和方案,采用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无机配方施肥,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配合,提出适合当地的高产栽培施肥指导意见,做到化肥减量增效,达到中稻、油菜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 中稻;油菜;秸秆还田;化肥减量增效;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6.074
1 技术概述
水稻是安化主要的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在30 000 hm2左右,年稻谷总产18万吨左右。在耕地面积连年减少的形势下,安化水稻生产继续保持稳定的规模优势。
安化县的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为一季中稻区,农业生产的温光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且作一季中稻的增产潜力大,可以连作一季油菜。稻田以垅田和梯田为主,丘块面积不大,全县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小且田块形状不规则,分布在各个山沟中,耕种难度大[1]。全县农村人均稻米占有量少,以薯类、玉米等旱杂粮来补给人均口粮的不足。
针对安化县以上特点,调查研究认为安化稻田适宜发展中稻-油菜栽培模式,实现安化农作物生产温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弥补温光资源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缺陷,积极促进安化的的粮食、油料生产,且有利于解决当地劳动力不足、稻田耕作难度大、劳动力效率不高的问题。
2 技术原理
秸秆还田是现代社会普遍重视的一个耕地地力培肥的增产措施,即能杜绝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又能培肥地力,起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用作饲料的秸秆(水稻秸秆、油菜秸秆、玉米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粮油作物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和消耗能量,需要不断补充能量,从而需要不断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含量。农用物秸秆中含有新鲜的有机物质,归还于农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分解,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既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又给作物提供了一定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养分。秸秆还田可促进农业节水、节成本、增产、增效,农作物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3 主要目标
通过“中稻-油菜秸秆还田”的实施,实现“一控,两减,三提高”的目标[2]。
“一控”是通过“中稻-油菜秸秆还田”项目实施提高土壤性能,控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流失,确保降低农业水环境污染,使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达标。
“两减”是化肥减量和农药使用明显减省。项目区化肥用量减少30%以上。通过绿肥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生物、物理绿色防控技术,促使产品达到绿色、有机标准。
“三提高”。1)基地认证、产品品质明显提高,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土壤质量明显提升,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25 g·kg-1以上,比2010年上升2 g·kg-1,土壤质地明显提升;3)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提高。通过种养结合,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彻底解决了农业面临的源污染、耕地退化、农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实现循环、生态农业发展、农业节本增效、产品提质增效的目标。
4 技术效果
安化山区“中稻-油菜秸秆还田”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每667 m2减少化肥15 kg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8%,每667 m2节本30元;每667 m2平增产20 kg,每667 m2平收入55.2元;每667 m2平节本增收85.2元,共节本增收852万元。
通过实施中稻-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发展冬季农业,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农产品质量得到提升;菜籽饼、秸秆、畜禽粪便等农家肥实行还田能得到有效利用,变废为宝,实现了种养结合,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稻田既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又提升了耕地地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性。
中稻-油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减少了不合理施肥,降低了化肥流失造成的水体富养化,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同时,增施有机肥能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力,进一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大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和残留,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5 适用范围
技术模式适用于安化山区中稻和中稻-油菜种植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适用山区中稻和油菜施肥。
6 技术措施
6.1 施肥原则
1)重视施用有机肥:重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提高土壤肥力。充分利用农家肥、腐熟秸秆、沼液和沼渣作有机肥。油菜收割后,利用秸秆粉碎装置将秸秆粉碎为长度小于5~10 cm的小碎块,均匀抛洒在田面,利用大型旋耕机整田,栽插水稻。水稻收割后,将稻草粉碎还田栽种油菜。
2)调减基、追肥比例:依据目标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条件,适当调减基肥与追肥比例、氮磷肥用量,采取氮肥分次施用,增加穗肥施用比例。一般,土壤肥力高和目标产量高的田块基肥用量可以适当降低。
3)基、追肥施用方法:采取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4)合理施用钾肥、锌肥和硅肥: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注意锌肥和硅肥的配合施用,推荐使用缓释肥料。
5)在油-稻輪作田,需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
6)酸化严重的稻田适量施用石灰。
7)适量补充硅、锌等微量元素。
6.2 肥料品种
6.2.1 有机肥
主要选择以当地畜禽粪便等有机肥为原料生产的商品有机肥或堆肥及其他农家肥。
6.2.2 配方肥
选择45%(20-10-15)配方肥或相近配方。
6.3 施肥时期、施肥量与施用方法
6.3.1 一季稻
坚持“增施有机肥料、适量施用速效促蘖肥、早施重施穗肥、巧施粒肥”的施肥原则,施肥量视稻田肥力而定,一般每667 m2施纯N 8~13 kg、P2O5 4.5~5.5 kg、K2O 5.5~6.5 kg,氮、磷、钾配比1∶0.5∶0.6。有机肥施用量: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200~250 kg或者堆肥及其他农家肥500~600 kg。配方肥施用量:每667 m2施40~50 kg。氮肥中底肥、分蘖肥、穗肥的例为5∶3∶2。底肥提倡以有机肥为主,在犁田时深施;分蘖肥在移栽后5~25 d内分2~3次追施;穗肥在晒田复水后施用;粒肥在抽穗后10~15 d后每667 m2施尿素2~3 kg。在每667 m2产550~600 kg的情况下,每667 m2氮肥(N)用量控制在10~13 kg、磷肥(P2O5)3.5~5.0 kg、钾肥(K2O)4.5~6.0 kg。缺锌土壤每667 m2施用硫酸锌1 kg。氮肥基肥占40%~50%,蘖肥20%~30%,穗肥20%~30%;有機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分基肥(占60%~70%)和穗肥(占30%~40%)2次施用。
6.3.2 油菜
据研究,每生产100 kg油菜籽需吸收氮9~11 kg、磷3~3.9 kg、钾8.5~12.8 kg,氮、磷、钾比例为2∶1∶2。施肥技术:施足基肥,一般每667 m2施500 kg有机肥,45%(20-10-15)复合肥,0.5~1.0 kg硼肥。施用方法:结合耕翻整地,将有机肥、复合肥与硼肥深施。早施苗肥:苗肥可分苗前期和苗后期2次追肥。苗前期肥在定苗时或5片真叶时施用,一般每667 m2施5~6 kg尿素;苗后期追肥应视苗情和气候而定,一般每667 m2施用高氮复合肥5~6 kg。稳施薹肥,一般每667 m2施用高氮复合肥7~10 kg。施肥时间一般以抽薹中期,薹高15~30 cm为好。
6.3.3 喷施叶面肥
水稻后期通过叶面喷施氮肥,可延长功能叶的寿命,防止脱氮早衰。每次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150 g,加水50 kg稀释后喷雾,增产效果显著。也可根据需要,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配成含氮、磷、钾的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施。在孕穗期和灌浆初期各喷1次1%浓度的尿素溶液。在孕穗期、齐穗期和灌浆期各喷1次。
油菜在开花结荚时期喷施0.1%~0.2%的尿素或0.2%磷酸二氢钾。另外,可在苗后期、抽薹期各喷施一次0.2%硼砂水溶液,防止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提高产量。
6.3.4 推广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施肥与灌溉融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新技术,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液体肥料或可溶性固体肥料配兑成肥料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三节”(节水、节肥、节药)、“三省”(省工、省力、省心)和“三增”(增产、增收、增效)的良好效果。用水肥一体化替代传统的灌水和施肥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技术。
6.3.5 推广机械化深施肥技术
机械化深施肥技术主要是指使用农业机械在耕翻、播种和作物生长中期,将化肥按农艺要求的各类、数量和化肥位置效应施于土壤表层以下一定的深度(一般6~10 cm)。主要内容:深施底肥、播种时同时深施化肥、深施追肥。按照肥料的种类和特性,施肥机械可分为固态化肥施用机、固态厩肥施用机、液态化肥施用机和液态厩肥施用机。按施肥的方式,可分为撒布机械、施种肥机械、施追肥机械和施肥播种机械。
参考文献:
[1] 黄铁平.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谢卫国.测土配方施肥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