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青海省海北州林木种苗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8-03-28赵春香殷光晶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林木种苗现状调查

赵春香 殷光晶

摘 要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林业要发展,种苗是关键。为进一步搞好青海省海北州的林木种苗建设,推动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各级领导加强对种苗工作的重视,经过对海北州种苗建设发展产生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调查,结合内外原因并据此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 林木种苗;现状调查;青海省海北州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36.036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雄奇壮丽的祁连山腹地、闻名遐迩的青海湖北岸,与甘肃省毗邻,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7%,平均海拔3 100 m以上,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寒冷期长,温凉期短,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降雨量500 mm。全州辖4县(门源县、海晏县、刚察县、祁连县),常住人口28万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境内除汉族外,还有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23个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海北州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曾经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此成功地诞生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1 海北州林木种苗建设现状调查

1.1 全州林业站及苗圃基本情況

全州林业站共有职工3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3人、助理工程师15人、技术员3人。全州林业站与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种苗站合属办公,主要担负任务和职责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种苗质量检查检疫;林业科技推广、各类林业工程项目实施(三北、科技推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退耕等)。

全州林业站共有国有林场11个,育苗面积110 hm2,私营苗圃77个,育苗面积361.6 hm2。其中州林业站苗圃1个,面积10 hm2;门源县国有苗圃7个,面积7.3 hm2,私营苗圃42家,育苗面积259.2 hm2;祁连县国有苗圃2个,面积20 hm2,私营苗圃12个,育苗面积52.7 hm2;海晏县国有苗圃1个,面积6.7 hm2,私营苗圃23个,育苗面积49.7 hm2。主要育苗树种为乌柳、小叶杨、青海云杉、肋果沙棘及祁连圆柏等。

1.2 海晏县基本情况

海晏县位于美丽的青海湖畔和金银滩草原,平均海拔在3 000 m以上,年平均降水量380 mm,蒸发量大,平均气温1.8 ℃,无绝对无霜期。这里有属于国家级文物西汉石虎、保护单位西汉西海郡治龙夷城遗址1处。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在那遥远的地方》的金银滩草原,有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基地——原子城。

海晏县林业站机构分挂4个牌子(海晏县林业站、海晏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晏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海晏县青海湖乡治沙站),实有在职人员10名,执行一套人马几块牌子,专业技术人员10名,其中:副高1名,中级6人,初级3人。

海晏县国有苗圃1个(海晏县林业站),位于海晏县环城北路红山嘴以南,面积6.7 hm2,实际育苗面积3.3 hm2,育苗的种类有乌柳、云杉、沙地柏。个体生产育苗户有23个,实际经营育苗面积49.7 hm2,生产的苗木种类主要有乌柳、沙棘、云杉、青杨等。

1.3 刚察县基本情况

刚察县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位于海北州境西部,举世闻名的青海湖就在刚察县境内。刚察县是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环湖集市贸易的集散地,也是西宁西行的交通要道,县城距省会西宁市188 km。

刚察县林业站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新组建的刚察县国有林场隶属县环境保护和林业水利局管辖,属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全站干部职工5人,(均为林业站编制,林场无人员无编制)全部为事业身份。其中干部身份1人,工人身份4人,县编办核定编制4人,超编1人,刚察县林场属工资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县政府高度重视对沙柳河湿地的保护和修复,2015年底决定申报建设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并委托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青海刚察沙柳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6年12月底同意申报沙柳河湿地公园的建设。

湿地公园位于青海湖北岸,地处刚察县中南部,北起沙柳河刚察大寺附近(青海湖裸鲤洄游的最上游),沿沙柳河湿地两侧各扩100 m(道路距湿地小于100 m,则以道路为界)往南至红山村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100°04′18.82″~100°09′0.80″,北纬37°18′5.27″~37°31′11.05″,总面积2 281.61 hm2,其中湿地面积1 733.47 hm2,湿地率75.98%。地带性植被为草原,草甸、和沼泽植被,其中植物种类主要有西藏蒿草、华扁穗草、矮生蒿草、芨芨草、金露梅、高山柳、具鳞水柏枝等。

1.4 祁连县基本情况

祁连县因地处祁连山中段腹地而得名,北邻古丝绸之路的首要通道甘肃河西走廊,有青海“北大门”之称。祁连是青海省重要的资源富集地区,矿产资源多样,境内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以青海云杉、圆柏、杨树、沙棘为主的林业用地面积20.97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5.1%,森林覆盖率为13.5%,有“天境祁连”“东方瑞士”等美誉。

祁连县林业站于1984年批准成立,隶属于祁连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9人,现有职工6人。其中:本科2人,大专1人,中专1人,高中以下2人。林业站与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合属办公。

林业站共有3个育苗基地,其为大苗圃、小苗圃及草原站苗圃。育苗情况:大苗圃面积育苗面积为1.3 hm2,其中育苗树种为小叶杨、青海云杉、肋果沙棘及祁连圆柏;小苗圃育苗面积为0.6 hm2,主要育苗树种为青海云杉;草原站苗圃育苗面积为2.1 hm2,其中育苗树种为青海云杉、小叶杨扦插育苗、播种育苗。

1.5 门源县基本情况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相邻,距省会西宁市150 km,北倚祁连山,南临巍峨起伏的达坂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高,中间低,构成气候湿润、水量充足的门源盆地,是河湟地区和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地。

门源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于1994年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属于独立编制,混合设置,与原门源县林业工作结合属办公,一套人马,两个牌子。现核定编制15名,主要工作职能:宣传贯彻执行林业法律法规,负责退耕还林、林业技术推广、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业、森林保险等常规工作;乡镇林业建设、新农村绿化以及每年省级下达的各类营造林工程的设计和实施,负责全县林木合作社和种苗的日常监管等多项工作任务。

东川塔龙滩苗圃是我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所属的国营苗圃,成立于1958年,苗圃总面积8 hm2,可育苗面积6.7 hm2,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和科学管理;现培育出不同规格的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小叶杨、乌柳等各类苗木10余种,每年向本县各类工程造林提供优质苗木10万~30万株。

2 存在的问题

2.1 地理气候条件差

海北州位于高海拔地区,气候条件恶劣,育苗受气候、海拔等立地条件因子等因素的影响,苗圃地土壤贫瘠、盐碱或涝洼,种植苗木条件差。可育苗种类少,树种单一,育苗周期长,导致我县育苗产业发展滞后。

2.2 基础设施薄弱

海北州苗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薄弱。由于苗圃无专项经费,现有的苗圃地基本无配套基础设施,苗圃地环境及道路设施差。育苗在后期的抚育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

2.3 机构人员匮乏

海北四县林业站设置的机构多,承担的职能繁杂,存在人员缺少、工作任务量大的情况。尤其是经营管理苗圃的技术人员少,在育苗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欠缺,管理粗放。对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性不甚了解,存在欺苗、弱苗、小老苗现象,致使苗木成活率低,出圃量少,使苗木抗逆能力差。

3 关于海北州林木种苗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和完善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积极申请相关部门对苗圃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苗圃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增加温室建设,通过温室育苗,缩短育苗周期。

3.2 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

加强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强的大型苗圃机构的技术合作和交流,通过合作、交流等形式,聘请专家,现场指导,引进先进的育苗技术。

3.3 加大技术培训

继续加大对基层苗圃(含个体苗圃)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好的经验和育苗技术,提高海北州苗圃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培育高质量的苗木,为本州的造林工程提供优质壮苗,以实现现代林业的发展需求。

4 海北州种苗建设发展对策

4.1 适地适树的应用

海晏县环青海湖沙地适生树种主要有樟子松、花棒、陕甘花楸等树种。針对今后的沙地造林,突出自身特色,可选用陕甘花楸、花棒为林木良种选育目标。重点突破陕甘花楸的繁育技术。海晏县林业站苗圃地处于草原沼泽地带,土壤盐碱度较高,因此在种苗生产中做好土壤改良工作,土壤改良前期应重点繁育耐盐碱、耐水湿树种,忌云杉、圆柏等树种。

4.2 现有的基础上加强良种选育

刚察县沙柳河湿地公园周边有天然分布有具鳞水柏枝种群。具鳞水柏枝喜湿、耐寒、喜光照,稍耐半阴。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今后应在保护好现有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开展良种选育工作,解决扦插繁育工作。

4.3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选优树种

祁连县拥有大量的小叶杨天然种群。今后在保护好现有小叶杨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应开展优树选择,通过采集优树种条,选择速生、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叶杨优良无性系,营建小叶杨采穗圃及人工试验林。申报小叶杨良种。此外,祁连县在野生乡土树种肋果沙棘、西藏沙棘人工驯化栽培方面,也可做点工作。

4.4 开展高寒树种的选育

门源县是调研四县中,气候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可选择的林木育苗种类和育苗方法相对较多。但考察结果却没有明显体现出较好的一方面。今后在育苗工作应大力开展高寒造林树种的选育工作。结合仙米林场丰富的野生树种资源,尝试开展山生柳、金露梅等良种选育工作。

5 海北州林木种苗发展的对策和途径

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保证造林绿化进度、提高营林质量,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真抓科技,就要真抓种苗。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一定要把种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力度,增强改革开放意识,切实做到“下大力气抓种苗,超前抓种苗,一把手抓种苗”。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检查,逐级考核,奖优罚劣;要加强种苗机构和队伍建设,保持机构和队伍的稳定,切实搞好种苗的行业管理和组织生产,推动种苗事业健康发展;要配备得力干部,明确专人,从事种苗工作,以充分体现“优先发展种苗”的方针,使种苗工作得以有序、稳定、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林木种苗现状调查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