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管校聘”激活教师队伍“一池春水”
2018-03-28陈华
陈华
枝江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市推行校长竞争上岗、教师“市管校聘”等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从创新人才聘任、考核评价、待遇保障等机制上,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破解教师职业倦怠以及农村偏远学校师资沉不下、留不住等难题,在教师队伍建设领域为实现辖区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条件。
创新人才聘任机制,推动师资合理流动
优秀校长从基层选任。枝江市在广泛宣传发动、鼓励人人参与的基础上,突出综合素质评价,创新校长竞聘方式。从理论水平测试、管理业绩评价、群众座谈推荐、廉洁从教审查、竞聘动机演说等多个环节对应聘选手进行综合考核、考察,最终排名、录用,无论老将、新手,一视同仁,以分选人,确保优者上、能者留、庸者下。
同时,在录用人选基本确定后,按照“综合能力强的向薄弱学校配备、年轻的向偏远学校配备”的原则统一选派。2017年秋,枝江市为13所管理薄弱学校重新配备了新校长,为3所农村偏远学校配备了40岁以下的年轻校长,从年龄结构、管理特长上取长补短,着力保障城乡学校之间学校领导班子配备均衡。
优秀教师向弱校流动。 坚持教师编制“总量控制、宏观调整”的原则,实行城镇学校以学生数为基础、农村学校重班级数的办法核编定岗。在优秀教师选聘过程中,坚持校内优先、镇内优先原则,不设置性别、年龄障碍,小学教师选聘原则上不限专业。尝试提高工资待遇和优先表优等政策,多措并举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通过机制创新,稳定中小学校优秀师资力量,促进少数学校的富余优秀教师向师资缺乏的学校流动,较好解决师资配置不均衡、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改革后,全市共有206名教师跨校竞聘,其中151名跨学段竞聘;110名教师转岗到农村小学,其中47人主动申请到11所农村偏远学校任教;全市40所中小学校中,除14所学校保持了相对稳定外,26所学校学科结构得到前所未有的调整优化。多年存在的乡村小学一名教师带多门课,音乐、体育、科学等学科教师短缺的状况成为历史。
特殊岗位向基层倾斜。特殊岗位是指一线教学岗位以外的教育管理及服务岗位。针对农村中小学均为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量大的实际,在不突破编制总量范围内,按照100∶1的比例,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2017年共选配86名优秀青年教师到31所农村中小学从事寄宿学生管理工作。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突出、信息技术师资短缺的实际,增设新课改岗、教学设备维护岗等过渡性岗位,促进新课改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先后为31所农村中小学配备55名新课改人员、32名教学设备维护人员,弥补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短板。
创新考核评价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落实目标考核。建立学校校长三年任期目标评价制和年度目标考核制,要求校长分年度制定任期目标发展规划,并经业务指导部门调研、审核、认可、备案。任期届满由第三方评价机构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接受续聘。校长三年任期目标评价制和年度目标考核制的实施,避免了学校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盲目建设乱象,既鼓励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热情,又保证了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更为重要的是,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在同一学校任期过长而滋生腐败风险。实施结果表明,“校长坐得住了,更有责任心了”已成为常态。
平衡工作权重。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在学校都是不可或缺的岗位,同等重要,考核评价时要确保“一碗水端平”。枝江市明确要求,要纠正单纯以教学考试成绩、发表文章、表彰奖励、集体投票等简单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教师的优劣,明确教师考核要从重教学成绩、重终端绩效向教育教学并重、过程与绩效兼顾转变,要因校制宜提高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权重,让每一名教职工找到存在感和获得感,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工作。改革后,出现了主动申请当班主任、主动承担工作量的好势头,部分学校开学安排工作难的问题不复存在。
实现优劳优酬。“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是学校教职工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如何激活一池春水,优劳优酬无疑是缓解现状的有效辦法之一。枝江市统一要求各学校提升实际承担工作量的绩效考核权重,旗帜鲜明打出“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导向旗帜。创设教师积极带课的良好环境,部分副高级教师重新走上了主要教学岗位,原来带课多的教师不再抱怨不满,主动找学校申请多带课、多分配辅助工作的教师渐渐多了。
创新待遇保障机制,促进教师扎根基层
晋级评先倾斜,明确“留得住”资历认可。“市管校聘”改革将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教师的水平能力测试权下放到所在中小学校。方案规定:凡在农村中小学工作满30年申报晋升一级教师的,不再受职数比例限制;农村中小学已晋升中高级职称的,不再受职数和指标限制,即评即聘,落实工资待遇。同时规定,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晋升中级以上职称时,必须有一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一方面让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长期坚守得到组织认可,另一方面给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广阔舞台。
住房薪酬配套,落实“看得见”的物质保障。 落实教师待遇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次“市管校聘”改革方案首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枝江市出台了面向农村偏远学校、面向基层学校的倾斜政策,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农村集镇学校、偏远学校分别提高了8%、12%,城镇学校每人每月增加72元、偏远学校每人每月增加107元。重新修订乡镇公职人员津贴发放制度,乡镇公办教师补贴不再按原来的平均标准发放,调整为城郊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偏远学校三等,分别按三个不同的档次发放,工资待遇保障总体上向基层倾斜。同时,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三年来,新建、改建教师周转房450余套,缓解了农村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后顾之忧。
育人环境优化,突出“过得好”的精神引领。环境既影响人,环境也造就人,尤其是文化环境。为保证农村学校的同步发展,枝江市将改善教学环境纳入“市管校聘”改革的配套举措,并与“市管校聘”人事聘用改革同步实施。截至2018年6月,全市改薄工程已实现光纤“校校通”,一体化教学机“班班通”,办公电脑“一人一机”。由教师培训部门、教育工会牵头,以农村学校为龙头,开展读书写作“教育寻光”研学活动,引领广大农村教师发现、发挥乡村教师优势,充分利用乡村的宁静、纯朴、安稳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找到自己常过常新的精神乐园。从近两年暑期教师调动情况看,申请从乡村调往城区的教师已明显减少,农村教师队伍正渐渐趋于稳定。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市管校聘”改革的推进,激活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池春水”,有效解决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激发了教师队伍正能量,为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加快推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