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韵流香 魅力校园
2018-03-28黎明王丽
黎明 王丽
潘家湾中心小学位于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境内,地处鄂西山区,与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交界,环境宜人,气候非常适宜种植茶叶。几乎所有学生家里都有自己的茶园,学生对茶树的种植,茶叶的制售以及中国茶文化并不陌生。学校教师也有一些是本地人,家里也种茶,实践经验丰富。学校周边还有近十个茶叶产销联合社,对学校各项工作也很支持。
我们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发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课程,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以此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档升级。
挖掘本土资源,创编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实施特色校本课程的载体。为了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教材的编写,我们首先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从地域环境、学生素质和家庭条件、师资力量、当地习俗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潘家湾土家族乡每家每户都种有茶叶,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闻名遐迩的宜红茶就出自潘家湾;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家务都与茶叶有关,采茶时节,孩子们都会参与采茶,有些学生家里还开了制茶的作坊,对制茶工艺有所了解;学校21名教师,15人是本地人,家里都种植茶叶,工作之余他们要协助家人种茶、制茶,有丰富的茶树培育、茶叶采摘、制作包装以及销售的实践经验。茶,是潘家湾居民日常生活必备品,每当家里来了客人,他们就以自家或当地所制的绿茶、红茶待客,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
校本课程---我向奶奶学采茶
我们认为,这一切地方资源都可为学校教育服务。那么,以茶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应该怎样进行设计和开发呢?我们的思路是这样的:
一是充分利用茶叶产销联合社的资源。将联合社作为学校“茶韵留香”校本课程的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了解茶树的分类、种植知识,以及茶叶的制作、分类、包装、销售等经济常识。
二是充分开发学校已有的资源。一方面,把校园内现有的空闲地方开发出来,种植茶树,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种植、管理茶树,切身体验采摘、制作、包装茶叶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发挥学校本土教师的作用,请他们梳理总结与茶有关的知识,形成文本。
三是发掘本土文化资源。通过走访、采风等方式,寻找与茶有关的民间故事。约请本地茶文化传人作为校外导师,帮助提炼茶文化。
四是整合文献资源。通过对文献资源的整理,为提升茶树种植、茶叶采摘、制作包装等实践经验寻找理论支撑,为传承本土茶文化寻找历史支撑。
充分地收集、整理、研究各方面资料后,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参与、分工明确的校本课程研发小组,拟定“茶韵流香”校本课程纲要,全体教师自愿申报编写。
在学校的统筹管理之下,教师自愿选择擅长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课程框架设计。最终,从茶树种植、茶叶制作、茶文化传承等方面着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分类编撰成册。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校本教材内容呈现不同难易梯度,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让校本课程实实在在落地
校本教材编写完成之后,如何有效实施,就成為摆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我们首先确定了实施“茶韵留香”校本课程的六个原则,即全员参与原则,不管是编写教材还是落实课程,全体教师都要参与;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校本课程;活动性原则,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实践与体验活动;操作性原则,避免过多理论说教,所教内容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得以运用,掌握操作技巧和方法;整合性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实现技能习得、品德养成、素质提升的有效整合;充分性原则,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不仅要有教学预设,更应该为学生实践提供支持,搭建平台。
其次,让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将“茶韵留香”系列校本课程列为三至六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以体验参与式教学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种茶、观茶、泡茶、品茶、悟茶。同时,在其他课程中进行渗透,比如,数学课上,教师让学生算一算出茶率;结合学生的采茶经验,算一算自己采一天的茶能有多少收入;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诵读采茶儿歌、记录与茶有关的谚语等;品德课上,教师让学生学习给客人敬茶的礼仪……教师改变了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状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
做好评价是确保课程得到落实的关键。一方面要重视对教师的评价。教导室通过查看教学设计、随堂听课,调查访问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茶韵流香”课程不采用书面形式考察,主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最后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实践完成,比如动手实操、绘画或者作文等形式呈现,表现优秀的学生计入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此外,我们大胆尝试社会评价,节假日布置相关的假期实践作业,由家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反馈给学校。
茶香弥漫校园每个角落
我们既要求所有学生懂茶,也鼓励学生从茶中品味人生,让茶香浸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校本课程形成体系,既传承了本土文化,又满足了学生的社会需要,也为国家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更接地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专业技能得到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所有教师全程参与,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型为课程的整合创新者,成了课程的参与者、设计者、组织者、研究者、实施者,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茶韵流香”课程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体验,浸润了他们的思想品德,提升了社会责任感。
校园环境更加优美。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落实,学校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建设的主题。近几年,学校以“茶韵流香”为主题,构建学校的环境文化、精神文化。比如,张贴有关茶的张贴画、照片等,让环境说话;建设茶室,学生可以在课余来茶室泡茶、品茶;教师研修或开会也是围“茶”而叙,逐步形成一种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