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会来

2018-03-28张少卓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娶媳妇生娃眼眸

张少卓

暧暧人村,依依墟烟,青苍小山,无边农田,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狗吠声,鸡鸣声,肉牛场里的哞哞声……这是我实习所在的地方。它有着北方农村特有的气息。这里宁静安适,民风淳朴。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师范生,我很是欣喜于这里学生的单纯、善良和美好 。夏离秋去冬已至,城市的喧嚣与躁动从我身边拂去。而与孩子们同吃同住的百余之日,他们的变化已于悄无声息中沉淀在我的心田。

乡村中学,初一,111班,全班31人,全校唯一的一个初一班级。我代这个班的语文课。犹记得第一堂课,我问了孩子们一个人人都会说,人人都会想,人人都为之奋斗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本就是想和孩子们拉近关系,未曾想到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反应和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起初,他们只是傻笑,不明缘由的笑。疑惑中,我试图抛出一个引导他们的例子:“比如说你梦想考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又是一阵狂笑,他们先前脸上绽出的那种无知和忸怩愈发的让我不知所措。“高中都上不了,还大学,这个老师可真是搞笑”,操着一口地道方言的黑黒男生以一种讥讽的方式解释我了的疑惑。更多的学生则是默不作声,而他们瞳仁里的灰我是看得见的,我承认那一瞬间我的心很疼。

课后我只能是让孩子们以日记的形式将他们的梦想写出来。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一个小姑娘的梦想:“爸爸妈妈为了养活我和弟弟常年外出打工,两三年才回来一次,他们的生活很苦,很渴的时候也不愿买一瓶矿泉水喝,所以我渴了也会忍着的。我想他们,但我更想快快的长大。长大以后我也要去打工,挣很多很多的钱,让爸妈不再辛苦,让我可以天天见到他们。这就是我的梦想”。翻阅收上来的作业,几近三分之二的孩子们都梦想着匆忙长大,挣钱养家。他们真正的梦想呢?他们的梦想被这小山村封闭了,他们的梦想扭曲了......放羊为了挣钱,挣钱为了盖房子,盖房子为了娶媳妇,娶媳妇为了生娃,生娃为了放羊。放羊娃真实的存在着,尤其是农村里的孩子们,大批量的存在。期盼着快些长大,或是外出打工,或是帮着父母务农,挣钱养家,娶媳妇生娃。不!不能这样!我深知,这是他们父辈们无知的老路。作为新时期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些孩子们应该是朝气蓬勃的,他们的生命应像国旗般鲜红,他们的眼眸更应该如山间泉水般清冽。要想将这一簇簇祖国之花栽培好,我需要做的就是重塑自己,重塑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去”。

清晰的目标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深入的思考比低水平的重复更重要。我意识到首要的工作就是让孩子们了解并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因此每次休息回来我都会带一些课外有益的书籍,新奇的玩意儿来与他们一起体验,实践。让他们能够亲身体会到来自于外界事物的快乐。我在平时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手机,电脑等,给课堂加入音频、视频学习资料,在听诗歌朗诵时候,讲台下的许多学生也会不自觉地跟着小声诵读。此外,我与学生约定每周四下午为“课外加油站”时间,即给他们播放《新闻1+1》节目,帮助学生了解时事。于是,所有学生总是早早盼望着周四的到来,每每打开电脑,学生也是兴奋到了极点。后来我又问他们关于梦想,他们不再低着头沉默,也不再无所谓的讪笑。而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回答了。“老师,我想去北京上大学。”“老师,我想像白岩松一样主持节目。”“老师,我想当一个美食家,您给我们带来的吃的以前都没有见过。我想吃遍天下”......当他们争先恐后地看向讲台时,令我惊喜的是我初见他们时眼眸中的灰早已不知不觉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光,对未来世界渴求的光。霎那间,我的眼眶竟有些湿润,泛起了与孩子们眼中不同的光——泪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让知识得以传递,文明得以延续,本就是一个光荣又神圣的职业。我们在面对这些农村学生时,切不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作为老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没有嫌弃,更不能够放弃。要始终保持自己平和的心态,建立内心正直的自己,塑造一份经得起检验的师德。而这份正直不光是一种博爱,更是一种责任。这是为人师表的耐心与执着,是教书育人的深沉与沉淀。

也許作为孩子们生命中的过客,我不能帮他们走更远,但至少这一程我将全力以赴。我所经历的,我所享受的,我所即将要面对的,都在这安谧静美的小山村里发生着。此刻,我眼前浮现出来的孩子们明媚的瞳仁和耳边听到的肉牛场里的哞哞声是多么和谐呀。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希望和可期的未来。

猜你喜欢

娶媳妇生娃眼眸
眼眸
海马爸爸能“生娃”
全球首例!机器人“生娃”
尘世的烟岚
对视
穷有穷的办法,娶媳妇只能靠自己
闽南妈妈的“生娃”账单
越来越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