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疏通三步教学法

2018-03-28方捍东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本课文言文词汇

方捍东

我国古代文化蕴含着瑰丽而丰富的宝藏,如果我们站在巍巍煌煌的宝库前,却无法登堂入室,该是怎样的遗憾!学习文言文,就是在寻找一把开门的钥匙。

然而我们在“寻找”的旅途中,却常有负重上山之累。教师讲得很详细,学生学得很辛苦,每字每句地翻译,逐段逐段地讲解,耗时多而收效甚微。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怎样使文言文教学生动活泼而又扎实稳健呢?一直是我苦苦思索的问题。

在教学文言文时,实施 “文言文疏通”三步教学法,别开一番境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课堂上就不再是“两个黄鹂鸣翠柳”,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描绘“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丽图景。

一、积累,导之以法

课前布置学生看注释疏通课文,根据各自的认知情况积累文言文词汇。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并不是意味教师可以无所作为。如果过于放任,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就可能有如盲人摸象,对于哪些词应该积累不置可否。以往也采取这种做法,不少学生摘抄了一大堆词语,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得要领,个别学生干脆随便写几条注释应付。

“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本学期上文言文时,我先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积累文言文词汇的重要性,继而导之以法,把学习过程趣味化,为学生安排了四条预习的通道:

(1)交新友。即积累初次接触的新词。

(2)寻兄弟。即在本课中找出同词异义的词。

(3)找亲戚。即在本课中找出同义词。

(4)认同门。即归纳本课的通假字。

(5)会故友。即在新课中找出几个词向旧课或成语辐射,找出同义或异义的词,以新知带动旧课的复习。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可把学生按四人一组分组,分工协作,一人一项,抽签决定,然后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又把全班分成四排,各自评选出最佳搭档(组)和学习能手(个人),树立学习榜样。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学生按照老师指引的途径,从不同角度分头行动,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进行归纳、比较、辨析,积累文言文词汇,弄懂了重要的词义,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掌握了一种灵魂的学习方法。当然,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增删其中的环节。在学生课堂交流的时候,教师不能贪大求全。

二、提问,合作探究

分项练习,积累词汇,课上交流, 就完成了第一部分的学习任务。在学生课堂交流的时候,教师不能贪大求全,更不能求全责备,不要希望以一课之力而克尽其功。因为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要不断补充。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词句理解的困难,产生疑问。我让学生画上记号,留待下一阶段探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任何发明创造都自发问始,善于提问是一种科学的素养。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发动学生提问就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一种真正关注。因此,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还是深刻,教师都要予以鼓励、表扬,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手上都有资料,如果只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疏通,是不会有问题的。教师特地安排这样的环节,就能“逼”着他们深入思考,一旦提出问题,往往就是成为课堂的亮点。如教学《夸父逐日》一课,有学生提问:“欲得饮”一句中,“得”字显得多余,“得”字什么意思?学生们这才发现,这一句把“得”字去掉,似乎完全可以,你看,“欲饮”,就是“想要饮水”的意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与学生一起探讨,这里的“得”字也是动词,是“得到”的意思,在翻译这一句时加上“得到”,就是(夸父)想要得到饮水,反而不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而这篇神话传说流传至今,历经千年的锤炼,已是字字珠玑。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呢?我与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人口渴时的感受,终于豁然开朗。一个“得”字,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就强化了夸父的口渴,以及想得到水的迫切心情,为下文“饮于河、渭”,、又“北饮大泽”作铺垫。一个“得”字,就集中体现了古代人民遭遇旱灾时的痛苦的心理感受。

在这一环节,我对学生深入思考而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喜出望外,也积极参与进来,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交流,一起寻找真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思路大开,一个个问题的答案就在合作探究中瓜熟蒂落。

三、问难,发动参与

学生经历了前两关之后,已基本疏通了文意,问难,是三部曲中的高潮部分,就让学生找出自己認为最难理解师的句子,指名同学翻译,如果回答不上来,就请其他同学帮忙。为了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我预先告知一些发言积极的学生,让他们找那些学习有惰性、程度不好的学生,把他们也拉进学习的氛围中,不能再躲在一边“默默无闻”,使他们同样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学习集体中的一员,享受着学习的权利和乐趣。他们受到深深的感染,思维也被激活开来,也开始积极回答问题,也参与到“问难”的环节中,点名其他同学发言,笑容也出现在他们青春的脸上。学生们热情高涨,无论是尖子生还是学困生,都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来,课堂气氛被推向高潮,嗔怪声、笑声、喝彩声、鼓掌声,声声入耳,起坐而喧哗者,众生欢也。在这样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疏通了文意,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扫除了词句障碍,为进一步阅读理解文言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学生们认识到,如果不作充分的准备,就会被问倒,无形中便有了学习的动力。因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学习态势。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情感、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必须探索新的教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活他们脑海中的蛰伏的巨龙,唤醒他们心中沉睡的猛狮,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不断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本课文言文词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