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就是生长

2018-03-28张娇娇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注意力学会习惯

张娇娇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与人格平等的求知识获知识的人进行富于爱心的交流。这一说法与甲骨文中“教育”的含义不谋而合。甲骨文“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隐喻“上对下”的影响。那影响是如何产生的呢?靠右边的“文”,甲骨文的“文”字中间是“心”。“育”在甲骨文中是“孕育新生”的意思,教育就是以心去发现心,给孩子的心田洒下一片温暖。

一、个案呈现:

四年级接手四2班班主任工作,由于三年年级时英语学科就由我任教,对于班中的同学已是熟悉有加。小虞是我班上的一位学生,他是位可爱的男孩,长得虎头虎脑,聪明活泼。犹记得三年级一次看见小虞手捧《呼兰河传》,读得津津有味。喜爱读书,这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可是开学没过几天,每天不是各个任课老师就是学生来向我告小虞的状。我也注意到小虞上课时听课效率下,总是东张西望,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业马虎完成、字迹潦草。课间与同学相处也经常发生磕磕碰碰的小摩擦……于是,我决定找他谈话。谈话时,先是肯定了他的优点,并且希望他上课能专心听讲、与同学友好相处,争取做一个老师喜欢、同学喜欢的好孩子。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又是下决心又是保证要改正自己的缺点。但没过几天,他又跟原先一样,作为班主任的我,耐着性子跟他沟通,谈话过程中我发现小虞确实知道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但是在几次谈话后都没有任何改观。其实,每一个孩子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自己在被教育的,当他意识到他在接受教育时,教育的意义已经失去了。我到底应该如何与平等的与这个孩子沟通,让他慢慢形成养好的学习习惯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刚为人师的我。

二、问题归因:

小虞在单亲家庭长大,监护权在母亲一方,平时母亲需要工作,也没有老人在家照顾。因此小虞的成长都是较为孤独的,身体也不是很好。母亲因为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于单亲家庭心里感觉对他有所亏欠,所以较为宠爱,把他的身体放在了第一位,学习则是过得去就行。

目标制定:

1.学会正确归因。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与同学友善相处。

教育过程:

1、小虞乐于帮助他人的优点,激励他在学习争取进步,课堂上能举手发言,就给予鼓励;作业完成等则给予肯定,为他重新建立自信、自尊。随着表扬、鼓励的次数增多,师生感情加深,我再以“建议”的形式告诉他“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好”等等。渐渐的,他学习上有了进步,字迹也比以前工整了,作业速度也快了许多并帮助他做到持之以恒。

2、针对小虞注意力易分散的缺点,首先设计一些游戏,如拼图、穿珠子、找相同或不同等等,从简单的开始,让他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训练短时间的注意力,再慢慢加深游戏的难度和延长游戏的时间,以延长孩子的耐力,增进专心度。其次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上多用眼神、动作、语言来提示他,增强听课的注意力。

3、营造和谐、友爱、奮发向上的班级环境。我运用“一帮一”的形式引导学生来关心他帮助他,多与同学做游戏、交流,把他关注室外的注意力转移和同学的友好相处,到使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安全,为有这样的一个班集体而感到骄傲、自豪。

4.家校合作多交流。要求家长每天检查家校练习本,如果孩子未完成作业,就在家校记录本上留言。我还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在家里、学校的表现。我和家长达成共识,齐抓共管,课堂上我不时的就到他的身边,经常提问他,及时了解他的学习状况,和他谈心,然后和家长互相交换近阶段的学习状况,表扬已经有的进步,共同交换需继续督促的事项。

三、教学效果:

经过5个月时间的训练,小虞有了一定的进步,他在学习方面逐渐树立自信心,书写较工整,学习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上课时,较能专心听教师讲课,减少不做小动作的次数。能听从教师的教育,但学习上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

四、分析反思:

习惯是生长的表现。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习惯是人的行为倾向,习惯是一定的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沈某虽然有进步了,但学习还是需要老师的监督,应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爱做手工,可多设计一些游戏,加强注意力的延长时间,同时要做好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大力配合,使家长能够多关注孩子、爱孩子,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相信对这个孩子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孩子一定会更加茁壮地成长。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奋斗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伟大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说过:"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是生长,而并非其他,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我们耳熟能详的说教,这些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期望。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以健康发展,和种树、种庄稼时疏松土壤,兴修水利一样,让根系自然生长,而不是强迫儿童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

猜你喜欢

注意力学会习惯
让注意力“飞”回来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