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学生自学语文能力的培养

2018-03-28王岩花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自学习惯课文

王岩花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教会学生自学”,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语文阅读教学时提到的,其意思是说,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达到以老师的“讲”到学生的“学”的目的。因此,对于自读课文中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最主要的环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可以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好处,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阅读带来更大的兴趣。再说,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一般只有两种,一是靠老师传授,二是靠自学,学生在校时间对于整个人生来说是短暂的,然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仅靠老师用有限的时间去传授无限的知识,那是很难做到的,为此,需要老师多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如何有效地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自学能力培养最根本的途径是阅读教学,自学能力的高低实际体现阅读能力这一方面。要提高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并发挥语文的不同特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取得成功的主要环节。因此,在教学的开端就要把抓住学生的兴趣作为突破口,一是利用课文标题进行剖析;二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启发学生兴趣;四是难度较大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质疑问题激发兴趣。总之,要上一堂课,就要在学生心里激起浪花,诱发学生一种迫切求知欲望。

二、有的放失,巧于指导

有的放矢进行指导,对于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较为有效的,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预习题时应注意语句、段章与课文中心内容之间的联系,这關系到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完整性。

2.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练习,这是因为学生的能力有差异。

3.在预习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三、处理好讲读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是以讲带读还是读带讲呢?这就要根据课文内容的难易来确定,一般说来,对于一些语言文字浅显、优美、结构不太复杂、思想内容易于把握的课文,教师可以通过预习或略作提示,让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课文,从中受到课文的感染,领会课文的思想意义,掌握课文重点。但是,对于难度较大、不容易一下理解的文章,教师可采用以讲带读的方法,从中启发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都是由自制和自我训练而成的。因而,对于学生而言,不论在校内或在社会,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学习生活很有意义的。那么,学生应作哪些阅读习惯的培养呢?首先养成阅读必须预习的习惯;其次是必须培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再次是必须培养成随时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堂上必须打破教师为中心的结构,变教师的一人读为学生的众人读的方法。

总之,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高度重视,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丰富全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自学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背课文的小偷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