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8-03-28马延凤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方法

【摘 要】核心素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其对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及结合教学实际,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当中明确提出核心素养,要求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强调对小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使小学生具有社会关爱之心和爱国之情,并且要注重小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本文就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对如何培养核心素养提出几点对策。

一、以教材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老师可以以教材为依托,正是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品质,继而提升学生的情感能力。基于此,老师需要在教学活动当中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并不断的挖掘教材当中的情感因素,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教学,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在设置课堂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找春天》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将自己眼中的春天给学生描绘出来,引出文章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进生活当中去寻找春天,发现春天到来之后大自然的变化,然后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亲身去感受春天,比单纯的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更加深入。老师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教学相结合,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既能够达到教学的目的,又提升了学生的情感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二、构建语言框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且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当中,老师需要积极的构建起语言框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教学中,老师需要将语言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将教学定位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上。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老师需要帮助他们构建起语言框架,引导他们能够通过学习掌握语文语言,并可以自如的交流,能够积极地运用各种辅助工具展开语言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讲解《雷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雷雨》主要讲的是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各种景象,向学生展现出夏季雷雨发生的整个过程。本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到雷雨发生前后景象的变化情况。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字词语言教学目标确定为,要学会课本的12个生字,并且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到这些词语。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学习到课文的写作手法,应用到今后的写作当中。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ABB型词语,如黑沉沉、白茫茫、红彤彤、绿油油、黄澄澄等,学生能够自行对比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天气情况和动物的各种表现。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构建起语言框架,使其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要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从课堂创新向课程创新的方向发展。

传统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要目的,繁琐的记忆和应试技巧的训练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只学到的语文知识,却没有提升语文素养,而要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转变这种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要变语文教学为语文教育,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此,老师在教学活动当中需要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要注重学生的反馈,要通过激励、浸润、感染、熏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要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语文的魅力。这样对于提升其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并且通过语言文字将这些想象表达出来,让语文教学走向语文教育。

对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来讲,课堂中需要凸显以人为本的原则,即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从课堂创新向课程创新的方向转变。老师需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和语文学习和谐统一的原则,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语文素养。老师可以开创个性化特色课程,让课堂充满活力。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确立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并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不断调节更新教学方式,这样语文的核心素养能够更好的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需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如在阅读教学当中,老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讲解,通过文章的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情感能力,真正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要进行变革,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就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对策,希望通过文本的论述,能够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提供帮助,老师能够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去抓,真正的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简介:马延凤(1968-),女,汉族,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参考文献:

[1]许敏玲.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7(7):23.

[2]张亚,杨道宁.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21-24.

[3]肖菁敏.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艺术,2017(6):68-69.

[4]伍开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7(6):83.

[5]陈淑玲.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7(90):51.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