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2018-03-28黄志会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兴趣高效课堂

黄志会

【摘 要】要想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课堂质量,还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我们要如何创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课堂活动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挖掘教材,潜心研究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兴趣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保障高效课堂的前提。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学生已习惯于接受一切而不愿主动去思考,造成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有些教师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和结论,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厌学情绪不断增长,历史课堂教学效率非常低下。针对这种现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优化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情景化教学

优化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高效课堂的保障。高效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在情景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历史知识有过去性的特点,历史不能再现,更不能重演,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景,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历史课堂教学情景化,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 拉近逝去的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并进行讨论,然后让一位同学扮演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当时学生积极、热烈讨论,课堂效果良好。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快乐之中,思维一直围绕着历史转,从而冒出思想的火花。高效课堂就是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2.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高效课堂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状况及教学条件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在讲课时以有趣的典故引起学生思考、开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排历史剧进行表演、举行辩论会、举办历史讲座、讲演会或结合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的兴趣等。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打破了过去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把历史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意挖掘教材

我们知道,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课堂,而课堂效率提高的前提则是课前的备课。只有在课前注意深入挖掘教材,吃透教材,认真备学生,我们才能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准确无误,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时富有针对性,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才会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效的掌握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教师只有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才能根据学校教学设备、学生实际情况有效的用好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反复研读教材的内容: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等。例如:教师在讲《秦王扫六合》一课的内容:第一目:介绍秦统一六国以及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第二目:巩固统一的措施:介绍秦为了巩固统一,又在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三目:介紹秦在民族关系上北筑长城、开发北疆,使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研究教材后不难看出本课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秦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初一学生对于政治、经济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运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去感知历史,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益。

三、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

目前不少学生觉得历史课比较闷,不喜欢学历史。其实“历史”原本是有生命、是很生动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他的学习动力与自信心是学好的前提;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象易中天、纪连海的讲解一样,生动睿智,善于设问,用老师的情绪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原生动、深刻、鲜活的历史,使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在教学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人”在历史之中真切“跃动”着的生命;教学生从历史之中“学会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其在一种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连接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历史离我们很近,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总结

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之所以难以得到提高主要是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科学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兴趣,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05月.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兴趣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