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2018-03-28高小平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高小平

【摘 要】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教育回归,社会各个阶层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而语文学科教学本身就有着很强的传统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精神,初中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不断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性质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同时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下面文中从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分析入手,就如何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統文化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传统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文明演化而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是对历史上各种先进、优良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一种反映,传统文化是对我国上千年历史文明的一个缩写,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的熏陶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而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步阶段,而初中语文教学做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与精神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正确的三观的形成。另外,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则有效地促进了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向。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措施

(一)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氛围的营造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来说,随着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初中生对于传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那么在学校教育中就要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氛围的营造。可以在教室、学校宣传栏里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代表作品,在学校黑板报上开设“传统文化了解知多少”的专栏,还可以通过学校广播来加强对校园传统文化的宣传,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知道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它涉及到文化的各个方面,除了诗词、书法、绘画,还包括音乐、舞蹈、思想等多个方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教学中引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典故诗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选择一些恰当的影像资料或是古典音乐,从而让学生深入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二)更好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学生通过对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可以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书籍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阅读《孔子》《孟子》《左传》等优秀的古文学作品,从而使得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进入到常规化。通过这些优秀的古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逐渐激发出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兴趣。另外,在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朗读一些古诗词,古诗词简短而有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通过对这些古诗词的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古诗词的学习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通过学生在课外对古诗词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理解与认识。

(三)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改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通过写作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作品的改写,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的理解,也可以使得传统文化作品与与现代文化作品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对现代文化作品的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对传统文化作品的理解,通过改写这种方式,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加强,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感情的加深。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生活与这些传统文化作品比较远,总感觉传统文化作品之呼者也的比较难懂,通过对传统文化作品的改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作品的理解与记忆。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对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改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四)利用传统节日,来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节日都是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有很多关于这些节日的教学内容,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可以加强对这些传统节日的利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中秋节,这是一个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节日,学生们对于这个节日的很多典故也知道的比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查询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信息,比如中秋节的来历、有哪些和中秋节相关的诗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等等,学生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查询,可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一种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从而利用传统节日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参考文献:

[1]袭祥升.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6):227-228.

[2]张双敏.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学周刊.2017(08):53-55.

[3]刘筱,段克丽,刘茜.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尝试[J].教育科学论坛.2017(23):25-28.

[4]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03):79.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