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分层辅导下对中等生的关注
2018-03-28党梦飞
党梦飞
【摘 要】为促进教学发展,维果斯基认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差异进行分层辅导,在分层辅导中关注中等生,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潜能,促进集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分层辅导;中等生;教学质量
一、对中等生的关注在语文分层辅导下的重要性
笔者在教育研究中发现,很多初中教师在语文辅导中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培优”和“补差”上,相对而言,中等生却成了教师忽略的对象,甚至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这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中等生,也叫“一般生”或“中间生”,学习方面一般表现在:有较扎实的基本功,但词语运用尚浅;信心不足;表现欲不强。中等生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处境。在班集体中得不到老师的特别关注与指导,久而久之产生被“冷落”的心理。部分学生面对“培优”的热潮,只能望而生畏,产生自卑感,学习兴趣减弱,动力不足;有的学生任其自生自灭,学习成绩停滞不前。部分学生面对“辅差”的对象,产生自我优势,学习态度轻浮。这样持续蔓延,不利于班集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会产生恶性循环。
教师在分层辅导中,只注意到抓两头,而忽略中间部分。在访谈中,部分教师认为中等生在思维能力、分析和接受能力方面表现平庸,潜能开发有一定的限制,且不构成对班级教学质量的“威胁”;其次,教师精力有限,只能任中等生自我督促。但殊不知,中等生在班级中所占比重较大,学生在初中阶段是其思维、习惯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应在完成整体教学情况下,关注对中等生的辅导,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升中等生的学习和自我塑造,努力使中间因素向积极的方面转化,促进班级教学的良性循环。
二、对中等生辅导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尊重学生,发现“闪光点”
作为教师,对待学生不能采取冷淡歧视或者置之不理的态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自我的独特个性。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要有足够的爱心和关怀,抵制两种倾向:部分学生会因得不到尊重,在羡慕“培优”中产生自卑感的倾向;在得意远离“辅差”行列中的放任自流型倾向。由于中等生长期存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处境,教师要在个别辅导中,发现他们的优点,多去表扬鼓励,增加学习的动力,努力向先进生靠拢。在课堂上,教师的目光也应多注视中等生,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认可;课余时间,多询问中等生的学习、作业状况,鼓励他们多思考,多去发扬自己的优势。
(二)给予方法指导,提高兴趣
對中等生的个别辅导,要根据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因材施教。在辅导中,中等生的成绩水平虽相似,但其个人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却不尽相同,教师在辅导中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异同,给予方法指导。教师应结合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在信心的基础上增加挑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学生获得征服感。在教师的正确方法指导和长效监督中,学生在成就中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和毅力,持之以恒,获得学习的进步。
(三)实行“学导制”,帮扶管理
研究发现,很多教师会在“培优”和“辅差”中实行“学导制”,让成绩优异的学生辅导成绩差的学生,却不知中等生也是“学导制”中的潜力股。先进生的超群愿望和竞争意识强烈,多以自我成绩提高为目的。有的先进生不理解后进生的心理和学习状况,在指导中缺乏耐心和针对性。后进生在被指导中,基础差,自制力薄弱,常有自卑感和畏缩表现。二者在沟通中难免存在一定的障碍。
在这里,实行中等生的“学导制”是指,中等生向先进生学习,并且辅导督促后进生,班级分层辅导形成链状结构。先进生的基础知识扎实,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指导,可以对中等生提供示范和榜样作用,同时加强先进生与中等生的沟通交流,增强中等生的学习动力,牢固基础知识和能力。在辅导中,中等生对后进生提供基础知识的指导和监督作用,还可以形成情感的共鸣,在沟通交流中发现不足之处;中等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相对较浅的知识,能熟练的运用并辅导。对后进生的辅导,争当“小先生”,给中等生提供表现和锻炼的平台,增加信心,锻炼意志力,努力克制自我,渴望在后进生中形成自己的榜样作用。让他们在“辅差”中,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查漏补缺,发现自我不足,在导中学,学中导,增加他们的信心,努力挑战自我,争取有效进步。在“学导制”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实现班集体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
在语文分层辅导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对中等生的关注,是我们在个别辅导中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途径之一。尊重学生,鼓励表扬他们,在学习中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在“学导制”中增强信心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材施教,双管齐下,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使中等生向先进生靠拢,在辅导中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