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闲”的老师,“忙碌”的学生

2018-03-28程艺娟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算式共同体解决问题

程艺娟

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一书中谈到,“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建设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的过程”。当学习共同体这样的学习模式迁移到数学的解决问题中,无形中把学生“最怕学”、老师“最怕教”的解决问题幻化成生机勃勃、互帮互助的讨论活动。

人教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题八:妈妈买了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如果按照旧教材,那在老师说完题目意思,学生上来板演完,老师再讲解完之后,就是多次同种类型题目的不断重复。而学习共同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悠闲”的老师

老师简洁的一句:静静地阅读,完成学习单2,再跟你的同伴说说你是怎么做怎么想的。就囊括了一节解决问题的三大环节:阅读题目,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交流。

再一句: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在黑板写一写,你们有什么想问他们的。这开启了热火朝天的生生互动,生生质疑,生生互助。汇报的学生接受提问,其他学生提出疑问,汇报的学生还可以请求别的学生帮助,学生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最后一句:谁能学学小猴编个两步计算的问题?这是一个妙笔生花的升华,学生由解决问题提升到自己能提出精彩的问题,提问题的过程是个思维量集聚暴涨的过程,学生既要思考数字,又要回归生活经验,并进行整理编辑,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悠闲”的老师,只说了这三句话,却上了一节丰富的解决问题。1.学生会自己先独立解决问题;2.学生不懂时会再互相讨论,教会伙伴;3.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编撰生活中的解决问题。

二、“忙碌”的学生

学生一刻也没闲着,静静地阅读题目,独立地完成解答问题,和小伙伴说想法,帮助小伙伴理解做法。静静地阅读替代了老师读题,高效的“一对一”伙伴替代了老师给一个后进生讲解的低效模式,学生时刻在思考。

在一个学生汇报做法之后,生生互动,全体学生替代了老师的位子,思考提什么问题。由此碰撞出了好多有价值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求一个碗有多少钱?第一步为什么用乘法?综合算式的小括号能去掉吗?解决这道题最关键的是什么?学生在提问。

伙伴互说一个两步计算的故事,替代了老师又出了一道道重复不断的练习题,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了各式各样的小故事,把数学知识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脑袋了装满了数学小故事。

三、“会说话”的学习单

学习单第一部分是学生理解题意的好帮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或简易的线段图,寥寥几笔画出了题目的信息,却一目了然地表现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题目意思,数形结合是学习数学的好办法。

学习单第二部分左边是列式解答的区域,唯一的提示是四个字“先求,再求”;右边是列综合算式的区域。这样给与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对每个算式都有自己的认识,不局限于对数字的简单运算,而是对生活生活情境的算理的深刻理解。还提倡列综合算式,以此提高优等生的数学能力。学习单第三部分和第二部分是一样的格式,不同的是需要解决的問题不一样,对新授内容进行练习和提升,学生巩固新知加深认知。老师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学习单静悄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慢慢地发芽。

学习共同体下的解决问题,给予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时刻进行着头脑风暴,懂思考,会表达,敢提问,互质疑,学合作,这样的解决问题模式正指引着新课堂前进的方向,学生正慢慢成为引领课题的新风向。

猜你喜欢

算式共同体解决问题
爱的共同体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一道加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