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有效培养

2018-03-28覃春平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自主学习能力小学

覃春平

【摘 要】现在很多学校开设“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小学生的思想素质,也是为了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目前的教学观念需要转变,需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多实践并理解到“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品德与社会”是综合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在小学的教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门课程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在社会上的生活,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十分重视这一课程,并为其重新定义新的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联系实际培养自主探究

品德教育是把学生情感、行为、知识、等能力整合起来进行统一。并且帮助学生完善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准则,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做人、处事。学习不仅仅是“学”而已,不是仅仅把老师所讲的记牢。学习是一个过程,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要把老师讲的课程记牢,更要学会自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向老师勇敢的提出问题。这一点对于老师而言也是很关键的,不只是把书本上的课程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给与解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学生会很轻松的接触到庞大的信息,比如在跟同学、朋友、亲友的交流中,或者通过一些新闻、网络上也能获取大量的信息。

现代的课本在伴随着我国文化不断地更新改进,其教育案例和授课标准也得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各小学教育应该将开拓学生们的事业以及领域等多方面作为教育重点。教师们可以合理的利用时间来进行定期的课外课程,比如将一些实际性的案例以及利用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好奇的心里做出一定拥有暗示内容的课外话题。例如在学习《我的劳动感受》这篇文章以后,要让学生在课外参加一些类似的劳动活动,让同学们讨论劳动以后的感想,经过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以后再对学生进行知识指导,让学生们培养出尊重劳动、热爱农村的品德。要有效地将扩展性教学活动和课本的知识学习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教师们进行授课的过程当中,应有效的利用课外资源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进行联系,以此来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社会实践

自主学习意识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且比较难做到的一点。一些老师可能觉得让学生把教科书上的内容牢记在考试上能取得好的分数就是最重要的。可是如果老师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意识的重要性以后,学生也会更加热爱学习,会主动预习下一节的课程,了解到新的课程当中自己哪里不明白,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更容易找到重点。同时对老师而言也能减少工作量,节约讲课的时间,把时间都安排到课程的重点上去,避免在非重点上面浪费时间,能够合理的安排讲课的时间。

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在上课时讲的知识可能都记住了。可是放学以后由于忙于其他事情导致忘记一些上课老师讲的知识。这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不是机器,都不能保证把老师上课讲的知识百分之百都保留。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教会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了。让学生上课学到知识的同时把这份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不要只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内容。把书上学到的良好的思想品德运用到生活当中。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又能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还能让学生更加轻松的融入这个复杂的社会。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素质得到了提高,在社会上也会被更多的人给与关爱和帮助。因此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应根据生活中的各类点点滴滴所依托,以此衔接课本知识。在每一堂课程中书本教材的引导下有效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科技手段播放有利于学生们品行提升塑造的PPT或者短视频,使学生们在课堂中可以自觉体会观摩、领悟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例如“我生活的社区”这一课程中可以参考在品德道德等文化方面進行敬老院等地来实施“尊老爱幼”课间活动,或在人数众多的广场等地进行“绿色环保”等。让学生们可以在课间活动中充分的体验和观察中接受教育引导,并为以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品德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小学时期,人们开始从无到有,从什么都不懂开始学习一生中所有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培养好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社会的理解。老师一定要注重这一点,因为这些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一些犯过重大错误的人都是由于小时候没有受到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导致长大以后犯了特别严重的错误。所以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学习优良的思想品德,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令学生们从根本上做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春景.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J].《学周刊》,2014(28):77-77

[2]杨兴志.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J],2016(7):162-162

[3]赵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有效培养[J].《教师》,2016(10):21-22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自主学习能力小学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