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核心领导地位确立的意义

2018-03-28贾志军

商情 2018年7期
关键词:核心意义习近平

贾志军

[摘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党的十九大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巩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领导地位。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 核心 领导地位 确立 意义

一、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党结合新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关系基本原理的坚持,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的继承

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欧洲工人运动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始终强调“权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873年,恩格斯专门发表著名的《论权威》一文,指出:权威和服从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确定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无产阶级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夺取政权以后,都必须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权威,利用这个权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并运用这个政权去组织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不仅革命权威、政治权威具有重要作用,个人权威、领袖权威同样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

取得了统治地位,如没有善于领导的领袖,同样会丧失领导地位。1991年,由列宁在1898年缔造的苏共,这个曾经让世界上众多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习的老大哥党,瓦解毁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党的民主集中制被抛弃了,政治纪律被动摇了,党中央没有权威了,“谁都可以言所欲言、为所欲为”,“哗啦啦轰然倒塌”就成为难以逃脱的命运了。苏联的解体,既有体制的主因,又有戈尔巴乔夫作为领袖的不成熟,他改革的失误加快埋葬了苏共。

我们党历史上加强领导核心建设的经验教训更值得重视。遵义会议前,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和博古,都没有形成坚强有力的党中央,更没有形成一个众望所归的核心。这是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的重要原因。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我们党开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此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并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毛泽东说:“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只有一个核心”“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我们说手伸出来只有一个大拇指,都成大拇指就麻烦了。邓小平是党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晚年以极大的精力致力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建设,他特别深刻地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主席,因为有毛主席作核心,我们就有主心骨。第二代实际上我是核心。因为有这个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都没有影响我们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始终是稳定的。”

199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坚持和遵循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在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郑重写道:“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这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是在我们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论述了建立党的领导核心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是结合新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关系基本原理的坚持,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的继承。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一)有利于解决经济转型的发展战略与理念问题

地方性、部门性的发展战略和理念由地方核心领导定,全国性的发展战略和理念由中央领导定,中央核心领导的发展战略理念尤为关键。在前期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中央核心领导作出的权威性选择就成为执政党最后选择,体现了从民主到集中的过程。地方、部门领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发展战略理念,但一定是在遵循中央决定的前提和基础上,才可以有自己的独特定位。如果中央没有核心权威,各个地方、各个部门不顾中央的权威,国策很难得到贯彻执行。十八大以来,中央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其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给中央和地方今后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宏观指导。

(二)有利于解决社会效率与公平问题

当前我国如何制定一系列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分配政策,成为上至中央领导,下到平民百姓,大家普遍關心的问题。而各方的利益冲突又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站得高、看得远的核心领导权威极为重要。他在合理听取和吸收各方主张的基础上,从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出发,勾勒出收入分配的方针和原则,以指导具体工作部门转化为执行的政策。否则,一个没有权威主张的领导,不可能重新分配失衡的国民收入。

(三)有利于解决文化核心价值重建问题

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文化价值,尤其是核心价值,是这个国家和社会往何处去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这充分说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价值观选择上,已经转向以中华文化为中心,这对于今后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个重要的指导性原则。

(四)有利于解决世界和平与中国对外关系问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受到的冲击比较大,国际关系格局在全球层面重新组合,中国从二线国家进入一线国家的行列。但这种转折从可能性到现实性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需要一个有自信和魄力的领导人来应对挑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及时、果断地采取一系列新的战略和政策,有力地推进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的转型:一是调整中国对外关系的基调。提出“新型大国关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工作理念、“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等战略,使中国自信地进入一线大国的行列;二是采取一系列配套举措,落实这些战略。比如,果敢适当减持美国国债,建立亚投行,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提高中国在联合国缴纳会费中的份额,扩大中国在联合国维和中作用,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猜你喜欢

核心意义习近平
有意义的一天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标题党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