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中生生物科学素质的有效策略

2018-03-28王秀娟

商情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素质科学

王秀娟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高中生的科学素质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素质主要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及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内在素质。其中包括人们掌握的科学技能、知识、方法及科学能、素质等。加强高中生科学素质培养,可让他们更深入地掌握科学规律,将科学方法转换为自身思维与行为方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中生 生物科学素质

1做好基础性教学

系统、完整的基础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开展高中生物学科能力的基础。在获得基础知识过程中,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在系统性、整体性的知识指导下,将传授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怎么学,提高自觉性、主动性。另外,应该将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渗透在其中,如采集、观察、调查、使用实验仪器等,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探索能力打好基础。一堂有效果的生物课,教师应注意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建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以实现基础知识教学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相结合。

2注重培养科学的思维与方法

科学的思维与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核心因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即思维能力。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生长素的发现”及“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等,这些都是理解科学、研究科学的过程,也是提高科学思维与方法的好例子。例如在“生长素的发现”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将其中达尔文的胚芽鞘成长实验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并形成自己的思想,再将学生的推想与达尔文的推想对比,以此激发学生大胆证明达尔文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合理设计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既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感受到科学家研究的方法与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3加强实验教学科学素质的基本要素是科学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操作作为一种技能,强调动手能力。随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实验操作技能越来越重要,教师应从操作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科学技能。当前高中生物新教材与传统教学相比,最主要变化在于实验内容的增加,同时也强调对实验材料处理技能的培养,例如处理洋葱表皮、洋葱根尖,处理生物组织样液等,这些都促进学生对动手能力的重视。在实验过程中,有些材料可以学生自己采集,例如在观察叶绿体中的藓类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己采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很重要。例如植物向性运动的设计与观察、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这些实验设计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完成整套方案。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应学会分析、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最终得出结论。

4引导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应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加强科学探究,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思维创造能力等,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并且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项目进行研究,研究课题可由教师或者学生拟定完成。例如“调查人类遗传病”、“蜘蛛如何结网”、“校内植物的光能利用”、“农田植物种群密度”等。在活动过程中,可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及观察能力,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品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多参与科技活动,辅导学生参加制作竞赛或者知识竞赛等,在参赛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尤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集体观念,增强竞争意识与能力。经过各种探究性实验及调查活动,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总结,让学生学会写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科学小论文及调查报告等,真正将探究课题落到实处。

5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生物学知识。在新教材中,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联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筛选、利用,积极引导学生的应用发展方向。例如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利用光能作用,如在生产中采取间作套种、合理密植等方法;过量施肥会造成植物的萎蔫现象;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的关系;脂肪类植物的摄入适度等。这些实际生活中会应用到的内容中蕴含了很多知识原理,这些都是培养科学素质的有利素材。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既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生物学的兴趣,又利于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同时提高生物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更利于学生充分理解生物学核心知识及方法,形成对生物价值的正确认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渗透“STS”教育

“STS”是英语中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會(Soci-ety)三个单词的缩写。“STS”作为一种全新价值观,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并与我国素质教育要求相吻合。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加强了对“STS”教学内容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STS教学理念,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标,并从中完善育人功能、传播文化价值,构建素质教育体系下的生物学科教学新实践,也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水平有了进步,才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7应用科学教育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并改变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与主要工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素养起到不可取替的作用。通过高中生物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水平、通过现象获得本质,挖掘问题并进一步分析、概括,直到得出结论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分析与结论、观察与思考、应用于实践”的教学原则,挖掘教学中的潜在因素,对学生实现科学教育方法与训练,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由上可见,高中生物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将生物学置身在科学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并树立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观念,这才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素质科学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科学拔牙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
数学素质浅谈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