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析
2018-03-28张伟平
张伟平
【摘要】 德育,也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理念和学科内涵都有了新的定义。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学科教育不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初中历史学科是德育教学的重要阵地,其内容横亘古今中外,传奇人物比比皆是,历史事例皆发人深省。在学习和思考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基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思想观。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就初中历史德育教育展开了自己的研究探析。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德育教育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122-01
0
1. 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中学生与社会、网络的接触面变广,初中生的思想观念尚未发展完善,很容易受到社会和网络上不良现象的引导,甚至走上歧路。近年来,中学生违法案例屡见不鲜,校园暴力、师生冲突、沉迷网络、早恋等现象越来越广泛,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造成学生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社会、学校、家长乃至学生自身都有需要优化和改进之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学生的学科教育做起,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学生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学生抓好细节,严于律己,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精神品质。历史课程中天然具有德育教育的特性,能够贯穿学科教育的全过程。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知历史课程的重要性。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向
传统历史教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者作用,学生被动跟随教师的脚步,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现代教育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教师在展开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也应当如此,不能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要先立德,再树人,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向主要分为爱国教育、理想教育和传统教育三个方面,这三项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学的使命和任务,也是历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历史学科中不乏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总结概括来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观念,激发学生的历史情感,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正面情感,树立正确理想和志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为最终的学习目的。
3.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略
3.1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华夏文明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要求学科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将单向课堂转化为多元课堂,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学科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要让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求和国家需求的人才,首先就要践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学科能够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华夏文明,让学生在了解我国古代优秀文化艺术的同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拥有全世界范围内唯一延续至今的古文明。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让民族产生凝聚力的主要支柱。教师可以结合我国历史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把握好丰富的学习素材,将德育教育与趣味教学融合,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展开思考和探究。教师还可以将相关的历史知识整合到一起展开对比,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历史事件,了解国家变化与人民生活的重要联系。
3.2巧用历史事例,潜移默化展开理想教育
朝代更替通常伴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人类在历史规律中向前發展,历史进程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潜移默化对学生展开理想教育,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进步的、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让学生将目光放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上,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很多英雄豪杰,在他们身上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聪明智慧,更能学到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让学生不知不觉受到启发和感染,进而以此为自己学习和思想的精神目标。如结合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体会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壮志。
3.3与学生现实生活接轨,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
中国历史上有数段抗击侵略的历史。尤其是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由于时间近,生活环境有相似之处,学生更容易受到感染。教师可以尝试将历史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接轨,引导学生培养奋斗精神。在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形成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并世代相传,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一个光荣传统。历史学科中反映出的政治倾向、思想观点和道德情操,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整理,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点构建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学生在深入挖掘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奋斗的艰苦卓绝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教师应当教导学生居安思危,时刻保持奋斗精神。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物质生活丰富,学生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当以史为鉴,让学生认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民族精神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挥霍、不能浮躁,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张健.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之中德育的反思[J].中学时代,2013,(18).
[2]王文敏.也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09,(36).
[3]王志强.渗透德育教育于初中历史教学之中[J].新课程,2011,(04).
[4]余和林.浅谈初中世界史的德育渗透功能及实施[J].文理导航,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