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018-03-28邓忠英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耐心行为习惯小学生

邓忠英

摘要:播种一种思想,你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你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你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性格,你就会收获命运。如果我们能在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就可以帮助他们养成更好的性格,以收获更好的命运。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耐心

过去,我们常常认为教给学生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性格比较稳定、健康,做什么事情都会有计划,有条不紊,不会慌里慌张,丢三落四,给人的感觉就是较为放心。他们不见得有多优秀,但是绝对不会差。因为我们都知道:行为是我们思想的外在表现,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说明了孩子平时的思维比较清晰,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怎么做,都会比较清楚。

那我们在小学教学中,要怎样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呢?

一、耐心教育,严格要求

小学生可塑性强,尤其是刚进学校的学生,他们更是像一张白纸,依靠我们去教育。如果我们对他们严格要求,那么他们也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我们认为他们还小,要慢慢教育,对他们要求不严,那么他们也就会放松,养成一些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的毛病。所以,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千万不可因为学生年龄小就降低对他们要求。如果真的等到他们大一些,到四五年级的时候,没有好习惯,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倒是养成了,我们想要纠正就难了。小学教育中,我们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板着面孔来教育他们,我们必须对他们充满耐心。因为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自控力还比较弱,有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但自己未必做得到。

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行为习惯说起来简单,可是它的内容却包括很多,真正去培养时会发现有许多的事要做,有时真不知

该从何做起。我认为有八个字可以应对,那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学习习惯的培养。好习惯都不是天生的,它都是我们经常长时间的培养而形成的。要想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我们各科教师共同合力做好工作。从学生们进校开始,我们就要让他们学会在课前做好预习,提前对要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并在自己理解有难度的地方做好记号,上课时认真听。还有就是每堂课上课前必须把自己课堂上要用的书本文具准备好,不要等上课了再来拿,这样特别容易影响别人,而且自己也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上课时,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还要在老师讲到重点的地方做好笔记。比如,老师讲得很慢,而且语气较重的时候,就是我们要做笔记的时候。这样让学生形成习惯,今后上课不用提醒,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笔记了。课后,还要教会学生复习,让他们每天画十分钟时间,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用心的回顾一下,然后再去做练习。回顾时想想哪些是重点,自己都弄懂了没有,如果没有理解的,自己再看看书。有了这样的复习,他们的学习效果会增强许多。做练习时,我不仅要求学生要书写工整,而且做完了一定要认真检查,因为我们的思维总是比手快,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如果仔细地检查一下,就会少了很多错误。

2、文明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单是在学校里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家长,大家共同努力,才可能实现。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明的行为。比如,上学或出门要穿戴整洁、大方;来到学校,见了老师同学要打招呼;借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同意,归还时要说“谢谢”;迟到时进教室要喊“报告”;下课不能在教室或走廊上打闹;举行升旗仪式时必须保持肃静;参加集体活动,观看节目时要安静有序,不要吃零食,不要大声讲话;不在墙上、桌椅上、书上乱涂乱画等。其次,我们还要严格监督学生自己养成习惯。对于做得好的学生,我们要表扬,树立榜样;对于做得不好的学生,我们要批评帮助,耐心指导,以便全体学生都能进步提高,成为讲文明的好学生。

3、卫生习惯的培养。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因为许多孩子是留守儿童,所以,卫生习惯较差。加强他们的卫生习惯,势在必行。首先,我们要从最基本的做起,比如,衣着干净整齐。不要到处乱坐乱挨,保持衣服的干净与整洁,勤换勤洗;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每天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因此要经常洗澡洗头,保持指甲整洁卫生,这样才能及时清除身体上或头发上的细菌和灰尘;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在马路上吃东西,不边吃边玩,吃饭时要专心,不要看书、玩耍、说笑;早晚要刷牙,每次饭后要漱口;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每月刷洗一次书包。因为书包是我们每天都要携带的,经常清洗可以清除细菌;其次,我们要求他们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不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随身携带纸巾或手帕,将吃过的口香糖、要吐的痰等吐在纸巾里、手帕中;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环境清洁卫生,才能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4、纪律习惯的培养。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在小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意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处在集体社会中,不能无拘无束,想怎样就怎样。我们必须约束自己,以适应这个集体。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学生的纪律意识,让他们明白我们在家有家里的规矩,来到学校必须遵守学校的纪律。比如,在课堂上發言要举手,别人回答问题时要用心倾听;有急事要出教室要先给老师打招呼,老师同意了才能出去。

5、安全习惯的培养。过去,我们常常忽视对学生安全习惯的培养,认为只要他们学习好就行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意识到安全意识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安全,那其他的都是枉然。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现在的《道德与法治》课中已经加入了很多的安全教育,比如,在遇到危险时可以拨打哪些电话求助;如何识人等。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地去给学生反复讲解加强。比如,上学途中,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走在路上不要打闹,不要捡拾路上的东西来吃等。

猜你喜欢

耐心行为习惯小学生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