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借班上课”的策略

2018-03-28褚世杰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调动师生情况

褚世杰

摘要:“借班上课”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它能更好地考察一位教师的教学潜力,让老师在不同的环境下给学生教学。我们就借班上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借班上课;交流

现今的教育形势下,体育课大赛、优秀课等,我们都是在别的学校上课,这叫“借班上课”,在异地异校上课更能检测每位教师教学的能力,让老师在不熟悉的环境给不熟悉的學生上课。更能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参赛中,借班上课的学因素是决定课是否完美的关键因素,由于学生,教师不熟悉,师生就不那么默契,学生理解教师想法慢,教师不好指挥。教学过程不能展现自己的指挥水平。这种做法也让教师基本功、课堂指挥能力、师生配合、教师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标准。那么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去思考了。就借班上课中常见问题探讨,是为了提供一定的经验给体育教师。

一,借班上课一般包含以下3个环节:

1、掌握所借班级学生人数、场地器材够不够等情况、学生的身体素质好差比例、运动能力强弱,学过的相关知识技能等情况[1]。

2、根据班级情况和所抽的教学内容,细致分析,合理搭配,制定队列调动方案。根据场地合理安排器材。

3、在脑海中模拟上课情节,看有那些不足做好各方面预想。

二,我们在“借班上课”之前应做的工作

为了能很好的完成,做如下准备:于授课班级进行交流、做好场地器材布置工作。熟悉班级的学生,简单的说课,让学生知道队列队形的变化形式和方向,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明白本课内容,徒手操动作,做的心中有数。

三,师生提前沟通是借班上课的关键。

上课前于学生交流,拉近师生关系,又能调动积极性,活跃气氛。快速的融入学生中。首先自我介绍,平等的交谈,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意图,理解教师的口令,和本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很好的配合教师教学使学生愿意上体育课的欲望。这样就达到了快速融入班集体的目的感动学生的心,让学生接受你指挥,配合你完成教学任务[2]。

四,借班上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在上课中,不要说你们,更多的讲“我们”应该怎么做,想自己是班级的一部分,这样学生就接受你了,师生就默契了。

2、同情学困生,不当众“出丑”。体育课中学生示范不找学困生,教师要事先知道那个学生,尽量避免不能完成动作的学生做示范。

3、不要假表扬,对学生的表现不论好坏就是夸奖,会让学生反感。

4、课上出现问题,这是正常的,一定要冷静处理,会有许多想不到的效果,是考验教师机智的时候。结果造成务虚而不务实,教学效果会很差[3]。

五、做好“借班上课”的具体实施策略

5.1上课前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

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问题便是教师与学生并不熟悉,因此可能导致上课时出现问题。那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课前,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沟通技巧,做好本节课的情感基础工作。其次,可以向当地的体育老师请教,初步了解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那些学生喜欢什么运动,体育素质怎么样等等,同时,也要加强与班主任的积极沟通,尽量得到班主任的大力支持。

5.2做好课堂中的教学组织环节

在具体授课阶段,要做好教学组织环节。具体授课中要学会察言观色,密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掌握好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不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身的教学手段。因为是借班上课,因此教师对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在上课时,需要不断的捕捉、判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信息,并适度调节教学内容与方法,让教学内容更贴合本班实际。比如,对于有个别身体素质较差,无法达到既定目标的学生,教师要适度的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完成锻炼,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环节设计中,要尽量减少队伍的调动,如果必须要调动,要保证口令清晰,目的明确。

5.3学会处理意外情况

由于借班上课的特殊教学环境和教学形式,使得课堂上极易出现意外情况。这种时候需要教师沉着冷静的处理,以体现自身的教学能力。切忌不要因为个别意外事件改变了自己的原有教学设计,学会处理意外情况。比如在遇到学生意外受伤时,如果情况不严重的,可安排一名同学带领受伤的同学去医务室就诊,其余学生继续上课,如遇到有学生故意捣乱时,要先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喊该名学生来做示范,再进行表扬鼓励,这样他也就不好意思继续捣乱。类似情况,都需要教师提前在心里做好准备,一旦遇到突发情况,要能够机智应对,不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进度。

5.4课后善于总结

当前很多体育课堂,都存在教师和学生缺乏情感交流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每堂课结束的时候,要做一个简短的发言,在借班上课中同样如此,下课时的一个小总结,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做到有始有终,还能让学生当场提出建议,促进自身教学经验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后要善于思考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沟通是借班上课的关键,教师的有控制课堂的能力、应变是课堂完成的前提,准备工作和心态是上课的保障。课堂是变化的,才会精彩,“借班上课”的教学更是挑战。对于我们,是一种锻炼,也是宝贵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颜小琴.“借班上课”的实时应对智慧——教学“阻滞”转化为“亮点”的有效策略[J].教育:周刊,2017(35):68-68.

[2]张国才.浅谈借班上课前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6).

[3]张华.课堂激励艺术在借班上课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33(5):69-70.

猜你喜欢

调动师生情况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