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口头表达教学策略探索

2018-03-28宋秀华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口头表达小学语文

宋秀华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最佳阶段,在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积极地展开口头表达的训练,探寻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小学生们都能够在这个最佳年龄段培养起较好的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进而乐于交际,善于表达。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头表达;实用策略

现代社会更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在人才的各项必备能力中,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只有具备了较完备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保证一种良性的人际交往,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与人自然地交流,能够更好地与人协作配合……可以说,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的公民的必备能力之一。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的启蒙阶段,而且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如果在这时能够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培养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

一、营造氛围,鼓励口头表达

口头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的流动过程,因此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时,想要他们能够自如、合理地表达,教师在教学引导时,就要努力营造自然、舒适的氛围。口语表达要的要求一方面是要准确、清楚,也就是要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想说的话说得完整、正确,能够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另一方面是用语要适宜,态度和语气要符合情境,要自信乐观,也要文明温和,说话时不能伤害、侮辱他人。所以教师在进行口头表达时,要在整体调控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能力的同时,营造出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口头表达氛围,既要让学生敢于说话,热爱说话,又要对他们的态度、语气、用词、语法进行指正。这样才能让口头表达训练达成教学目标。

二、多创设不同情境,在实境中开展口头表达训练

1.创设实物情境。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注意力难免片面,比如观察事物时往往是直观的、感性的,即只看到他们感兴趣的部分。所以,在教小学生口头表达时,要多用形象、直观的事物给予他们刺激,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他们进行口头表达的热情。比如,第六册教材中有个“说家乡”的口语交际,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先把学生家乡有代表性的山水、建筑、小吃等学生熟悉的事物用图片或者多媒体呈现出来,学生们必然会被自己感兴趣的家乡事物所吸引,脑海中浮现出与之相关的事和画面,此后再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口头表达“家乡的景色”“家乡的风情”,他们自然就会滔滔不绝。

2.创设表演情境。小学生是比较容易被生动的形象、绚丽的色彩所吸引的,他们喜欢看表演,也愿意主动地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小学生能够感受的真实的生活场景,十分有利于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与“活”化。而且,通过表演来进行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角色、体验情感,对于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也大有裨益。比如,“买文具”这个口语交际课,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买与卖”的情景表演,这样的场景生活气息十分浓郁,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学生都本着各自的立场说话,有切实的现场感,因而都能够依照自己的想法自如地进行口语表达。这时,教师还可以故意设计“矛盾”;顾客询问情况,售货员却没有搭理他,怎么办;顾客拿着有瑕疵的商品来退换,怎么办?学生们在这种真实的表演情境中,能够轻松愉悦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自然会受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懂得口头表达的要求

无论是营造氛围,还是创设情境,这样的教学策略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愿意表达、积极地表达,但是,就算学生有再多的口头表达的热情,如果不懂真正正确的表达方法,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难以提升。所以,在口头表达训练中,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教师指导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要求:1.帮助学生明确要求。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段的训练要求是不同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口头表达训练的具体的要求,让他们有努力的目标和方向。2.帮助学生理清顺序。教师要教会学生描述、叙述一件事、一个事物时,应该知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什么重点说、什么一带而过,口头表达虽然不需要像写作文一样打草稿,但也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这样才能让听的人听明白,被感染。3.要有明确的指导侧重点。教师指导也不能面面俱到,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发展的空间,但对于每次口头表达训练,由于训练的目标和方式都有所不同,因而教师指导的侧重点一定要有所区别,比如,观察后的表达,侧重于指导观察方法,启发学生以眼见事物为基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体验后的表达,侧重于指导逻辑顺序,锻炼的是学生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四、多采用肯定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在口头表达训练过程中,许多教师都发现了这样的问题,绝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不知道怎样表达,也并不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在口语交际练习的过程中他们却不敢积极发言,把自己心中的话说出来,特别是不敢对老师说。这其实是他们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口头表达的评价中就应该注意,要对他们多用肯定性评价,肯定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继续大胆地说,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平时写作文时总是写得很多很长很丰富,但是在口语交际课上,她却总是很少主动发言,就算老师提问她了,也是简单地说两句就结束了。考虑到她对自己口头表达不自信而书面表达很自信的情况,我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上特意允许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寫下来,然后再进行提问,提问时我特意把她叫了起来,让她先念一念自己写的,由于对自己写的内容很自信,她念得很流利、声音也很洪亮,为此,我特别高兴地肯定了她的声音,接着又鼓励她说了说没有写下来的内容,因为被夸奖得很开心,她情绪也很高,又补充了很多没有写下来的内容,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肯定。从那以后,她在口语交际课上的发言就越来越多了。

由此可见,想要提升小学语文口头表达的教学成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尽可能多的语言表达环境中得到锻炼,得到肯定,那么,他们一定能更快地学会口头表达、爱上口头表达。

参考文献:

[1]张婷婷.提升小学生语文课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J].读与写旬刊,2016(13).

[2]张胜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6(2).

猜你喜欢

口头表达小学语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不沉默才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