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方法探析

2018-03-28孟伟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激发小学生

孟伟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和保持其对美术学习爱好的关键。而对于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培育和管理除了尊重学生自身的个性外,还需要借助相应的科学方法来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始终对美术学习保持良好的兴趣。本文基于当前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培养的实际情况,在对兴趣对美术学习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培养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科学方法,以深化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和行为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激发

前言

美术作为小学课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能力的重要使命。就当前小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情况而言,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主要源自于自己内心的直接感受和教师的教育引导,在对学生美术学习方面所具有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准确把握的前提下,要借助相应的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1.影响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因素

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教学目标,需要借助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内容来加以实现,只有对影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内容进行准确地把握,才能够保证美术学习兴趣工作的有的放矢。

1.1学生的个性特点

学生作为美术学习兴趣培养的主体,其自身对于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还受到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爱好的影响,如果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对课程内容学习和作品创作有强烈的爱好,就会对美术学习保持良好且持久的兴趣,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和创作,相反,如果学生对美术课程内容持厌倦甚至抵触的心理,那么学习的兴趣度也会很低。

1.2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师作为美术课程教学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其在美术教学内容、方法方面的安排会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产生和保持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从内容方面来看,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喜欢的类型的匹配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进行有机地统一,迎合学生的爱好,就会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配合教师的相关教学活动安排,相反,如果仅仅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刻板的教学,则会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内容向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转化的桥梁,教师采取何种方法来传授相关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会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发展产生关键的影响,例如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动态的画面和标准的语言来强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和理解效果,从而使其产生直接的感官思维,调动美术鉴赏和创作的灵感。

当然,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外,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等都或多或少会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发展产生影响。

2.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方法

从美术课程教学的角度来看,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深化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美术鉴赏与创作思维的提升。因此,如何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是开展有效美术教学的关键性一步。

2.1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内容是表现课程教学主题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点。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良好发展,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取材也逐渐变得广泛,除了教材的内容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来捕捉更多的教学素材,也可以通过相关的美术加工处理软件来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同时,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其关键在于对相关作品鉴赏、创作的要点进行展示和说明,让学生能够懂得其中的艺术价值所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组织时,要在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和训练,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意度,从而真正爱上美术。

2.2创新美术教学方法

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通常是直观和感性的,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要借助多样化、生动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美术艺术细胞,例如,在讲授色彩这一内容时,除了借助教材或者多媒体课件中的图像来提供直观的色彩感受以外,还可以通过距离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见到过的一些具有此色彩的对象,并尝试让其对这一彩色进行评价,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写生的方式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挖掘周围的美术学习内容,并与同学们进行分享。

近年来,在学生美术兴趣激发方面的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逐渐增多,教师可以借助诸如目标驱动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美术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或者目标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教师则转变为学生兴趣激发的引导者和服务者,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美术学习需求。

2.3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美术学习特点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和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其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避免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美术基础、学习情况和性格特点来划分学习小组,为其提供更加适合自己的美术学习氛围。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在美术学习兴趣方面的带动力,让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好、兴趣度比较高的同学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尽可能多地帮助那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同学。

结语

作为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美术学习不仅会对学生美术审美和创作能力的提升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会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兴趣培養作为小学生进行长期、深入的美术学习的源动力,受到来自自身个性化特点、教师教学内容与方式以及学习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教师要基于美术课程教学和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创作,以充分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强化美术学习的效果,塑造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戴捷.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方法[J].知识窗(教师版),2015(12):75.

[2]陈洁.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讨[J].科技信息,2010(32):319.

猜你喜欢

激发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