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科特点及学习方法浅谈
2018-03-28王葭苇
摘要:本文概括了高中化学学科具备的特点及相应的学习方法。并以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为例进行了具体阐述。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打好知识基础,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不断积累,学以致用,学好化学就会水到渠成。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科特点;学习方法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化学学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同时也是高中阶段理科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充满趣味性的学科,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主要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知识点多,内容庞杂
与初中化学相比,高中阶段的化学,最明显的特征是学习内容增加,知识密度变大。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所包含的内容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宏观反应现象到微观物质结构、反应原理。同时还涉及到化学物质数量、反应速度、平衡、能量等的计算方法。化学学科相对其他学科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我们通常需要用特定的化学语言来描述或者表达一个反应的过程及反应程度。这些化学语言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相关术语、化学方程式等,都需要我们准确地记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特殊反应,如氟与水反应、氢氟酸的性质、非金属之间的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不同物质的燃烧等等。
要学好高中化学,准确的知识积累是学好化学学科的大前提。
(二)抽象概念多
化学学习中有很多抽象概念,比如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平衡等。作为初学者来说,仅通过简单的讲解很难形成深刻认识。这时就需要借助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形式。现在的课堂上,我们可以接触到多媒体演示,模型演示,实验课演示等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
(三)具有内在规律性
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大多以重点元素为代表,需要从点到面,掌握递变规律。高一的教材以氮、钠、硫、氯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此时就可以构成一条知识链。进一步分析了同族元素间结构及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还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氧化性强弱顺序等等。因此,要在每学习一个阶段后,都要自己梳理相应的知识点,本质相近的反应机理,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小知识模块。将新知识与已学的旧知识结合起来,建立起各个模块间的横向联系。通过归纳、分类、对比,不断地逐渐完善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可以构建一个适合自己学习习惯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灵活运用规律性的能力,学会知识迁移,从而利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四)以实验为基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化学的课程中也包括很多实验的内容,如各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溴化物、碘化物的检验等。这就要求我们熟悉重要的化学实验和化学工艺流程,对整体有个把握。除了要记住实验的整个过程,还要具体了解各个化学仪器的作用和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此外,还要观察现象,理解原理,探究本质,并学以致用。在实验过程中,做一个主动学习者,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亲自动手进行探究实验,提高探究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在化学实验中仔细观察记录宏观现象及性质,建立起与微观结构和微观反应过程的联系,认识到现象背后的原理,培养想象力,进而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五)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生活中,化学反应时时处处都在进行。化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分支,它的发展显著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与文学、艺术、生活、社会、环境都有密切联系。氯气可以用来净化自来水;根据酸碱中和作用原理,可以用食醋来去除水垢;二氧化碳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用来人工降雨。通过化学过程的实施,可以将大自然中的原材料转化为工农业产品,如:玻璃、塑料、化肥、燃料等。实际生活是学习课堂的延伸,用化学知识理解生活,认识生活,进而学以致用,改变生活。
以氧化还原的学习为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会发生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这部分的知识占有重要地位,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始终,是学好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基础。初中阶段,我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只停留在得、失氧的层面。而进入高中阶段,不仅需要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还要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即其本质上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这些概念理论性很强,需要分别从宏观、微观层面去认识。
氧化还原反应:宏观上的表现是有化合物化合价的升降;而微观上体现的是电子的转转移,即其本质。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化合物化被氧化,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反应;化合物被还原,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到电子,被还原,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失去电子,被氧化,化合物升高的物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作者认为化学学科的学习其实很简单。但是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需要认真上课,按时按量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化学学科的独特性,掌握高效的化学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记忆-再现-应用。要学好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准确记忆并表达。通过深入理解各部分知识间的关联,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注重知识积累,并勤加练习,随时查漏补缺,在不断的学习、总结和应用中循序渐进。那么,学好高中化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徐佩苓.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探索与实践[M].化学教学,2000.
[2]董敬芳.无机化学[M].化學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王葭苇(2000.09.28)女,籍贯: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学校: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