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8-03-28王福德

神州·上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律动节奏美的

王福德

音乐是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也是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音乐教师不能再重理轻文、重技轻艺,而应该引导学生用心去感知、体验音乐的美,丰富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让学生不仅能在音乐的殿堂中拥有怡人的韵律感,学会用心灵感受平凡的美,同时在难以比拟的音乐内涵中自觉地发现和追求美。因此,小学音乐教学要不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借助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起来,把传统的“听”音乐作品转变为“观看”“聆听”“学习”“演练”相结合的多维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创新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之美。

一、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美的想象比知识更加重要。”音乐作品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美,在美妙的音乐殿堂里,需要学生发挥无尽的想象去“描绘”一幅幅可“视”的音乐画面、音乐情景、音乐情绪,他们才能在节奏、旋律、音乐、速度、调式、曲式、和声等音乐表现中与音乐对话、与音乐融为一体,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例如,在欣赏由任同祥吹奏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时,我首先讲述了凤凰的象征意义,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节奏、力度、音色、旋律、节拍、速度等进行联想,从舒展的慢板乐、稍快的快板乐、鸟叫、华彩乐句和快速尾声中想象一幅百鸟闹春图和大自然万物争荣的繁茂景象。然后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几幅百鸟图和山水画,让学生看着图,听着音乐也随着自己的想象,随着律动开始逐渐摇头晃脑,并随着乐曲情绪变化做时大时小的摆动,让他们融入到音乐之中。他们都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体会到了乐曲中人们美好欢乐的心情。

二、努力培養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本身就是人类情感的外在表现艺术,它多元也丰富多彩,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表现形式,也不乏合唱、合奏、集体舞等形式。尤其在小学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学生受过特殊的培养。有的能唱会跳,有的已经掌握了一些乐理和器乐知识。我就他们发挥特长,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是小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合唱、器乐合奏排练中相互配合、齐心协力表现好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示音乐的魅力。例如在欣赏《快速波尔卡》这首乐曲时,对于第一段的火车的汽笛声,我让学生一起用动作模仿火车启动和前进。在第二段,我带领学生一起跳一些简单的波尔卡舞步。第三段时,随着音乐的力度和速度的加强,组织学生用椅子、双手搭肩、单手搭肩、另一手做火车的轮子,来表现火车开动、小火车跑得真快的情形,并引导学生以10人为一小组,创编一列小火车。通过表演性的动作来表现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不仅让学生在表演中充分感悟了音乐的魅力,也有效锻炼了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对音乐独特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三、运用体态律动表现音乐的节奏和审美体验

我们知道,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在音乐中,欢快、热烈往往用快速的节奏展现;忧伤、庄重往往用节奏较慢的音乐体现。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体态律动,自主感受音乐节奏。举例来说,在《瑶族舞曲》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步行,表现音乐所包含的从容和安稳的感觉;在《伏尔加纤夫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讲台上进行慢步的行走,体会纤夫那种沉重的感觉。此外,指挥动作同样也是一种体态律动。在表现音乐中包含的慷慨、激昂和愤怒的情感时,指挥动作较大;而在表现平静、温柔的情感时,指挥动作幅度较小。举例来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欣赏学习中,教师的指挥动作可以坚定、快速,用以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在《向新世纪诉说》的学习中,教师的指挥则可用柔弱、缓慢的动作,充分表现音乐的悲壮。

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赞可夫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感受美、鉴赏美,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美和创造美,在审美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将音乐创造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等教学活动中,巧妙地唤起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引导学生在观摩、想象、联想的基础上把对美的感受、鉴赏能力,转化成对美的表达、创造的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审美创造能力。例如学习《春天来了》一课,我根据歌曲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多幅春天的美景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唱感知歌曲表现的春天美景。在激发学生灵感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诗歌创作,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对春天美的感受。再比如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时,可以从学生童心、童趣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渐进式”创编歌词,在不改变歌词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个别词汇的创编,如把妈妈改成老师、爸爸、奶奶等,这不仅能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正如著名的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言:“音乐和旋律把灵魂引向奥妙。”

总之,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再一个“审”字上。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去体验,去感受,去创造,进而引向心灵的深处去享受美。

猜你喜欢

律动节奏美的
花有自己的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好美的雾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YOUNG·节奏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