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职场人的第一名片
2018-03-28杜尧
杜尧
“靠谱”是种稀缺的能力
俗话说:“和聪明的人聊天,和靠谱的人做事。”那么到底什么是靠谱?“靠谱”本是北方方言,表示可靠,值得相信和托付之意。在职场上,获得他人认同的标准并不复杂,那就是办事靠谱——承诺的事情必定办到。这不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职场人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仔细观察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有的人能够让你放心地托付一些事情,而有的人却不能给你这样的信任感。就是这点小小的差距,决定了一个人在职场上的地位,或者在长辈、朋友心目中的分量。
成为一个“靠谱”的人不是具有责任感就能办到的,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做起事来能达到好的效果。靠谱意味着“专业主义”“职业化”。朋友、同事信任你,公司有晋升机会时老板优先考虑你,这都说明你是一个“靠谱”的人——摒弃那些花哨的表面功夫,职场人所需的基本能力你样样具备。
《靠谱:顶尖咨询师教你的工作基本功》是一本职场成长书籍,作者大石哲之曾在著名的安盛咨询公司任战略团队顾问,后来成为自由咨询顾问。本书是大石哲之集多年咨询工作经验所成,从沟通、思考方式、资料制作、职业化素养四个方面总结出30个工作技巧。无论是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还是浸淫职场多年的老将,都能通过本书掌握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技能。更为宝贵的是,这些能力是可迁移的——即使在你转行、跳槽时仍然能够继续受用。
不可或缺就要超越期待
商业上有个词叫“超越期待”。大石哲之认为,不断地超越顾客或消费者的期望值、不断地超越上司的期望值,是商业的基础,也是职场人的成功秘诀。
很多人都听过“卖土豆的故事”:甲和乙同时受雇于一家公司,在同样的岗位工作,拿同样的薪水。一段时间后,甲升职又加薪,乙却原地踏步。乙想不通,老板为何厚此薄彼?老板于是给二人布置了一项任务:到集市上看看有没有卖土豆的。乙仅仅做了老板要求的事情,其他的事一概不知,而甲则在查看市场是否有土豆出售的同时,询问了土豆的数量、价格等情况,并带回样品,还根据自己的调查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甲乙二人的“職场段位”高下立现。
虽然这个故事广为人知,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并不会使用,有时候甚至弄巧成拙。大石哲之就讲述了一位咨询师在新人时期的一段经历:
A君刚进公司时,被安排到一个项目组,负责计算某项服务的市场规模。这项工作其实很简单,客户只是想知道这个服务的市场规模金额,A的任务就是正确而科学地算出结果即可。
但是A君本着“追求卓越”的精神,除了市场规模的数据外,还重新整理了对相关人士的访问记录,并且细心地将其汇总,忙得连新年假期也没顾得上休息。新年过后,当他拿着整理好的文件交给经理时,经理却大发雷霆:“我什么时候让你做这个了?我就是让你尽快算出市场规模,你做这些无用功干什么?过年也没休息,要是累趴下了算谁的?”
A君深受打击,内心感到无比委屈。但作者却说:别人没有要求的工作,即使费时间做了也不会受到客户和上司的好评。
如果用“靠谱”的思维来考虑这件事,A君之所以“划错重点”,是因为他和上司的沟通出了问题,他没能理解上司和用户的真正需要,因此也就没能做到“超越期待”。
充分理解对方的期望值
对方真正想看到什么?客户的期望是什么?对于A君来说,客户最想要的是市场规模的数据。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客户满意呢?在数据上给出准确的答案,这是最低限。把握对方期望值水平,绝不偏离这个期望值,并且拿出120%的结果,这就是超越期望值。
超越上司的期望值
对于新人来说,超越上司的期望值非常重要。为了拿出超越上司期望的成果,新人必须掌握一个基础事项——在报告、联络、商谈之前,先明确工作指示的四个要点:工作背景和目的;工作成果目标;通过询问推测对方的质量要求;优先顺序和紧急程度。
确认以上事项,如果有模糊的地方就继续沟通,直到指示发出方和接受方达成共识。
沟通,用PREP法循环运转
关于沟通,作者提炼出不少干货技巧。
遵循PREP模式,先讲结论
我们叙述事情时,习惯于按先后顺序进行。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简洁明了地讲清问题,在短时间内将必要的信息传达给对方。因此,我们更多要用到“归纳法”,即先讲结论。PREP法就是一种“先讲结论”的方法。
PREP由以下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
POINT=结论
REASON=依据
EXAMPLE=具体事例
POINT=重申结论后结束
遵循由“结论-依据-具体事例-重申结论后结束”的步骤反复训练,有意识地套用这一模式,在面对不能立刻回答的问题时,先请对方给你一两分钟的时间,在脑中默默整理思路,然后从结论开始回答问题。
最应该重视结论的就是会议,开会前必须准备好议事日程;工作报告自不必说,就连日常邮件、说话等,都应遵循PREP模式,结论先行。
直入主题,不找借口
直入主题就是如实地说、简明地说、坦率地说。换言之,回答问题时应该直截了当,不要拐弯抹角或者找借口。
坦率地回答“是”或“不是”。当上司询问“之前让你做的那个调查做好了吗”的时候,如果调查还没完成,新人很容易膽怯,不由自主地就想找借口。其实,上司想知道的无非是工作进度、没完成的原因是什么,如此而已。首先明确地回答“是”或“不是”,接下来进行附加说明,回答对方的问题。尤其在公司内部沟通时,千万不要拐弯抹角。
明确原因才能了解问题所在。“分析出来了吗?”“还没有。”“为什么还没有?”“怎么回事?”通过回答“为什么”,会让沟通顺利进行,潜在的问题也会显现出来。
用数据、事实说话
最能代表事实的是数据。大石哲之认为:“假如‘世界通用语存在的话,它应该不是英语而是数据。”数据是新人的武器。将问题落实在“数据”上,变成清晰明确的“证据”,更容易让人理解和信服。
逻辑先行
职场新人经常用热情、感情去推动自己的工作。安永咨询公司的咨询师奥井润对此并不赞同:“新人首先要学会有逻辑地说话,通过情感或热情打动人的方法,等真正熟悉工作后再用不迟。”工作中最看重的是工作结果,逻辑比情感更为重要。
让对方听得懂
一些职场新人,他们认真地准备资料,认为自己“资料完备,逻辑合理,对方肯定可以理解”,结果就会按照自己的节奏自顾自地讲下去。但在很多情况下,听众跟不上讲话者的思路,只能闷坐着。这时,要以对方“毫不知情”为前提,构建逻辑,组织语言,揣摩对方的理解程度。
配合对方的步调。
传递信息时要配合对方的步调。如果一方自认为信息传递完毕,但对方没有理解和认可,也不算成功。终极信息传递法包括:完全按照对方的步调来;研究并效仿对方的用词、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文件要遵照客户惯用的格式编写。
逻辑思考: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
这一章的关键点是“假设性思维”,内容涵盖基本思考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该思考技巧在各种场合、工作中灵活地处理问题。将“假设性思维”充分运用到工作当中,一朝掌握,终身受益。
思考方式
着手工作时不能盲目地开始,而要有顺利达到目标的方法、思考方式和步骤。思考方式是推进工作的基础。
工作前思考工作顺序。首先要考虑好用什么思路才能得出结果,先思考工作方法,然后再去实施。
要在方法和步骤获得同意之后再行动。假设你要盖一栋房子,在动工之前,要先向委托方提交包含建造顺序在内的详细工程图和工程表。在得到委托方同意后才能开始施工。一旦开始施工就很难改变设计,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走回头路的。因此,在着手工作之前,要在方法和步骤获得同意之后再行动。
熟练运用逻辑树
学习逻辑树技能可以让你俯瞰问题全貌,从全局上判断出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学会判断重要性就可以做到关注重点,放弃其他,从而加快做决定的速度。利用逻辑树解决问题的基本要点,就是无遗漏、无重复地提炼出论点,具体来说:(1)整理、分解方法;(2)对各种方法做数据分析;(3)找出项目的重点;(4)落实在行动方案上。要想让逻辑树真正做到无疏漏、无重复地分解课题,需要正确的指导。他人的意见和反馈也十分重要。
提建议的基本原则
作者将提建议的基本原则称为“云—雨—伞理论”。这其实是对事实、分析、行动三者的比喻。“天上出现乌云,眼看就要下雨,带上伞比较好。” “云”代表事实;“快要下雨”是从现状出发的分析;“带上雨伞”是分析后做出的行动。
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区分事实、分析、行动。新人在工作中出现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仅把事实提交上去。上司安排工作后,新人只不过是粘贴、复制一些数据和材料,就把这些交给上司。事实上,这些只能称之为“素材”或者“事实”。
不提供依据。只提交行动计划,别人就不知道这么做的理由,即缺少“WHY”和“SO”——为什么这么做。
混淆现状、分析、建议。区分现状、分析研究、行动方案,明确回答“结论”和“依据”,这是每一个职场人需要掌握的基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写文章时添加以下内容的标题:事实、现状;我的解释分析;推荐的行动方案。这样头脑中就有一个清晰的结构,便于填充内容。
假设性思考
先设想工作的大致方向,然后再做具体的研究调查。利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在可预想范围内勾勒出工作的概要,然后让“假设→检验→反馈”的循环快速运转,锁定调查研究的关键点。如果检验中出现和假设不一样的数据,就要重新设定假设。这样做,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握问题本质。
有主见地汲取信息
越是新手,越是满足于单纯追求信息量。比如,每年看100本书,每天浏览意见领袖的微博,并因为自己强大的信息量而觉得满足。事实上,只增加信息量并不能提高一个人的职业能力,提高职业能力需要有主见。有主见地接触信息,才能获得学习的机会。
探求问题本质的思考方式
需要呈现的不是信息和零散冗杂的资料,而是分析和调查统合之后呈现出的本质。只有探求出问题的本质,信息才有价值。
挖掘本质要靠更高一层的视角。提升思考能力并非大量地收集信息,而是挖掘出一至两个本质,并细致加工。
专业精神:胜之道,贵以专
不同领域、不同岗位需要不同的专业技能,但专业精神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这个商业迅猛发展的年代,“专业”是最好的认可,任何客户都会选择把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在本章当中,作者阐述了承诺力、追随能力、团队精神在一个人专业化道路上的重要性。其中,有两点不仅对职场新人来说至关重要,对久经沙场的职场老手也是一种有益的提醒:
提高“承诺力”
“承诺力”就是一定完成指定工作的能力。“承诺力”不仅关乎信誉,更关乎新的机遇。如何才能拥有承诺力?
一旦做出承诺,无论如何都要兑现。承诺的事情却做不到,不是日程问題,而是自身能力不足。因为做出承诺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找借口,自己做出的承诺必须遵守。一旦有了这样的信念,就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找到正确的承诺对象。不要对努力程度本身而承诺,要对工作成果承诺;不要对自己的领导承诺,要对自己所服务的客户承诺。让客户感受到你承诺的分量,才能获得客户的信赖。
提高承诺力的方法有两个:一是理解工作内容,二是身处承诺力高的团队中。如果公司整体不重视承诺力,人的思考方式也会受到消极影响。
速度质量两不误
“慢工出细活儿”是很多人口中的“常识”。但事实上,提升速度之后,质量也会提高,因为你可以用更多时间去改善问题。
很多职场人容易犯这样的错误: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问题上。比如,领导让你做一个PPT资料,你小心翼翼地在页面的右上角加一个位置指标,表示“这是第一章,你现在在读这个地方”。资料最重要的内容部分还没做出来,你却把时间浪费在追求形式上。
咨询师牧田总结:“我们不要三天做出的100分,而要三个小时的60分。” 与其花时间去追求完美,不如快点做,早日完成。这就是“Quick and Dirty(迅速但不美观)”原则。从以下两点来看,“Quick and Dirty”才更适用。
花少量时间定好工作大方向。“90-90法则”认为,把工作从0分做到90分花的时间,和从90分做到99分用的时间是一样的。并且,从99分到100分也要花同样的时间。也就是说,越往上走,工作精度的提升越发困难,即使花再多时间,效果也不明显。因此,确定大致方向不要花大量时间,只要达到60分就足够,此后再去精雕细琢,从60分向90分、99分努力。
尽早揭示风险是团队成员的责任。如果截止日期迫在眉睫时才发现工作方向有问题,那么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从头再来。因此,尽早明确方向,厘清头绪,做出大致方案才是明智之举。
概括而言就是:工作速度决定输赢。
可以学习的工作方法和技巧非常多。不过作者只专注于那些永不过时的方法。比如文书写作的基础——会议记录法。
新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将会议记录写成发言记录,而会议记录其实应该是会议上所决定的事情。极端点说,中间过程完全可以略过,只记录最后的决策。简洁地记录已定决策、需要确定的事项,传阅给相关人员确认或决定某些事项,这才是会议记录的作用。
除了基本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议题外,以下四点是关键:已决定的事项;未决定的事项(需要下次决定的问题);需要确认的事项;下次会议之前的准备(负责人和截止日期)。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那些所谓“捷径”,终究比不过实际的“靠谱做事”。如果把职场人的特质比作一张名片,里面包含着聪明、敬业、诚实、思维、学习力等内容,那么“靠谱”应是字号最大、最醒目的一个,拥有这样的名片,才值得他人信赖和托付。当然,道理人人都懂,关键还是在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