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与热的真火

2018-03-28李昱蒙

美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君司马相如原著

李昱蒙

只有光,没有热的火花,切不可当作真火。

司马相如,那个时代的一束光,曾被扬雄赞叹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却可惜也不是真火。

临邛县卓王孙家中轻挑琴弦,目睨美人,一曲《凤求凰》,乱了文君的心,于是乎,留一片狼藉,携王孙女远走高飞。他追求名义上所谓的两情相悦,而私以为他有更深的心机隐藏在背后,等横财在手,美人在怀,人生岂不快哉?

若我们被他表面的深情不悔所感动,也不会有后来的纳妾风波,以致于文君忍无可忍,作《白头吟》。如此一个轻浮人,偏遇上好大喜功,年轻气盛的武帝,尤喜辞藻堆砌的赋。《子虚赋》《上林赋》被武帝发现,惊为天人,相如得之郎官,出尽风头。

如果说司马相如是风流的,那他表面上在《美人赋》里为自己描绘的形象无不展现他的君子之风。“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如果說他是迟钝的,那么就不会有《长门赋》里为陈皇后所述“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笔法锋利,痛感刻画极好,却终究只是刻画。如果他体会到自己所写内容的深切之痛,就不会“欲聘茂陵人之女为妾”。他不懂,无法体会那痛,一如往后的作品,只攻于笔尖。他是成功的,也是失败的。他缺乏对情感的感受,心灵仍败落在街口泼满泔水的地下。

司马相如的小心思与手段和如今哪里都存在着的形式主义有共通之处。唱歌需要形式,发声时要借助横膈膜、腹肌、肋骨、喉舌的力量,而很多歌手技巧应用纯熟,却唯独忘了把最真实的情感赋在歌曲里。演戏走形式,很多演员知道怎样让泪腺如何短时间涌出泪水,如何嘟嘴表示不高兴,用各种套路去表达人物,却忘了认真阅读原著,探索人性,表现原著的内蕴。开会需要形式,一场会议下来,满口的豪言壮语,满页的会议记录,却忘记大家在会议上的瞌睡连连,下来的无所作为。写作业走形式,满是红笔,字迹工整,看似认真,走笔却不走心,过笔却不过脑。写作文需要形式,该怎样开头,怎样点题,什么样的套路被称作龙头,什么又是凤尾,怎样的卷面会加分……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形式主义。我们无权指责,无权批评,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追求它。追求技巧,如司马相如一样,追求工笔。一同学不解,作文的思想深度难道不是更重要吗?答曰:“可在高考中不是这样的。”多么奇怪,多令人诧异!

追求形式的巅峰不能令人敬佩,而只求实质、不求形式的人也不能称作完美。如同一个才女,如果她不修边幅,蓬头垢面,就无法让我们产生想要了解她的兴趣。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爱情始于外貌的形式,陷于才华的表现,忠于人品的本质”。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到,梦的真实目的需要去探索各种具象形式下的本质内涵。我觉得梦的可爱正在于它把天马行空的想象附着在各种各样的形式里,而梦真正的魅力在于我们探索这些意象下要揭示的真实需求。最完美的状态便是在形式下表现本质。二者结合,才是最好的。一个不能适应体制的人是失败的,而不能自主表达思想,体会这世界的人,更加失败。真正优秀的高考作文,不仅仅在于它所表达的方式是以何套路开头,结尾如何引起阅卷老师的好感,更在于这篇文章中所蕴含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的文明中,我们要追求的,是成为一个既有外在美感又有深度内涵的人,仿佛那光与热并存的真火。

猜你喜欢

文君司马相如原著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大侦探福尔摩斯
警察与赞美诗
长卿彬彬文为世矩
闻君能有几多愁
司马相如:追星的最牛境界是活成偶像
我是警察
我是警察
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千古传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