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女性:奋斗,塑造更好的自己

2018-03-28李妮

人力资源 2018年3期
关键词:职场技能职业

李妮

国际劳动妇女节诞生至今已有百余年,期间虽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历经重大变革,科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女性前进、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2017年1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报告估算,全球男性的平均年收入为2.1万美元,而女性仅为1.2万美元。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需要至少再过100年才能实现男女在收入上的平等。若要实现职场上的性别平等,恐怕还要更久。在中国,女性花在照顾家庭等无报酬工作上的时间占总劳动时间的44.6%,而男性的这一数字仅为18.9%。此外,中国女性在公司董事会级别的人数占比仅为9.4%。

数据让人失望。而在职场中,也能明显感受到女性成长机会的稀缺,尤其是晋阶到高阶就更加困难;很多女性在薪酬待遇上也低于同崗位、同等学历、同等资历的男性;在职业培训、业务外出等机会上,女性也比男性偏少。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进步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焦虑,女性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这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女性要占据职场高地,不仅要有未雨绸缪的远见,更要有全力以赴奋力拼搏的魄力。

时代对职业女性的期许

技术飞速发展,环境不断变化,解决问题的流程、方法也在变化,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过去,用人单位招聘选拔,看重的是学历和经验。而在新时代里,只有学历、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学历的价值将随着时间逐年下降,固守经验也同样会成为一种束缚。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性想要职业生涯走得更远,至少还需要具备以下能力:

(1)好奇心:渴望获得新体验、新知识,并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改进。

(2)洞察力: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学习力: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

(4)沟通力:善于运用感情和逻辑进行沟通。

(5)影响力:能够说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

按照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所有运用推理、逻辑的工作,无论多么复杂、困难,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都有可能被替代。而涉及感知、行动、人文关怀类的工作则不易被替代,而这些正是女性所擅长的。比如在人力资源工作中,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关怀和激励、组织团队活动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被机器所取代,也是目前很多女性正在从事的工作。

女性天生是沟通高手,也有着“春风化雨”的影响力,这些都是优势。而在保持好奇心、提升学习能力和深度,克服短视、盲目等缺点方面,需要不断努力。

几年前,不少女性HR朋友还在纠结是选择大公司的专业模块经理,还是小公司的人力综合负责人。而男性HR似乎很少有这样的困惑,男性HR普遍对自己的职业期望偏高,比如希望晋升至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或者转为业务模块主管,甚至更高的职位。时至今日,这个问题已不再被提起。大家已经意识到,单一模块做得再好,其影响力也相对较小,即使做到极致,对人力资源工作整体的作用也不会很大。换言之,只掌握某个专业模块的技能,尤其是单一、简单的技能,很可能在未来被淘汰。作为职场女性,如果你的工作仅需要一些简单的技能,且多数情况只需重复即可,那么,不断拓展技能,强化知识体系,提升自身学习力应该立刻提上日程了。

现在,“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来自“跨界”的成功,而“跨界”首先就要求知识面宽、技能全面。有先见之明的女性,早已深入掌握某领域的核心知识技能,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同时广泛地了解其他相近领域,并且大致知道整个商业、经济、金融、科技的基本运行情况和趋势。她们比别人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要有一技之长,但同时也需要不断拓宽和加深知识结构。

职业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

转行/跳槽

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的多重驱动下,我国职场人的流动增速明显。领英大数据分析发现:2016-2017年,中国职场人的平均在职时间为26个月,平均两年多就会跳槽。

人在职场,免不了面对转行或跳槽。很多女性虽有这样的想法,但又顾虑重重。其实是否转行,首先要评估自己所在行业和职业的前景。从发展大势来看,逐渐被淘汰或正在消失的行业、职业,不管你是否愿意,都是越早转行越好。转行可以遵循“相近原则”。比如从衰退行业的某个职位,转到新兴行业的相同或相近职位,或者转到某些能力可以直接被迁移的职业。比如,近两年不少商业嗅觉灵敏、写作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传统媒体编辑、记者及时转型,去做自媒体和新媒体,借助之前的工作经验使新工作很快打开局面。

既换行业又换职业的情况较为特别,相当于一切从头开始。一方面会影响薪酬,另一方面也增加转换成本。因此,既换行业又换职业这种作法需要慎之又慎。

职业突破与斜杠人生

“斜杠青年”是指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年轻人。比如:小王是记者/演员/摄影师。新时代职业女性,不仅要努力精于某一领域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用“斜杠”拓宽自己的职业之路。

当然,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就要求女性去利用现有资源不断突破。比如:工作8年以上的女性HR已经做到较高的职位,沟通能力极强,可以考虑兼做一些培训类的工作。在人力资源行业内,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很可能同时是行业自媒体作者/培训讲师。职场女性应主动突破瓶颈,将技能的触角向外延伸,如此才能自主选择职业,而不是被企业挑挑拣拣。

自由职业

互联网的兴起让市场信息的传播和交易支付变得简单,这给自由职业者提供了方便,成为自由职业者也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有数据显示,2050年,全世界预计将有50%的劳动者成为自由职业者,朝九晚五打卡上班的人将成为少数派。自由职业者虽然在收入上不够稳定,但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要求不高,这对于需要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女性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创业

《2017年中国女性创业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女性的创业活动指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中国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平均每19个女性中就有一个是老板。可以预见,中国女性创业会渐渐成为“常态”。在这份报告中,有些结论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1)30岁是女性创业的“黄金年龄”;

(2)四成以上女性创业者第一次创业前拥有从商经历;

(3)女性创业的行业覆盖广泛;

(4)务实理性是女性的优势;

(5)女性更容易选择独立创业;

(6)家庭支持是女性创业的重要条件;

(7)资金是制约女性创业的重要因素;

(8)女性创业社会资本薄弱;

(9)女性创业亟待改善和提升六种能力:宏观战略能力、心理素质、人脉和资源整合能力、持续的创业动力、学习能力、对外交往的能力。

创业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尤其对风险承受力较弱的女性而言,多做一些准备很有必要。

“定制”工作幸福感

寻找工作的“意义”

很多职场女性常年“坚守”一个岗位,工作内容没有变化,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觉得工作没有意義。如果你只把工作视为收入的一个来源,那么工作就是一种义务;如果你为工作赋予了意义,那它就能更好地激励你。其实,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然,对于“意义”的理解,每个人所见不同。比如同样做员工关系工作的两个HR,她们每天面对同样琐碎的工作,解决各类问题,一个认为“这是在为企业解决人力资源问题,我的工作会使企业变得更好,这很有意义”;而另一个可能认为自己只是在做一件重复性的工作,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意义。对工作意义的不同认识,让两个人表现出不同的工作状态,甚至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

一个人如果能找到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业并专注于此,会收获更多的幸福感,而且,这是一种持续、长久的幸福。

运用“客户思维”,越努力越精彩

运用客户思维做事要注意平衡两点:一是尽快推出产品或服务,并在产品/服务推向市场后关注客户的反馈,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产品/服务。比如:如果你是一名HR,要在公司推行新的人力资源方案,与其再三推敲、反复完善方案初稿,不如早点试运行,根据员工(内部客户)的反馈进行修改。之所以要快速推向“市场”,一方面是因为新时代里一切变化太快,一味精益求精拉长了时间线,当产品/服务推向市场时,环境已经改变,客户需求也发生变化。另外,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很难断定自己的产品/服务一定符合客户的口味,需要通过反馈来调整。

但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做得更好,就尽量让它更好。因为市场是严苛的,明明可以做到90分,却因为疏忽或松懈只做到60分,那只能徒留遗憾。

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非常重要,尤其对职场辣妈们来说,学习和掌握这门技能,对提升自我掌控感、幸福感很有帮助。仔细观察身边的女同事,她们总是忙忙碌碌。繁重的工作加上照顾孩子,忙是一定的。但要思考:是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效率过低?比如你想提升自己,把孩子哄睡后刚看了一会儿专业书籍,就习惯性地拿起手机刷朋友圈,浏览微博,或者点开朋友发的搞笑视频,时间一晃就过去,学习就被搁置下来。因此,对于职场女性来说,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排除干扰,高效率地专注学习和做事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善用精力,不做“拼命三郎”

很多职场妈妈把自己定位为“女超人”“女汉子”,恨不得天天加班,回家后又大包大揽全部家务,每天都处在超负荷的状态。如此拼命,不仅令自己疲惫不堪,而且容易因情绪失控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聪明的职场女性不以透支生命为代价,懂得把握度数,适可而止。在职场上,她们将自己的工作梳理得一清二楚,能用工具或流程简化的尽量简化;如果工作量确实过大,就和上级协商是否能将工作拿回家做,或者和同事分担。在家庭里,她们懂得借力和放权,与丈夫共同承担家务,养育子女,或者寻求长辈的帮助。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要抛下对职业的迷思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执着,积极拥抱变化,在职业道路上,从容行走,坚定前行。与其做一个女强人,不如成为一个强女人,在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之间,遇见更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职场技能职业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