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质
2018-03-28王美丽
王美丽
(霍城县图书馆,新疆 伊犁 835200)
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事业发展势头良好,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图书馆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要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惠及全民的目标,需要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做保障。在新时期,要认识到提升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认真研究图书馆管理工作形势,强化公共图书馆工作队伍建设,这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需求。只有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一、公共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概述
要做好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工作,要求管理员的自身专业素质过硬,还要具备很强的沟通协作能力,更需要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做到专、精、博、通。首先,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衡量一个图书馆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只是会说简单的礼貌用语、用热情的态度等对待读者,还要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包含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以及文化程度等综合素质,要能够打破旧思想的禁锢,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能够用这些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坚定的信念。其次,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作为图书馆员,要把读者放在第一位,能够坚持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意识,具备良好的服务精神,具备责任感与事业心,这样才能把自身的发展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结合在一起,才会更有干劲和信心。再次,提高专业素质。图书馆员要了解图书馆资源的布局,要结合不同读者来馆的目的,优化合理配置相关设施,提高读者满意度,能够迅速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还能运用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信息导航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图书文献。
二、提升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首先,提升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能够提高图书馆员的服务质量。要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成效,就要注重工作人员自身职业素质的提高,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创建一支业务熟练、综合素质高的图书馆员队伍。包括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管理方式、技术以及流程等。这样一来,图书馆员才能认识到读者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明白服务读者的重要性所在,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来增加读者的满意程度。
其次,提升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能够提高图书馆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我们以图书编目为例,图书馆编目人员要对信息有高度的敏感性,还要有很强的洞察力与判断力,能够在浩瀚的资源中迅速挖掘出有用的信息资源。提高图书馆的职业素质,让馆员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在网络中查找资源。通过资源共享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学科中相对比较前沿性的资料,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网络分析,从宏观角度来找准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跟其他图书馆组成联合体进行图书的编目,保证地区书籍的统一性,极大节约图书的管理步骤,促进资源共享的逐步实现,提高了图书馆管理的规范化进程。
再次,提升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质能够帮助图书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图书馆员的自身职业素质不只是关乎其个体的品质,也关系到图书馆的声誉,因为图书馆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是图书馆馆风建设的窗口,关乎公众对图书馆系统的认知。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建设,坚决杜绝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出现,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让图书馆员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做到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能够用愉悦的心情去工作,去为读者服务,坚持以读者为本,设计出符合人性的服务措施。
三、提升公共图书馆馆员职业素质的途径
(一)建立健全公共图书馆员的准入机制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人才队伍,在人才选拔方面,要坚持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也就是说,参与选拔的人才在福利待遇以及权利方面是一样的,不存在任何人有特权的现象。要建立科学、合理、统一标准的录用程序和体系,防止利用职权来干涉正常招聘程序和活动。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公共图书馆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对人才、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坚持调整和规划,不能墨守成规;要合理机构的设置、岗位的设置,防止出现机构繁冗、人缘庞杂的现象;明确引进人才的职责和权利,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促进图书馆馆员的发展。
在选拔的各个环节都要坚持公正,不能因循私情,也不能受到个人情感因素的干扰。只有坚持这些原则才能进行公平的竞争,挑选真正的有职业素质的图书馆员。要在人才选拔中引进竞争观念,是图书馆馆员配置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点,要选择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图书馆人员队伍中,进行优胜劣汰,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队伍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实施动态化的管理模式,做到易岗易薪。此外,因为图书馆具体的工作岗位不同,工作的性质也不同,对人员的能力以及专业要求肯定会存在差异。这些前提就要求人才选拔的时候要结合人才匹配理论,结合不同岗位需求匹配相应的组织成员,进而保障人才队伍的优质性。
(二)强化图书馆员的培训工作
按照法律规定,图书馆要实行馆长责任制,还要积极培训相关人员,让这些人员能够担负起管理中心馆和区域总馆的责任。因此,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在互联网环境下为读者提供专业化的数字资源服务,让读者能够去享受知识成果,对其人格的形成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让其一生受益。作为图书馆方面,要制订相应的措施让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信息化服务知识,参与岗位培训。工作人员要做到“一专多能”,除了有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还要有一定的社科知识,还有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从图书馆工作长远目标和具体需要出发,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采用适当的主题,结合工作岗位的工作状况设置培训方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进而提高其服务创新意识。
(三)制订完善的图书馆馆员考核制度
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来说,一定要注重图书馆整体工作目标的制订与实施,结合图书馆的短、中、期的发展目标与利益规划。对不同岗位人员实行短、中、长期目标规划,包括编目人员、外借部人员等设立不同的目标与考核体系。在综合测评人才素质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岗位资格以及工作性质,明确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差别,考虑其学历、年龄以及能力等是否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匹配。考核方案总是与目标紧密结合的,科学的设置考核方案,为保证考核的有效性,图书馆应该及时兑现对各个工作人员的奖励或者惩罚方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工作人员一般都要自己独特的风格,管理人员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避免打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双赢的目标理念,合理进行考核,从而实现图书馆的价值目标。总之,通过制订考察评比的相关措施,在年终测评的时候采取民主化测评方式,把测评的结果纳入到图书馆馆员年度考核的范围中,进行量化评比,才能够让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图书馆管理员来说,作为图书馆的核心,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服务质量与图书馆的规范化管理程度。要提高对图书馆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图书馆员的准入任用机制,强化图书馆员的培训工作,注重人员考核制度的完善,从而为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