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新闻编辑能力重构
2018-03-28王迪
王 迪
(吉林市广播电视台,吉林 吉林 132011)
一、大数据背景之下对新闻编辑工作的影响
第一,大数据发展之下,新闻生产和形式都产生转变。比如,传统新闻都是以报纸的形式展示,然而在现代,新闻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并配上相关音频文件。大数据的发展,使得新闻趋于数字化发展,只要有一部移动智能终端,人们就可以随时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第二,大数据发展之下,新闻事业对新闻编辑能力的要求有所上升。总的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新闻编辑人员需要全方面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二、大数据背景之下新闻编辑能力重构的必要性
大数据发展之下,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将大数据运用到新闻事业当中,对于提升新闻质量和效率意义重大。为了满足时代发展要求,提升大数据运用率,推动新闻行业健康发展,就需要对新闻编辑能力进行重构。第一,大数据发展之下,人们信息获取不再是依靠传统媒体,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速,空闲时间越来越少,这无疑加剧了新闻编辑者的工作量。所以,新闻编辑需要注重内容精简、针对性强,并配上有效的音频、图像、文字等,以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第二,新闻内容丰富化。原有的新闻传播比较单一,而在大数据发展之下,人们信息获取通道扩增,内容也趋于多元化,所以为了吸引读者,需要丰富新闻内容。
三、大数据背景之下新闻编辑能力发展状况
(一)无法掌握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之所以被喜爱究其原因是因为新闻反映了当下发生的事件,并通过网络技术迅速传播,然而这仅仅限制于虚拟网络,在传统媒体上还无法做到即时性。在大数据背景之下,传统新闻无法避免会受到影响,为了降低这些影响,就需要做好新闻编辑工作,通过内容来吸引读者。此外,也可以尝试转型到网络新闻上,尤其是在一些爆炸性新闻上。网络传播不仅仅提高曝光量、影响力,还能充分体现新闻的时效性。
(二)缺少软件使用能力
大数据发展之下,新闻编辑时会涉及到很多的数据,在数据分析、整合和统计中,还需要运用一些软件。然而现在在新闻编辑中使用的仍然是传统技术,影响工作效率的同时还使得编辑缺少创新,无法吸引读者关注。与此同时,新闻编辑人员也不具备创新能力,无法有效地将大数据资源融入进去。所以,新闻工作者需要提升自身技能,以便为多元化发展提供帮助。
(三)对事件理解能力不全面
当一篇新闻呈现给读者时,其需要一系列复杂的采集和编辑,换句话说,新闻采编需要将新闻信息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再以一定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这过程中,倘若新闻编辑能力弱,或者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将可能造成新闻质量的降低。严重的时候可能造成内容的失真,无法获得读者的信赖。
四、大数据背景之下提高新闻编辑能力重构的措施
(一)增强编辑重构速度
网络化时代,信息传递速度迅速,人们获取的渠道也多,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的虚假新闻干扰读者思想,使得无法有效地辨认新闻真假。所以,新闻编辑人员要扩宽新闻通道,并加速编辑重构速度,当事件发生时,要及时予以传播,以免其他信息干扰。
(二)优化操作步骤和技术
第一,在新闻选择过程中,就需要选择影响力高的事件;第二,对采集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处理、整合,以便提高新闻的真实性、有效性;第三,新闻编辑人员也需要学会使用最新科学技术,以便在需要时加以运用,提高新闻编辑创新能力。比如,利用ManyEyes等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处理,以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和关注度。
(三)提升编辑技能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新闻编辑能力已经不再单纯地依靠采访,很多时候只需要少许的片段,内容也可以从有关数据上加以查找,再加以合成,形成新的新闻。倘若在新闻采集中,无法评判新闻的真实性,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加以验证。这样的话,实际采访和网络搜索的新闻都无法确定其真实性,此时就需要记者去甄选。倘若在数据中可以提取到有用信息,再根据数据去识别,以此才能提升新闻的真实度。与此同时,依据数据可以使得事件更加饱满、有趣,吸引人关注。有的时候,单一的文字描述没有音频、图像吸引眼球,此时新闻编辑就需要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再配上文字描述,使读者快速掌握新闻重点。
五、结束语
在今后的发展,社会将持续保持信息爆炸,资源的共享,使得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增多,比如,微博、微信等。新闻编辑需要从这些大数据中获得有用信息,并通过添加白色数据,获得公众认可。新闻工作人员要对这些数据有一定的认识,对于无法确定的信息一定要加以验证,以防止虚假新闻的出现,影响人们思想认识的同时对新闻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