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和学术发展的相互影响
2018-03-28张鹏
张 鹏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电气防爆》编辑部,河南 南阳 473008)
每一种学术期刊,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学术期刊展示了该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技术研究的文章为主。每一种学术期刊的发展必然与该学科的技术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以《电气防爆》杂志为例,它就是在防爆电气行业兴起初期创刊的,伴随着国内能源行业的发展兴盛,杂志也越来越兴盛。
一、防爆期刊的发展历程
(一)初期阶段(1952~1966年)
防爆是指对存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爆炸危险场所采取一些措施,避免电气设备产生电火花、电弧、高温等引起爆炸性物质爆炸或者将爆炸能量或者范围限制一定范围内。主要针对煤矿、石油、化工、军工、海洋平台、医疗、粮食储存等存在爆炸性物质的行业。
防爆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在此之前,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存在爆炸危险的工业部门主要是煤矿,井下应用的防爆电气产品很少,仅有的一些也是从国外进口的。我国根本就没有防爆电气产品的制造业。由于没有足够的防爆电工产品,没有必要的安全生产保障,煤矿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例如1942年,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时期,本溪煤矿一次爆炸事故就有千余名煤矿工人丧生。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我国的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开始仿制防爆电气设备。在防爆标准方面,煤炭部和机械部联合颁布了《煤矿用电气设备制造检验暂行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防爆电气设备方面的国家标准。鉴于对防爆行业情报知识的渴求,1959年5月《电气防爆》杂志创刊。
在此期间,我国防爆电器工业开始起步,主要产品是煤矿用防爆电机,行业发展速度惊人,有些方面已经开始接近世界水平。《电气防爆》期刊也主要以普及防爆知识为主,培养了一批防爆电器行业的先驱者。
(二)文化大革命阶段(1967~1976年)
十年动乱期间,防爆电机工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遭受到严重挫折和巨大的损失。为我国防爆电机工业开创和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老干部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防爆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在技术工作中片面追求产品数量,不顾产品质量,如矿用防爆电机的外壳由原来的铸钢或钢板材质一律改为铸铁材质,加上材质的质量问题,电机下矿后损坏严重。《电气防爆》也一度停刊,直至1972年复刊。同时创刊《防爆电气设备》,开始以刊载国外防爆电器技术方面的译文为主。
(三)迅速发展时期(1980~2012年)
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防爆行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研、设计、生产制造、检测检验、后期监督抽查的体系。可生产适用于煤矿和工厂类各种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电气产品,形成了防爆电机、防爆灯具、防爆电器、防爆仪表四大类产品。包括直流、交流和不同电压等级以及各种容量等级、各种防护条件、各种使用环境,并且可以按照中国标准、IEC标准、北美标准体系生产,基本满足了我国石油、化工、煤矿等爆炸危险场所安全生产的需要。同时,开始发展粉尘防爆电器产品。
在标准体系方面,在标准架构和技术内容方面,在总结了国内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当时EN和IEC标准的原则,建立了中国的防爆标准体系,包括爆炸危险场所分类、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安装、检查和维护以及修理和大修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防爆电气标准体系。
行业管理方面,行业协会发挥了重要的角色。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形成了防爆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煤安标志三大监管体系。
在此期间,《电气防爆》杂志迎合并指导行业创新产品、创新工艺,不断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并鼓励宣传以核心技术支撑创建企业自主品牌,2000年前后,在杂志上开始以彩页形式帮助企业宣传,建成了一批品牌响亮、质量优质、有文化有内涵的企业。开辟防爆标准专栏,引领行业技术人员探讨国内标准与国际防爆标准体系的差异,并根据行业需要,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组织制定行业发展急需的标准。期刊成为了行业优秀企业、领军人物以及先进技术的展示平台。
(四)转型升级时期(2013~至今)
随着2012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同时,国家开始重视环境保护,提倡清洁能源,煤炭行业经济指标开始下滑。防爆行业也一度陷入困境。一直以来,我国作为煤炭大国,防爆电气产品的主要用户市场就在于煤矿,煤矿行业发展的衰减,直接影响了防爆制造行业的发展,许多小型生产企业在行业大洗牌中被淘汰了。
但是,粉尘防爆技术在冶金、汽车制造、军工、煤炭、纺织、纤维、粮食及食品药品等工业方面应运而生。随着现代工业不断发展,涉及粉体加工以及粉尘产生的工艺日益增多。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天至少有一起粉尘爆炸事故发生,粉尘场所一方面带来职业危害,引起职业病问题;同时,绝大多数粉尘具有可燃性,可能会燃爆此类危险性场所。
面临新形势、新技术,科技期刊应根据粉尘爆炸防护技术的特点,及时报道宣传粉尘爆炸的特性和解决方案,引导企业要有效地控制粉尘爆炸事故,做好粉尘源特点、粉尘特性、扩散特征及点火源危险性识别等各项工作以及专业化的通风设计。《电气防爆》杂志针对粉尘爆炸强度、爆炸压力上升速度等情况,结合应用工业粉尘防爆技术,加强管理和培训,做到全方面、多层次地控制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另外,化工行业的日益壮大,军工、卫星发射基地、医药以及其他新兴领域的日益兴盛,让防爆技术的应用也逐渐由煤炭转移到这些行业上来。针对行业形势的变化,《电气防爆》杂志结合主办单位业务范围的拓展和行业发展趋势,逐渐将防爆应用技术提升到与生产制造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开辟了“防爆技术应用”“安全管理”等栏目,选取特定行业特种爆炸危险场所,有针对性地介绍防爆区域的划分、设备选型等知识,得到了读者的好评。
同时,针对目前信息时代的特点,要想成为学术前沿信息的及时发布者和提供者,必须有渠道、有能力及时了解学术前沿信息,《电气防爆》除了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学术资讯平台,还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会或沙龙,甚至主动策划和组织各种小型主题学术研讨会,通过组织一些技术专题前沿研讨,将其中的精华尤其是具有学术论辩价值的内容刊发出来。《电气防爆》召集行业内权威人士,组建了编委会,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共同探讨防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国内外,组织国内防爆产品顶尖企业参加国内外石油、化工等展览会,以第三方的名义,推荐宣传我国的自主品牌,为我国防爆电气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二、结语
科技学术期刊是科技成果集中传播的基本载体,代表了一个国家科技学术期刊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动态的集中展现。学术期刊在报道最新科研成果、批评现有研究等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期刊能够为该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发展成果提供集中展示平台,并通过一定的活动为该行业科研、生产上位用户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对行业的技术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行业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为科技期刊的诞生、发展提供了契机,并且是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始终依赖的后盾,没有行业科技的发展,就没有该行业科技期刊的立足之地。
因此,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服务科技发展是科技期刊当仁不让的使命。首先要理清楚科技期刊与科技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更好发挥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