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采访中的语言表达技巧
2018-03-28陈雪
陈 雪
(肇东市广播电视台,黑龙江 肇东 151100)
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使用准确、客观、委婉的语言规范表达特定的采访问题,属于新闻采访记者的基本业务素养。在充分了解与尊重被采访者的基础上,新闻记者不能一味按照采访大纲的内容深入采访,而是要结合被采访者的语言表达特征,选择灵活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来激发被采访者的倾诉欲望,使得让新闻记者与被采访者都能快速切入到特定的访谈氛围中,从而完成新闻采访工作。
一、恰当引入新闻采访指定话题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引出采访话题的方法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类型的采访主题,采访者务必要做到恰当引出新闻话题,奠定整个访谈的基调。例如,某次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采访对象主要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受邀参与访谈的代表人物是郭百惠,整个采访的主题也被定为“郭百惠幸福生活”。由于郭百惠在自己富起来之后,先后资助了十多名留守儿童,属于好人好事,和社会正能量所以新闻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采用了开门见山的访谈引入方式,之后没有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而是让郭百惠自己讲述从富起来到做善事的心路历程,由此访谈人物强大的社会责任心逐渐变得立体化,最终采访到的新闻内容也就更具备阅读价值。之后,记者又根据郭百惠的发言内容,以富有感情的提问语气,继续深入采访,这种热情肯定、亲切柔和的访问态度,使整个采访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具有很强的社会启迪意义。
二、善于提出富有新意的采访问题
优秀的新闻记者往往在寥寥数语中,便能够引出受访者乐于畅所欲言的话题,从而让受访者在新闻记者营造的轻松愉悦氛围中,将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这要求新闻记者善于在采访过程中提出富有新意的采访问题。例如,1998年在马来西亚举行了亚太首脑双边会议,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记者吴小莉接到任务要采访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来自国内外的所有记者几乎都想采访江主席,但是江主席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回答所有人的采访问题。在这种形势下,记者吴小莉急中生智直接向江主席提出采访问题:“江主席,我们都很关心,我手中的10元人民币,明年是否还值10元?”江主席闻言侧过头回答了记者的疑问,坚定地告诉所有人“人民币不会贬值”的重要信息。显然,这个富有新意的采访问题快速吸引了主席的回答欲望,同时还向国内外的华侨们传达了中国发展形势很好这一重要信息,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电视新闻采访案例。
三、巧妙抓住新闻采访的提问时机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要巧妙抓住提问的时机,提出富有新意的问题,让受访者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听到倍感新鲜的采访问题,从而愿意继续接受记者的访问。例如,1998年时任国家总理的朱镕基举办了上任后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在招待会上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记者吴小莉想要采访朱总理,获得了朱总理的许可。接着,吴小莉便抓住采访时机,巧妙提问朱总理道:“对于香港经济面临的困难,想请教中央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加以支持?”之后又换了一种问题说道:“外界都说您是铁面宰相,那么您在改革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沮丧和想要放弃的时候?”这一采访问题的好处就在于,记者巧妙抓住提问时机与受访者展开了一次心灵交流,同时积极引导受访者转变社会角色,带给朱总理一种强烈的畅谈欲望,使得受众能够更直接地了解朱总理的坦诚率直的性格,既提高了新闻的价值,又体现出了朱总理的高智慧,表现出了记者抓住采访时机的重要性。
四、灵活运用采访语言表达技巧
在与新闻采访对象直接进行交流的时候,新闻记者一定要掌握好语言表达的分寸,结合采访对象的发言,灵活运用采访的语言。就像以前主持人柴静在采访周星驰的时候,谈到为何在《西游伏魔篇》里引用《大话西游》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周星驰表示或许有情结成分。主持人接着换了一种表达技巧说道:“也许就是,我就想在这个时候,说出人生中最想说出的这句话。”周星驰一边点头赞同一边对主持人说道“谢谢你啊”,让桀骜不驯的周星驰发出如此感慨,可见新闻记者运用灵活的语言表达技巧,能够达到直击受访者内心最柔软处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必须强化对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视程度,在采访实践中不断提升采访的语言表达技巧。在开展采访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要学会恰当引入新闻采访话题,并提出能够吸引被采访者倾诉兴趣的富有新意的采访问题,同时积极借助语言表达技巧的应用,将电视新闻采访过程推向高潮,让受访者与访问者都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一次愉快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