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群体事件分析当前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的复杂性
2018-03-28靳一然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靳一然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一、前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低门槛化,智能手机的普及也方便了受众自由的发表意见,同时也为网络舆论的发酵提供了可能。当前我国的网络舆论格局十分复杂,我国网络舆论引导在观念、策略、手段方面仍存在不足。政府舆论引导法制化和信息公开化乏力,网络舆论引导前瞻性不足以及政府的信息公开化程度不高,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的模式单一。
二、政府舆论引导法制化和信息公开化乏力
对于网络舆论的发酵不给予重视,轻则引起短时间内的微博刷屏、微信刷屏热潮,重则会导致流言四起,人心不安,构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网络舆论,中国政府还存在观念、行动和机制上的不足。政府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引导舆论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网络舆论引导离不开法律,从20世纪中期至今,国内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互联网虚假信息传播、网络安全和网络舆论引导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为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我国将互联网信息传播内容的管理这一领域纳入了法制化的管理轨道,特别在治理互联网传播虚假信息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法律效力,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些还只是关于网络法制化的初步规定,多数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未具体细致化,只是停留于框架层面。在现有的网络虚假信息规制体系中,负责制定、审查网络新闻传播措施还没有明确指出,确定网络新闻传播原则和方法的组织还未明确落实;网络实名制落实进度需要再次提上日程,对于网络虚假信息发布者的追责程序仍需进一步商讨;还未建立起有关证据保存和获取规则,全面配套的互联网用户监督举报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网络舆论引导的前瞻性不足
目前全国各级政府收集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对网络舆论缺乏敏感性和预测能力,缺乏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网络信息的能力。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舆情监控的观念显得较为保守陈旧,缺乏对网络舆论治理的前瞻性。部分政府监管人员官本位思想浓厚,以人为本、公众利益至上的观念匮乏;同时还缺乏新媒体意识,认为互联网上的“舆论”是一些网民发布的“牢骚”,没有清晰的学习与认识到互联网群体性事件可能造成的严重恶劣的影响。2016年“魏则西事件”中,身患滑膜肉瘤的大学生魏则西,通过在百度上搜索到武警北京第二医院的生物免疫疗法是国内救治滑膜肉瘤的唯一办法,却在美国已被淘汰,随后在该医院治疗后致病情耽误。2017年,魏则西因耽误治疗而病逝,他关于自己治病经历的“知乎”留言让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的生物细胞免疫疗法走进网民的视线,成为舆论的焦点。而百度的医疗信息竞价排名导致的魏则西病逝再一次引发了医患关系更加恶劣。
在魏则西事件中,也将政府存在的对网络舆论引导前瞻性不足不遗余力的揭露出来。首先,就是政府有关部门对掌握的很多公立医院的医疗信息公开不足,导致患者无法从卫生部门得到有效信息,只能通过网络搜索查找,为部分医院留下可乘之机;其次,政府对于医患关系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魏则西事件在2016年2月就已经在网络中引起了一番讨论,并且曾经的百度血友病吧被卖的事件也引起了网民指责。然而直到魏则西病逝后的近一个月的时间,国家网信办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才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百度公司,对事件进行调查,未能在魏则西事件引起舆情恶化之前发现潜在的危机,也未能及时的采取相关措施应对网络舆情的发酵和蔓延。
(二)政府的信息公开化程度不高
政府的信息公开化程度主要包括政务公开的渠道是否畅通、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是否及时、表达的形式和内容是否恰当,以及能否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为目标。这一程度直接影响了政府对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性。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发后,天津政府没有做到及时发声,没有迅速的公开事实的真相,而新媒体平台的报道让受众触目惊心,躁动的舆论更加肆虐。并且在天津港爆炸后举行的前五次新闻发布会上,政府发言人对记者的提问一问三不知,没有解决公众的问题也没有说清应该承担的责任,导致公众舆论的焦虑加重,放弃理性判断转为情绪化发泄。
(三)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的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也存在引导策略比较单一的问题。这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网络舆论引导的模式单一,在当下还存在大量的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采取严控、围堵方法,导致信息公开渠道不畅通,降低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更多地是想如何遏制网络舆论,而不是如何正确地去引导网络舆论。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令干预舆论的流动,依靠强制的行政权力压制媒体、封杀网络新闻信息等方式来寻求表面的风平浪静。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会让网民已经被撕裂的伤口溃烂的更加迅速,从而导致恶性舆情与谣言的爆发和不可控制。6.17湖北石首事件中,地方政府为了抑制网络谣言继续蔓延,控制了事件信息通过网络对外传播,对本地互联网进行了全面的封锁,在6月20日夜间采取断电、断网的方式“堵住”信息在互联网空间中的二次传播,但这反而使事件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政府若仅仅依靠封锁消息,而不通过技术力量来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测和管理,是很难在中国复杂的网络舆论格局中形成有效的约束力的,同时也会造成政府对网络舆论监管的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