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陕西文物之声网络电台的传播

2018-03-28史雅琳肖爱云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网络电台听众陕西

史雅琳 肖爱云 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概念,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形态。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它是融合了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新型媒介形式。

(二)新媒体的特征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由于其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开放性、分众性、个性化、多媒体等特点,因此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良好的整合性、展示性及容纳性;这样就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功能齐全的媒介综合平台,既融合了以往的媒介形式,又显现出信息覆盖面广、规模大、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

总的来说,新媒体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传播方式

媒体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技术的进步,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数字技术可以说为媒体带来了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技术特性分析,新媒体的信息载体是比特;从传播特性分析,新媒体使用的是数字语言;从发展角度分析,新媒体本质上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的数字化特性,这种特性在表达形式上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固定表达模式,实现了从多种方式呈现和传播信息。新媒体几乎涵盖了传统媒体的所有表达形式,包括平面媒体的文字、图像表达,广播媒体的声音表达、电视媒体的动态影像、声音表达,所有的表达方式都能通过数字技术来表达。

2.交互性传播模式

“交互性”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意思,也被称为互动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传统媒体是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从传者到受者的单向传播,而现在,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体则是采取交互式传播模式,既可以“点对面”传播,又可以“面对面”传播。

3.即时性和共享性

以网络为主要传播路径的新媒体是以光纤通信线路为载体,传播速度之快,可以在瞬间达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这就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方式,任何人只要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发送信息。而对于受众而言,即时性不仅体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接收信息,还体现在受众能够作为传播者将所见所闻第一时间发布出去,将信息与其它用户共享。

4.“个性化”服务

传统媒体的传播主要使用大众化的传播,给大众提供的信息大致相同,例如电视节目受众只能在规定时间看到,媒体给受众呈现的固定的信息。但是新媒体就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受众可以只关注喜欢的信息,客户端还可以自动获取用户喜好,根据不同用户的喜好,推荐信息给用户。用户可以在庞大的数据库中各取所需的同时,还能够选择以何种方式,何种媒介来获取信息。

二、陕西文物之声网络电台的发展现状

(一)陕西文物之声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革新,很多带有历史印记的古老传说,含有地方特色的乡音语调,都被现代技术所湮没,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的印记是大众传媒应当具备的职责使命。近年来,电台传统文化节目成为一种风潮在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陕西广播的《文化三秦》、广东广播的《林兆明的艺术人生》和陕西文物局的《陕西文物之声》网络电台等,这些节目中都传递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声音为载体记录了文化的传承。

1.节目中的文化传承

陕西文物之声网络电台,是让听众足不出户聆听“最新展览”、“文物故事”、“基层动态”和“文博新闻”的服务类节目。陕西的文物展览状态,文物相关活动的举行都可以通过声音的方式传递给听众。更好的通过文物信息的传递,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例如:在文物故事专栏中的“你不知道的西安城事”专题就是讲述了老陕西的古城中,每一个街道、巷子的历史或者传说,给予听众文化的熏陶,以及隐藏在历史故事之后的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

2.改革中的理念创新

陕西文物之声网络电台主要进行的是实现陕西文物宣传工作线上线下全覆盖,这是在坚持“互联网+”理念的基础上,陕西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文物宣传活动的有益尝试。陕西文物之声网络电台,主要通过蜻蜓FM客户端进行节目的推送,通过官方微博与听众互动,旨在向社会传递文博心声,为促进陕西省的文物宣传新格局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陕西文物之声网络电台的发展优势

1.平台更加广阔

陕西文物之声隶属于陕西文物局,更加全面、及时的掌握文物的相关动态,让听众了解到更具权威性的文物动态,除了文物的相关动态,还会有有关老陕西街头巷尾的故事、趣味传说、诗词歌赋,在电台的节目设置中相当富有创新性、趣味性。如在文物故事的专栏下开设丝路寻根、老陕西的趣闻传说、你不知道的西安城事、文物的传奇身世、漫步诗歌、先贤智慧共六档专题节目的设置,周一至周五每天轮换播放。节目内容的丰富性是能够吸引听众的原因之一。

2.互联网与广播融合

通过蜻蜓FM客户端平台,使得面向听众的范围更广,听众的年龄段从25到50岁之间,以文博爱好者为主,变化为12到50岁之间,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收听到陕西文物之声电台栏目,随时了解文物相关动态,还可以进行微博留言互动,与主播分享更多文物故事。在这种互动中就可以利用微博平台传播节目,通过听众,利用微博平台将相关信息扩大到了更大的范围,真正实现节目与听众的互动传播。

3.节目内容多样化

听众是电台节目发展的基础,从节目内容方面找准听众的需求,用听众能听懂的语言,播听众想听到的内容,是广播节目的制胜的关键。在推出节目内容时,抓住听众的心理,播出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例如:在文物故事专栏中的“丝路寻根”专题中有一期节目就以“佐料明星,开启中国味道新风尚”为名,讲述了中国古代的佐料明星大蒜的来历,以及它在中国古代烹饪中的重要地位。

三、陕西文物之声的品牌提升策略

(一)强化与受众的互动

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电台节目主持人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与听众的互动,听众可以在节目的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评论,也可以在节目播出的同时与听众互动。主播也可通过微信的方式与听众对话,微信的互动成本很低,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不需要门槛和费用。利用微信号扩大主播的影响力,主播再通过听众将相关信息扩散到更大的范围。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

为进一步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在办好线上广播活动的同时,在线下搭建平台进行听众互动,两者相结合共同打造品牌影响力。例如: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线下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主播走近听众身边,与听众一起共度佳节,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增强节目的新颖性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电台节目的内容来源于节目组工作人员的编辑,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电台节目的内容来源变得更加丰富。网络成为电台节目重要的信息来源,并且网络信息具有时效性。在网络上收集一些有关素材,并将其进行简单的整理、修改就能形成新的节目内容。使得节目内容真正实现紧跟时代潮流,成为轻松潮流的文物节目,吸引更多不同年龄段的听众。

四、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电台传统文化节目已经成为新的趋势,但怎样使其更具有精品节目的特性,却是一种挑战。尽管陕西文物之声已经拥有28万的点击量,但是在这个信息更迭速度如此之快的时代,还是要不断提升节目质量,整合节目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给予的优势,给听众以新鲜感,才能在众多的竞争中立足。

猜你喜欢

网络电台听众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论网络电台广告的几种创新方式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网络电台陆续获资本青睐盈利模式未知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