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造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03-28崔琳琳

四川水泥 2018年5期
关键词:老城区管廊管网

崔琳琳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建筑工程系, 河北 承德 067000)

1 综合管廊建设的意义

传统地下管线敷设方式主要为直埋,运营期内如需进行管线的埋设、替换、变更都需要重新将路面打开,这样反复开挖路面在道路上进行施工,不仅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影响了周边环境。修整后的道路虽经局部恢复,但是降低了道路原有的整体性,减少了道路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维护和修理费用。综合管廊又称为“共同沟”,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2 老城区兴建地下综合管廊存在的问题

地下综合管廊可以将城市地下管线进行集中管理,有效减少对地面以上居民、环境及交通的影响,应用的重点应为城市开发密度高、交通运输特别繁忙的地段,而这些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网密集的区域通常为老城区,而在老城区中进行综合管廊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2.1 城区人口密集,拆迁回迁困难

老城区一般都是一个城市当中的开发成熟区域,具有居民密度大、各类建筑密集、道路宽度有限等特点。而在综合管廊建设过程当中仍需对路面进行开挖,进而在地下修建管廊结构体,影响范围较大且施工周期较长。对于施工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周边居民,开工前如何迁出、施工中如何安置、完工后如何迁回,是在老城区进行综合管廊建设遭遇的巨大难题。

而且综合管廊需要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网络才能充分发挥综合管网的作用,如只在若干不连续区域内零星建设综合管廊,并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2.2 地下管网交错,管线资料不全

老城区建设过程中管网基本以直埋方式为主,管网敷设年代久远,存在设计标准偏低、安全可靠性较差等问题。据资料显示,目前城市建设中共涉及到七大类、近三十种市政管线,这些管线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单位,施工时各自为政,并且有部分管线建设时不按规划要求建设,造成地下空间拥挤、大量管线上下重叠交错等现象。

老城区建设历时久远,不同的市政管线工程又分属不同部门,相关建设资料和施工图纸没有统一的管理者,长久下来多数市政工程建设资料丢失或残缺不全,地下管网具体分布状况并不明确,对老城区未来统一规划建设造成了极大障碍。

2.3 建设成本倍增,资金来源困难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造成本较高,一般对于同一项工程,选择综合管廊方式建安费用会比传统埋地方式高出一到两倍。新城区新建综合管廊项目一般单舱管廊造价为每公里4千万,双舱管廊造价为每公里6-8千万;而在老城区进行综合管廊建设,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导致会有更高的费用支出。目前我国在建和建成的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主要为政府全额投资或政府与管线管理单位联合投资,资金来源单一、政府财政压力大。

3 老城区兴建综合管廊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3.1 普查地下管网现状,建立管网信息系统

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城区的管网改造更是大利于民。对老城区进行地下管网改造,就需要先对已有管线进行普查,摸清地下管网的空间分布和属性情况,建立相应数据库,为后期实现综合管线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以及城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好准备。

对地下管线进行普查应当结合已有资料对老城区现有地下的各种通信线路、供电线路、给排水管线、暖通管线等设施进行普查和探测,同时融入城市架空高压线缆信息,建立管线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实时采集、动态更新的功能;同时可利用BIM技术、GIS系统等信息技术,将地下管网分布情况做成二维或三维可视模式,为后期老城区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安全分析和日常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3.2 提前做好整体规划,结合城区改造进行

老城区地下管廊建设与新区不同,老城区管廊建设需要先摸清现有管网情况,制定可行方案,而后待机兴建。老城区欲修建地下综合管廊需要将现有管线妥善安置,之后在地下空间兴建综合管廊,完成后再将管线回迁,涉及工程量大,难度较高。因此前期规划必须合理,且尽可能结合现有管网敷设情况进行设计,减少新建管网规模。修建时一方面可以结合道路改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地下轨道交通建设、排涝通道建设等城市建设项目同步实施地下管廊建设,对于有实施条件路段采用新建综合管廊模式,对于无实施条件路段结合规划设计方案对原有管线进行改造,将综合管廊工程在地下形成整体网络,才能改变现有管网存在的弊病,提高老城区的综合承载能力。

3.3 推进施工方法改进,控制地上环境影响

在新开发城区,由于环境条件影响小,综合管廊施工一般采用明挖方式;但是对于老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运输量大,若采用明挖方式必然对地面以上产生极大干扰,因此对于老城区综合管廊施工可以考虑采用洞挖法,常用的即为顶管施工法或者盾构施工法。在采用洞挖施工时,可以根据施工本身特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构件标准化,即采用预制管廊主体结构构件、成品运输到现场拼装施工的方法进行管廊主体施工,采用洞挖法施工可以显著减少对道路通行效率的影响以及对地面以上环境的破坏。

3.4 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建立综合管廊收费机制

针对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的现状,可以考虑采用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在管廊建设中引入社会投资,让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减轻政府投资压力,加快城市改造步伐。例如,可以在融资时采用 BOT(Building Operate Transfer)模式,即建设——运营——移交模式;TOT(Transfer Operate Transfer)移交——运营——移交模式;BT(Building Transfer)建设——移交模式等,都可以在综合管廊融资过程中尝试采用。

同时,管廊日常管理和维护所产生的费用也是管廊投资的一部分,一方面政府可以给与社会投资人多种类型组合的优惠补贴,例如:周边物业开发、地下空间资源划分、贷款利息优惠、项目运营补贴等;另一方面可以指定恰当的收费机制,向入廊管线单位收取一定费用,多渠道获得营运维修资金。

4 结语

老城区综合管廊建设应从扩宽融资渠道、优化设计方案、改进施工方法、推进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集约利用地下空间,协调好管廊与地上地下已有工程的关系,使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1]李文娟.国务院全面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8):27

[2]武雪莹.论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应科学处理的五大关系[J].城市住宅,2017(3):19-20

[3]申立新.老城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思考[J].工程与建设,2017(2):183-185

[4]高峰,王幸来,程雄辉.BIM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应用[J].江苏建筑,2017(1):72-76

[5]王家锋.谈如何做好小城市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程[J].山西建筑,2016(6):239-240

猜你喜欢

老城区管廊管网
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在市政管廊中的应用
团队介绍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综合管廊排水系统设计
织起一张共管网
小议综合管廊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