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水泥工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设计注意事项

2018-03-28

四川水泥 2018年5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标准化水泥

刘 欢

(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215000)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建设经历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水泥生产企业在其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现阶段的水泥企业在生产中并达到现科学管理安全生产的标准,在生产和经营中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问题[1]。为保证水泥企业能够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相关规程,对水泥企业进行适当的改革是一种很有必要的措施。从管理上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思想上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多方面共同努力能够确保水泥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实现可持续经营。

1 水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水泥企业在生产中高能耗、高排放是最明显的特点,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还有很多中的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在企业的管理中如果忽视相关的问题将会导致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标准制定的不合理,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行不规范是很多水泥企业的通病,同时还存在很多的普遍性的问题。

1.1 安全事故多发

在水泥行业中事故多发,危机不断,甚至出现人员受伤的问题,不仅影响到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也直接降低了行业的安全评级,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根据诸多的资料显示,在水泥企业的多发事故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收尘器爆炸、高温灼伤、高空坠落,预热器堵塞、设备坍塌等情况。同时受环境因素和气候变化出现的不可控的事故也威胁着水泥企业和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在一系列的事故中,管理层和相关的学者深入分析相关事故的发生原因,但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事故的发生往往造成巨大额经济损失甚至人员的伤亡。其中明显的因素就是水泥企业在管理上出现的落后,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施行中存在十分明显的不足。在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流程控制都存在诸多的不足,这些原因为安全事故的存在提供了空间。

1.2 安全意识不足

水泥企业在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避免不了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员工在思想上对安全生产相关的管理条例认识不够,在作业中也对自身的安全没有清醒的认识,有时候为了提高产量不惜进行危险状态下的生产,管理层在经营中往往只关注与生产产量的多少而忽视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运行能力,这些方面的原因也是导致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2]。在现阶段的水泥企业的经营中,安全生产标准有待构建,在制度上需要一套先进的、完善的、规范的安全生产系统来保证生产的安全,从制度上对水泥生产形成有效的监督,对各项的安全指标进行合理的把握。

1.3 管理制度不健全

制度是管理企业的主要标准,在水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管理制度的不足和管理条例的模糊是制约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因素。没有制度的支持,在生产中就无法很好的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制度。在很多的水泥企业中安全管理制度在设计中存在问题,部分条例不合理,在执行中并未得到落实,在一些方面仅仅成于形式,对安全制度的管理并未形成良好的实行和监管措施。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就会在责任的划分中出现纠纷,各项事务的责任划分和归属问题在管理条例上规定的模糊,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普遍存在困难。在管理中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帮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在长期的发展中才能够拥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1.4 员工综合素质低

在很对水泥企业中,员工素质的原因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因素。部分企业在人事招聘的过程中往往对员工的要求和考核不严格,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准以及各方面的专业素养不能满足生产中的技术要求,在生产中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安全均得不到保障。并且直接影响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也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现阶段的水泥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员工安全责任意识不足,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对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和安全生产意识的不足都是影响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阻力。并且有员工综合素质问题衍生的多种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进程。

2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途径

2.1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中,首先要主要到的是各级人员在企业中要承担的责任,在很多企业中由于管理体系的混乱导致员工责任的混乱,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严重影响到安全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首先要明确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明确各级员工和各个岗位要承担的任务和工作标准。在管理中要积极转变思想,高层和管理人员更要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在自身的工作认识中充分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岗位定位。通过自身的职责,进行一步对下属人员的工作要求进行划分,对各个岗位的操作标准和注意事项要进行详细的讲解[3]。一线员工在工作中要自觉的对工作进行研究,明确自身的任务并且在与同事工作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默契,在工作中互相监督,将安全生产管理形成全方位的管理体系,从而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2.2 提升安全生产意识

各级工作人员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的时候将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牢记在心,水泥企业的生产环境具有特殊性,作为一种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在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生产环境中往往具有很高的危险性,所以员工在工作中要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规程制度,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上报并等待专业人员进行解决。在生产中要严格执行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管理中对于不合理的内部制度和规定要提出质疑,不让安全隐患长期的存在以生产中。在日常工作中要增加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教育,加强员工自身对安全生产标准的认可,从思想上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

2.3 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现阶段的水泥企业在生产中相关的管理制度往往沿用很长时间,在制度的更新上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水泥企业制定健全规章制度的目的不仅在于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其根部目的更在于规避生产中的风险,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所以企业要首先建立全面科学的预警排查机制,通过制度的力量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进行及时的把握,对各个部门和工序的生产状况进行把握。在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健全,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在生产过程中对人员、设备、质量等基础问题实施全面有效的把握。

2.4 加强对员工的专业能力培训

以人为本是所有行业要坚持的准则,在水泥安全生产标准化设计的过程中,员工个人的素质和专业能力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能力。做好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标准和程序,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安全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同时培训员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处理方法,保证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员工在保证自安全的情况下对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同时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考核,以检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进程。

[1]陆树标. 水泥工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设计注意事项[J]. 水泥科技,2014(2):17-24.

[2]殷帆.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构建探究[J]. 建材与装饰, 2017(28).

[3]台秀慈. 水泥工厂的安全防范措施[J]. 中国水泥, 2014(12):101-103.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标准化水泥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标准化简述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
水泥刨花板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