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创新纪录和美学探索
——以《浮生一日》和《人生一串》为例
2018-03-28孙雨珂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孙雨珂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一、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纪录与创新
当今的大众文化,草根文化的崛起使当代人更追求一种通俗易懂、直接感性的理解,以及自身可参与其中的互动交流模式。与此同时,纪录片产业也在新媒体涌现的大环境下有了以下三个大方向的变化:(1)纪录片不再是由个体或团队独当一面,其形式更加多元化;(2)新媒体平台使纪录片的普及度提升,受众范围扩大;(3)盈利模式革新。通过《浮》和《人》在新媒体影响下创作的新型纪录片,我们可以对传统纪录片与它在此围绕前两个大方向的变化进行一个浅层的分析比较。
(一)破戒:《浮》的形式创新——是纪录片,还是随手拍
UGC是新媒体纪录片存在形态的一种类型:用户原创纪录片。《浮》通过:(1)全球网民在YouTube上传视频;(2)分配小型摄像机至选定民众;(3)创作团队拍摄空镜头来收集素材。
在这种模式下,全球参与互动的随手拍的记实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另外,《浮》将完全不同的人在同一天的不同生活片段按时间顺序剪辑在一起,带入了导演的思考,通过绝对的真实和剪辑的相对虚构,补充了真实,达到了一种表象的真实性、记录真实的客观性。
这也正是该片在纪录片发展历程中的破戒——不仅是通过全球民众参与的芸芸众生相的变相纪录方式,还是对“纪实主义”话语霸权的反思与纠正。
(二)融合:传统模式与娱乐化的契合与平衡
以《浮》为例,纪录片创作者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更应取UGC之长,补传统创作之短。传统模式中,纪实主义创作实践上的模式化和庸俗化易使得大众对该类影片产生排斥,且在表现形式与风格上显得单一。
新媒体时代,受众更易被设涉及更加普适易懂的题材、采用更加大众化的表达方式的作品所吸引。《人》便是迎合时代的要求,开始有了纪录片娱乐化的倾向。它的高点击率和高评分得益于以下几点:(1)B站用户大数据的提供使它可以对受众喜好精准定位;(2)标题的娱乐性和弹幕文化拉近其与受众距离;(3)到位的情感把控,真诚且真实;(4)互联网平台带来的高发酵度和高吸收度。因此,适度的娱乐化使纪录片在形式上更新颖,更有感染力,受众也更易贴近主题。
社会性和娱乐性的结合,记实的创新和传统的虚构的重组融合将是纪录片新的发展趋势。
二、新形势下的美学探索
(一)具象之美
1.影像造型:纪实中真实的自然美感
《浮》的画面虽然在不同画幅、不同画质的视频中不断转换,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不同的影像造型。诗意的空镜头、电影级美感的光影以及画面或抽象意义的创意拍摄,都是导演作为客体:一个隐含却又处处存在的角色,带给受众的精神引导。
《人》在具象之美上则突出了烧烤的色香味,被网友直呼为“人间最美烧烤味”。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群众对烧烤的独特情怀展露无遗。虽然在摄制和调色方面不够精致,但是在第二集《比夜更黑》中,大胆的选材和展现方式,另辟蹊径来满足受众猎奇心理。
2.蒙太奇与剪辑:画面呈现上的人工美感
《浮》将不同的素材按照排比句一样的剪接进行衔接,展开纵向的叙事和横向的拼接,是蒙太奇的巧妙运用。受众在影片所表现的无限平凡中,又感受到导演通过对现实的提纯与抽象所要传达的无穷能量。百态的同时呈现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通过剪辑所呈现出的独有的人工美感,是解惑,亦是释放。
(二)抽象之美
1.叙事结构的故事化:人性之美
《浮》以“爱”、“恐惧”为主叙事线,展现了诸如结婚五十周年的夫妻间的真爱、有极强信仰的贫穷父亲、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不同身份的人等等,带来精神上的美。结构产生秩序,秩序产生意义。影像以及影像之间的全新组合与调度,才能体现作品的内涵底蕴,使观众感受生活中亮色的希望。
《人》则通过各地各样的烧烤连接食客,在人情味和江湖气中展现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创作者用真挚的态度施以全片的温度与深度,让受众产生共鸣。
2.音乐或画外音的使用:节奏之美
音乐元素在《浮》中值得一提的是同一首歌以不同的曲调出现:轻柔的女声版本用在从出生到婴儿再到推车的小男孩带来一种莫名的失落;摇滚有力度的男声版本用在镜头中被问题所困扰而失望的人们,将观众被生活百态所压抑的内心释放出来,推向情感共鸣的高潮。
被广大网友津津乐道的还有《人》中的配音。带着江湖气息的独特音色、坦然而有趣的说话风格,这种和传统纪录片画外音的反差也为片子增色。创作团队的用心良苦也从解说词中的真情实感体现,这都是源于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良心的创作。
三、小结
《浮》和《人》均用低成本的拍摄,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创作团队将素材真诚地重组、融合,进行“创造性的处理现实”。不论从具象的画面展现还是抽象的精神高度都使得影片变得富有感染力。这两部作品作为原本只有素材内的环境音和人物的同期声的影片,音乐在其中有着功不可没的抒情影响、渲染作用及对观众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