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思考研究
2018-03-28李木子天津广播电视台
李木子 天津广播电视台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新媒体以实时共享的特性影响着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视频媒体的平台日渐成熟,依靠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打造原创优质的内容吸引观众,特别是近来几年移动端的发展迅猛,观众在观看习惯上更趋向于移动端。本文从实际出发,从新媒体环境的角度,研究了电视综艺节目在未来发展的方向,并给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一、现如今电视综艺节目陷入的困境以及问题。
(一)创新性不足,过度同质化
电视综艺节目过度同质化的后果会导致观众审美疲劳,当今的电视综艺平台存在怪圈,一旦有一档综艺备受观众的喜爱,短时间内其他电视台跟风严重。比如说,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一经推出,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深圳卫视的《来吧孩子》、央视的《宝宝来了》等等同质化严重的节目开始出现。在这些节目不断涌现的背后,我们可以知道如今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缺少创新性,很难走出同质化严重的怪圈。
(二)原创性不足,节目多为引进或者模仿
从当前电视综艺的节目内容与类型来说,大多数的电视综艺节目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本土电视综艺文化匮乏。例如: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与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有版权关系,英国综艺节目《英国达人秀》与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有版权关系等等。虽然大量的国外综艺节目提高了观众的审美品味,但过度的引进模仿,只会让本土综艺文化陷入缺乏原创性的窘境。
(三)内涵不足,过度娱乐化
电视综艺节目不仅仅只是为了带给观众欢乐,还必须在传播的过程中,给观众的思考留有余地。只有提升节目的内涵,才能提高综艺节目的整体影响力。但很多卫视在传播的过程中早已忘却初衷,博眼球、秀下限、为拉赞助粗俗恶搞的举动枚不胜举。
(四)网络综艺崛起,新媒体的冲击
一直以来,收视率一直是衡量一个电视综艺节目制作好坏的标准。但随着近些年移动数据化、智能化,电视受到手机、电脑、iPad等观看渠道的冲击,开机率早就不如以往,收视率也在不断创新低。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我国每年大年三十晚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原本稳坐近二十年的综艺电视节目的榜首位置,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从二位数跌到了一位数的收视率。另外,随着新媒体形式不断完善和成熟,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担当起来优秀内容的制造者,播放自制的综艺节目抢占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市场,这加快了现如今的电视综艺节目衰弱的进程。
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自身道路的发展考量
(一)注重节目原创性,避免同质化
现如今的电视综艺节目平台原创性少,主要有两个方面不足:第一是节目深度不够,在当今的电视综艺节目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缺乏内涵,立意不深。多数节目只靠搞笑模仿吸引人,很难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只有不断挖掘节目的深度,才能有更优质的,更有内涵的节目出现。第二则是电视媒体人缺乏创新意识,现如今的观众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品味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水平的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电视媒体人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提升创新意识,制作出大众喜爱的优秀电视综艺节目。
(二)跨屏播放,移动当先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网络早已成了大众获取信息最快捷的途径之一,而随着移动技术的大爆发,现实生活中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在手机上观看电视节目的方式已经成了大众主流。现如今的电视综艺节目必须跨屏联动,融进这个大环境当中,利用好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这些平台来拓展传统电视节目的播放渠道。
(三)传统综艺节目的内容变化
电视综艺节目在创新的过程中,要与网络内容相结合,打破传统,将网络语言、网络热点话题融入其中,这样能够提高大众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参与程度,提升电视综艺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性。另外也可加入网络投票这一方式,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性,例如“二维码”。
(四)台网联合,追求融合发展
新媒体的的发展使得大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电视台已经不再具有唯一性。所以在电视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中,必须台网联动,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平台优秀资源,拓宽多个渠道。在电视综艺节目的播放上,电视台要开放网络平台,联网互动,提高其受众面,变相提升收视率。在其综艺节目制作上,电视台也能借助电视这个优秀传统媒介进行宣传,从而获得双赢的局面。
三、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营造的压力下,电视综艺节目必须要更加强调节目制作的创新性以及内涵深度,要利用好移动终端与互联网这些平台来扩大受众群,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且要台网融合发展,才能促进网络与电视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