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播专业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缺乏的原因以及对策
2018-03-28杨剑
杨 剑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是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二、传播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现状以及原因
(一)学生自身缺乏创造思维
1.自身信息积累不足。人的一切行为是由认知决定的,认知水平又被信息量决定。信息量就是指一切可以换算成信息的东西,包括聊天、工作、思考、阅读等等这些。现在传媒专业学生自身信息量积累不足,一是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参与其他文娱社交活动、玩耍等活动,更有意思,因此导致他们大大减少阅读时间甚至不阅读。二是学生在进行信息积累时,与自身的理解、感悟和鉴赏等环节进行脱离,而把信息积累变成单一的、孤立的、机械的记忆活动,从而付出大于收获。三是学生人生阅历缺乏。
2.“好奇心”意识不足。现在传媒专业的学生受应试教育以分数为量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自身学习习惯的影响,经常对身边所发生的事物蓦然处置,不喜欢探究其原因,也就是经常自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不是那样的?”。“好奇心”意识的不足,导致传媒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缺乏一种思维创新,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懒惰思想。没有好奇心的人没有活力,同时也容易陷入自己思维的死胡同,“好奇心”是一切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3.联想能力的不足。传媒学生的联想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很多学生看见某些事物的发展变化,只能看到外在的发展变化,所产生的这个现象和结果,认识只从事物的外在联系、现象联系、偶然联系(或然联系)甚至某些“可能的联系”方面去观察和思考,忽视了事物发展变化内在或更深层次的原因和逻辑关系,只停留在外在的浅层次的认识,这样的结果或造成传媒专业的学生在创作时,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脉络认识不清、不明、或产生一些歧义。
4.从众型思维枷锁。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家、随大流的思维。犹如“中国式过马路”。缺乏自我独立思维意识,泛大众化意识,缺少主动能动性,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其他人怎么想,我觉得别人怎样做,我也怎样做。思维上的从众定势,这导致传媒专业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没有自己的思想、特色、手法等,而是采取“旧瓶装新酒”的创作模式,走别人重复走过的路。
5.逻辑思维严谨性不足。由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缺乏系统的逻辑学研究,以及我国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没有接触过逻辑学、缺乏系统的逻辑训练,以致国人感性认知和感悟多而知性和理性少,长于思维和情绪引领而拙于严谨的、系统的理论论证。进而传媒专业学生在大学求知阶缺乏逻辑思维,即使在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创作时,思维不严谨,缺少合理性和整体意识。
6.思维定势是创新思维的大敌。造成思维定势的原因表现为:第一,中国传统的群体价值观念讲究中庸,“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导致学生不愿冒险、不敢冒险,怕犯错误。第二,传统道尊严观念导致学生的权威定势严重。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对的,不容怀疑,要听老师的。老师要求学生听话。第三,教学方式滞后。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告知学生一个结果有一个原因,一个原因有一个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育,没有引导和告知学生“条条道路通罗马”,一个原因可以引发很多结果,一个结果的出现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二)自身之外的其他因素
1.家庭环境因素。传媒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足,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家长在孩子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教育过程中,认为孩子的学习分数、等级是一切学习好坏的最终表现。对于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维训练?思维对于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意味着什么等,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2.学校环境因素。第一方面,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让老师重学术轻教学。这种结果就导致教师把教学当成一个副业来做,未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察项目中。
第二方面,在各级学校还存在着教育权威枷锁,是指在学生的思维中存在权威定势。教师的权威定势使学生逐渐习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对权威的言论不加思考地盲信盲从,唯独缺少“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一味盲从权威,大学生的思维就失去了积极主动性。
第三方面,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学思维模式。在我们不同层次的教育学校和机构,各教师在进行单个学科教学时,缺乏对学科间思维的沟通和了解,人为地割裂了学科间的思维联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混乱。
第四方面,传媒教育者的知识、技能和方式等方面固守不前,而是一味地依靠自身的经验进行相关方面的传道授业。
三、传媒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传播创作,实质就是大脑内部的创造思维活动。
1.进行信息积累。信息积累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积累,和人生阅历的积累。在进行信息积累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提高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把信息的积累与自身的理解、感悟和鉴赏等环节进行脱离,而把信息积累变成单一的、孤立的、机械的记忆活动,并对这些信息也要批判性地进行理解和吸收。
2.保持一颗”好奇心”。首先,传媒学生必须要有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其次,要培养好奇欲,敢于在新奇的现象面前提出问题。再次,要培养创造欲,不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方法,要经常思考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发明、推陈出新。最后,要培养质疑欲,大胆质疑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3.具备良好的联想能力。平时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写读书、写读后感,心得体会、加上在自己的评语,这样会提高我们的的理论思维能力。还要多与他人谈话,这样就自然会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把自己的生活积累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在大脑里有解决问题的方案。
4.打破从众型思维枷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要对他们从小进行独立性、自信性的教育和训练;要积极营造一个百花争鸣式的创作大环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疑问式学习;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阅读,以便从量的积累到尝试进行质的突破。
5.逻辑思维要严谨。一方面,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要注重逻辑学的研究、教学、以及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运用。第二个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的概念、理论、语句、法则等的含义,注意这些关键性的词语,并学会用符号来正确表述。第三个方面,我们要培养学生严密推理的习惯,也要经常帮助学生及时纠正推理中出现的逻辑错误。第四个方面,我们要训练学生学会全面周密地思考问题,克服不缜密现象。
6.破裂思维定势。日常教学和实践中,要培养学生一个现象可以引出多种结果,一个结果可以引出多种现象的多答案思维模式,要明白“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个原理;鼓励学生对于一些事和物要辩证的、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去思考,并努力多方式去解决相关问题。
7.家庭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思维教育。家庭要明白孩子的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思维远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思维是一切的动力。这种思维能力教育将伴随孩子的学习、以后的工作、人际交往、相关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
8.学校环境因素。第一方面,要改变教学评价体制,让老师重视教学,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式、探究式学习创新思维能力培训,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考核标准评价要多样化。
第二方面,改变学生对教育权威的言论不加思考地盲信盲从,要鼓励学生“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
第三方面,各教师在进行单个学科教学时,要对学科间思维进行系统的了解和学习,寻找学科教学之间的思维联系,从而避免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产生的思维混乱。
第四方面,教育者的知识、技能和方式等方面不能固守不前,不能一味地依靠自身的经验进行相关方面的传道授业。要培训、鼓励教师和学生新的思维能力;敢于打破传统经验,并为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四、结语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成果产生的必要前提和条件,而创造则是历史进步的动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个人推动社会前进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传媒专业大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训练更显得重要。其途径在于丰富的知识结构、培养联想思维的能力、克服习惯思维对新构思的抗拒性,培养思维的变通性,营造宽松的环境,多样化的考核标准,并加强讨论,经常进行思想碰撞。
[1]崔勇,吕村.设计思维.中原农民出版社,2006.
[2]许维,周进.蒙太奇思维的延伸——产品设计中的蒙太奇[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09):149-151.
[3]王建辉.图形蒙太奇——图形设计组构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4]邓烛非.电影蒙太奇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5]朱旗.论比兴的创造心理和审美效应[J].文史哲,1991(01):79-84.
[6]李芙渌.“限制与自由”——试论拼装版画中蒙太奇思维形式与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7]郭锐.意象组合方式与表现蒙太奇[J].神州,2012(27):25-26.
[8]包行健.空间蒙太奇:影像化的建筑语言[D].重庆大学,20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