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冲击带给图书馆发展变革的思考
2018-03-28连超
连 超
曾几何时,印刷术的普及助推信息传播和文化发展实现了一次巨大的时空飞跃,图书馆在存储书籍和查询知识的需求下应运而生,逐渐确立了“提供信息方案以满足多元化的社会信息需求”的发展导向,以纸质书籍为纽带,以图书馆的地理坐标为圆心,把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四散辐射。直到新媒体时代来临,这一承载信息和知识的传统点状结构受到了强有力动摇。
不同于广播电视、书刊杂志等传统媒体生态,建立在数字互联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基础上的新媒体,正重塑着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实体图书馆如何从纸质媒介的固有业务形态中寻求创新,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弥补信息传播相对滞后的缺陷,以前瞻性视角主动迎合如今信息消费方式的巨大变革,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的信息需求特点
借助移动互联的技术支撑,新媒体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阅读革命,逐步颠覆了社会大众的阅读模式。一是碎片化: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即时在线浏览取代,这种快餐式的“浅阅读”、跳跃性的信息筛选,凸显了阅读的碎片化特征。二是实时性:信息同步更新,传播媒介对阅读时效性的影响消失,由于传播时滞产生的信息价值优劣不复存在,网络教育将使全球学习大众化成为可能。三是个性化(互动性):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及技术的边际成本趋零,不仅赋予消费者更大的信息选择权,而且刺激个体用户的自主反馈,加速形成了一种闭合的网状信息流动结构。笔者必须指出,相对静态的实体图书馆,天然的游离于这一网状结构之外。
二、重新定义新媒体时代的图书馆精神
数字新媒体的知识信息,日益呈现出形态多元化、分布碎片化、扁平民主化等特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记忆装置,图书馆应与时俱进,重新定义图书馆的精神内涵,更好传承肩负的社会责任。
一是秉持传统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从原则精神、职业精神和科学精神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以人为本、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公共文化属性。现在,实体图书馆的内部单元设置日趋多样,以满足不同阅读群体放松心灵、洗涤灵魂的精神需求,通过提升幸福感,将人们对物质消费之上的文化生活潜意识打造成一种良好习惯和精致追求,很好契合了图书馆人文精神的传统内核。二是融汇数字图书馆的科学精神,利用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开发、运营、管理系统,让读者从纸质抽象信息的单一被动传输转向涵盖视、听、触觉等多重感官的全新体验,实现对信息消费者的广域覆盖和最佳传播效果。
三、革新图书馆管理模式
数字阅读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面向数字管理的转型升级,将提供一条破解传统图书管理模式的有效思路。未来的数字图书管理,应遵循从“实体馆藏”向“实体馆藏+虚拟馆藏”发展轨迹,着力拓宽数字化阅读资源,创新阅读体验,完善高效的图书管理服务。当前主流的数字图书接收终端,多已植入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图书馆应确保自有数字阅读资源与用户终端的同步更新,设计兼具互动分享功能的友好阅读界面,提供便捷的数字内容共享。此外,可以依托校园、社区等节点向外辐射,建设图书自助借还系统,打造即时移动的数字资源服务空间。这种转型兼容了人性化和智能化,使读者体验从时域和空间上都能获得极大延展。
四、图书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着力点
目前的图书馆信息化变革有了较大进展,配套的网络平台和后台图书信息管理系统俨然是标准配置,但在包容新媒体元素方面仍有改善空间,甚至可以说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巨大。
(一)理念创新,顺应转型,从文献收藏的半封闭体制转向资源传播为主的开放网络模式
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破除封闭管理的旧思维,主动接纳新媒体给纸媒行业带来的新变革。鼓励开展馆际合作,优化图书馆网络的整体布局,积极推广资源共享为主要特色的数字管理模式,整合不同层级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资源,建立海量数字图书的分布式共享数据库,合理配置不同领域的书籍比例,由此既能消解图书借阅的空间成本,又便利了信息的自由流动,本质上,这种创新思路也为最终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二)服务创新,图书馆需要与时俱进,力求通过个性化定制和实时在线服务,最大限度提升用户体验
首先,图书馆应充分拓展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的功能,即时更新数字图书资源,优化信息推送和内容呈现方式,增添图片、视频、动画等活跃直观的形象素材,丰富信息传播媒介。随着公众账号持续增长,图书馆的在线宣传更要提升实质内容,准确展示馆藏图书和背后庞大的网状数字信息资源,同时在宣传形式上,积极借鉴有益的市场营销方案,力求以视觉精良的书摘、观点新颖的读者短评、权威的专家推荐等多元呈现,注重用户体验,吸引潜在的阅读群体。
其次,推广“智慧互联”模式,完善图书馆与读者群体的沟通渠道。打造动态的数字图书在线参考服务系统,将信息服务和用户需求密切联系,通过可视化咨询、实时互动咨询等交互方式提高沟通效率,读者主动纳入图书馆的数字服务创新模式中,客观上有助于增强用户粘性。打造运行通畅的交流平台,根本目的是消除信息不对称,激活以网络为载体的交互式文化消费新业态,第一手获取读者反馈建议,再利用科学方法过滤筛选出有效信息,锁定过去工作的不足并及时做出针对性调整,并做好整改意见二次反馈。
再次,加大技术投入,完善硬件设施,积极应对碎片化阅读趋势。目前,纸质文献资源利用率偏低的现象持续了较长时间,迫使越来越多图书馆把目光投向数字文献资源,无线网络正从图书馆的延伸服务转变为基本服务。有条件的图书馆应转向大数据汇总分析,刻画读者的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针对个体消费者的兴趣差异,精准推送相关书目,快速构建贴近读者需求的个人定制方案。同时,以电子图书在线浏览的模式满足时下普遍的碎片化阅读需求,此举既能增加图书馆被认知的渠道,防止读者群体的进一步流失,又能积累有价值的用户消费信息,为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可信赖的分析数据源。
此外,图书馆的线下服务也应有机融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一套基于电子标签的纸质图书管理档案,兼容馆藏信息查询、图书借阅、挂失、预约等常用功能的自助式移动服务。融合从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读者的文化信息消费数据,图书馆才能对潜在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做出精准划分,推荐时有所侧重,面向普通市民的普惠信息力求平民化推广,面向少年儿童的成长读物应遵循直线视角的设计导向,面向科研院所的高冷知识尝试专业化推荐,最终降低公共服务的边际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三)加强宣传引导,努力在全社会倡导热爱阅读、自主获取有益信息的良好氛围
处于信息爆炸增长的新媒体时代,图书馆仍应坚守自身公益性文化服务的社会定位,以推动全民阅读为己任,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崇尚阅读的理想人文环境。
虽然碎片式阅读已成主流,但不容否认,这种跳跃式、片段式的表面信息采集缺乏系统性,长期会堕化人们的理性思辨能力,更不用说信息良莠不齐,所以图书馆应该高举传统经典阅读的旗帜。这里的传统,指的是阅读材料拥有严密逻辑框架,从广度深度上契合主流价值观和现代科学体系,而并非指阅读形式,图书馆可以充分借鉴新媒体时代对人们阅读形式的改造,将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相结合,尝试推行分级阅读,核心都是提供与目标人群相适应的、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食粮,努力践行图书馆海纳百川、推广优秀文化的社会责任。面对部分馆藏资源乏人问津的现状,图书馆可以变换思维,主动把书籍送到公园、社区林荫道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增加纸质书籍的流通使用,类似“图书漂流”活动就是一种有益尝试,既延展了知识传播的空间维度,又给普罗大众创造了闲暇之余回归纸质书籍的契机。
面对新媒体对传统阅读生态的侵蚀,图书馆还应该给自身赋予公民信息素养培育者的角色定位。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相对于天量的互联网信息而言极为有限,读者需要培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信息加工能力,这是图书馆可以挖掘的社会功能之一。图书馆应基于读者年龄和社会阅历等多层次信息的了解,提供差异化的培训指导,帮助不同群体培养科学的快速阅读和信息筛查技能,以期提升公民整体的信息素养。
(四)再造图书馆员工的职业精神,以更好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冲击
除了前文述及的图书馆管理层理念变革外,普通员工也应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高效快捷是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公众对数字信息的查询筛选都力求时间短精度高,这对于图书馆员工的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以外,还必须拥有新技能储备和创新意识。这必然要求图书馆员工紧跟新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技术革新,自主学习崭新的数字服务技能,培养良好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沟通能力,才能扮演好知识引导者的新角色,主动开拓多元化服务。
对员工能力素养的更高要求,需要图书馆自身从人员选聘、在职培训、绩效考核等方方面面做出新规划。以公开公正公平、能力至上的原则选拔高素质员工,为一个优秀团队的形成打牢基础;给员工提供定期的技能培训,确保员工服务不因专业技能缺失而降低;设置一套科学高效的业绩评价体系,以顺畅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唯有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才能让图书馆员工保持竞争力和专业性,不至于迷失在新媒体时代的大潮而丧失自我定位。
五、结语
从图书到读者的主体变化,从单向信息获取到网状信息共享的模式变化,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图书馆要致力于搭建一个知识流动自由、创意分享无界的现实场所和虚拟平台,在主动拥抱新媒体的过程中,必须对传播形态的改变保持清醒认知,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新媒体视角重新审视当前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紧随外部环境的变化推陈出新,惟有如此,才能让图书馆事业在新媒体时代依然走在正确的发展路径上。
[1]周文宾.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现状、问题与对策[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3).
[2]王利.新媒体与图书馆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2(4):58-59.
[3]张燕.新媒体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结构及培养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1):237-238.
[4]张琍霞.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4(9):16-17,26.
[5]许建业.公共图书馆新媒体服务的初步实践与若干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13(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