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材与MOOC的融合出版
2018-03-28曲生伟
蔡 巍 曲生伟
慕课(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其中,“M”代表Massive,意思是大规模,指的是课程注册人数多,最多时候一门课程的学习人数多达数十万;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意思是开放,指的是凡是有学习意愿的,都可以来学;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意思是在线,指的是上线时间空间灵活,7×24小时全天开放,使用自动化的线上学习评价系统,而且还能利用开放网络互动;“C”则代表Course,意思是课程。
2012年以来,随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中文又译为慕课)在全球特别是教育发达国家的兴起,不仅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以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服务终身学习为宗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浪潮。与此同时,这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也冲击着现有教材的出版格局,给高等教育的教材出版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分析MOOC的属性,对揭示MOOC的特点与优势具有双重作用,既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制定与之对应配套的政策,推动MOOC建设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又能推进教育出版数字化出版升级的步伐。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论述教材与MOOC的全媒体融合出版。
一、教材与MOOC融合出版的基础
教材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一项重要工作,是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最集中体现,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产物。所以高校教教材出版一直以来都受到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以及各学科知名学者的多方关注。由其是近几年,倡导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合作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就连一些企业的技术人员也开始参与一些教材,特别是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教材的编写。
据统计,2015年我国主流的MOOC教育平台线上课程完成率仅为5%—10%,选择MOOC的学习,并且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往往都具备以下特点:兴趣、自觉、坚持、自我监督、自学能力、好的习惯、充足的自由时间等。但是真正能在MOOC课堂上坚持到最后,且通过考试的比率其实是非常低的,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学分压力,没有毕业压力,选课没有成本,挂科一点也不丢人,甚至没有人会知道,也没有人会在意,更没有伤害谁,学习完全靠自觉。所以学习某一门MOOC课程的成功与否,基本完全取决于MOOC讲授人的个人魅力,这其实是一件随机性非常强的事情。而MOOC与教材的融合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作为学科培养方案与课程的大纲的产物,一本合格的教材具有相当严谨的体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材作为学科的重要传承,继承了前人大量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因此,教材是MOOC课堂的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
二、教材与MOOC融合出版的形式
一本好的教材可以是学习的主线,也可是作者教学思想的传承。作为课程知识的载体,教材的使用将贯穿学习过程始终。而MOOC这种通过互联网传授知识的方式是否能够让更多的人所接受,并且最终完成学习,学习线路和学习方法缺一不可。
(一)知识点一一对应
课程是由知识单元组成,而知识点又是由若干个知识点构成的,以课程教材为纲,起到引导学生进入课程的目的,同时在适当的地方融入MOOC中知识点的讲解,将彻底解决授课时间长且枯燥、听听就忘等MOOC课堂学习的诸多问题。而知识点的编排、引导以及推演,都是经过数代人的教学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这也是学习者能够顺利进行学习的关键。
(二)课堂作业随堂做
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总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测试来检验的。考虑到新生代学生群体是网络的“原住民”,他们习惯于使用手机和网络,热衷移动产品,碎片化的学习居多,在手机上做题将成为越来多学生的选择。
在教材中嵌入MOOC中练习题的内容,让学生通过答题测试来巩固课本所学知识,让学习不再单调枯燥。手机上答题作测评,看似一点小的转变,实际上却是教学理念更新的一大步。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和帮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现有题库包含“智能练习”“海量题库”和“错题解析”等功能,学生答完试题提交试卷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并对错题进行详细解析。对于错误的题目,学习者又可以在教材中迅速的查找相关知识点,重新进行学习。
(三)互动无障碍
学习者不仅可以通过网络上的课程平台与授课者进行沟通,同时还可以以读者的身份与其他读者一同建立读者圈子,建立相关知识点的讨论区,与作者互动交流,与读者讨论问题,增强学习氛围,以提高线上学习的完成率。
三、教材与MOOC融合出版的流程
MOOC发布过程与出版流程,特别是与高等教育教材的出版流程颇为相似。
(1)首先是要进行MOOC课程的策划,确定课程的主讲人、编写课程脚本、确定授课形式等。
(2)对MOOC的视频、作业、学习评测等的审核是编辑工作,一般会由一名编辑负责,MOOC平台运营方通常会为每一门MOOC课程或者近似课程配备一名编辑,审核、编辑、上线相关内容。
(3)MOOC的使用过程牵涉到复制:学习者观看视频等资源时需要通过“缓存”功能下载到本地终端,相关资源也同时会被N次“缓存”功能下载复制。
(4)MOOC课程的上线发布与对外传播含有“教材发行”的意味,它起源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MOOC就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
四、图书与MOOC融合的出版管理
(一)MOOC属于互联网(网络)出版范畴
互联网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2012年公布的《网络出版服务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规定,网络出版服务,是指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网络出版物,以及为他人提供传播网络出版物服务的行为。MOOC正是通过互联网提供课程教学服务,正好符合这个定义,所以属于互联网出版的范畴。
(二)MOOC是数字出版的一种
对于数字出版的概念,目前大家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有两种。广义的理解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出版、复制以及发行传统的纸质图书、报纸和期刊。狭义的理解主要是强调数字出版最终要形成数字化且适应于互联网传播的产品,如有学者就认为,数字出版是依靠互联网并以之为传播渠道的出版形式。其生产的数字信息内容应建立在全球平台之上,通过建立数字化数据库达到在未来重复使用的目的。长远来讲,数字出版过程还涉及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系统。MOOC具备了以上数字出版的要素:MOOC的主体是数字化产品,MOOC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内容建立在面向全球开放的MOOC平台上,通过数字化数据库的形式发布,理论上可以永久重复使用,收费证书等涉及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系统。因此,可以说MOOC就是一种形态的数字出版,MOOC的出现也进一步丰富了数字出版的内涵。
综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MOOC和出版都将与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从单纯的教材开发回归到课程建设,从教材出版上升到课程出版,将是大势所趋,这也是教育出版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能在当前的技术、政策以及教育模式的情况下,做好教材与MOOC的融合出版,从而带给读者更好的学习体验,是我们作为出版策划人应该深入探讨的课题。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96.
[2]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3/content_62636.htm.
[3]新闻出版总署就网络出版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EB/OL].http://www.gov.cn/gzdt/2012-12/19/content_2293811.htm.
[4]刘成勇.定义数字出版[J].科技与出版,2007(12):6.
[5]徐葳,贾永政,[美]阿曼多·福克斯,[美]戴维·帕特森.从MOOC到SP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13-20.
[6]王鹏,边琦,肖凤艳,等.MOOC背景下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基于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工作的回顾[J].现代教育技术,2014(4):82-87.
[7]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6/201504/18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