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底层摄影的社会意义
2018-03-28胡佳音
胡佳音
自19世纪摄影术在法国诞生后,摄影就成为记录社会历史的重要手段之一。“底层摄影”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兴起。在大部分时候,底层摄影成为一种主流的、正能量的积极行为,但是随着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关于底层摄影的争议也此起彼伏。在当下,似乎只要一提及“底层摄影”,脑海中就会不自觉地浮现出满脸褶皱的老人或者是黑白影调下生活贫困的农民,这在一方面既表现出了底层摄影的特色,同时也映射出当下底层摄影的局限性——过于形式化,而往往这样的作品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
总的来说,让作品实现它本身的意义,底层摄影师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研究这个论题的过程中,本文收集了部分具有说服力的作品来梳理底层摄影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改变。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底层摄影
“底层摄影”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本文通过底层摄影的拍摄特征来定义底层摄影。因此,本文所指的“底层摄影”是属于纪实摄影的一种以弱势群体为主要拍摄对象的影像呈现方式。
(二)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一词是朱镕基在200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这是中国政府文件中首次出现这一提法。弱势群体又称社会脆弱群体或者社会弱者群体,指的是社会上生活困难的群体。弱势群体主要分为自然类和社会类,其中,自然形成的弱势群体包括精神病人、儿童、老人、妇女、残疾人等。社会构成导致的弱势群体包括贫困地区儿童、下岗职工、性工作者、农民工、城市边缘人群等。
二、底层摄影在中国的发展
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写道:“摄影除了让人们看到生活中的美好,也要让人们知道现实生活中需要面对一些什么或谴责些什么,以及需要去解决些什么问题。摄影与现实一直存在一种较为概括且不稳定的关联,以及较怀有希望也较具捕食性的将理想现实和社会现实建立一种关系。”这当中,苏珊·桑塔格提到的“怀有希望的一面”指的就是摄影师通过摄影这一途径来关注社会现实。摄影这项技术它从最初作为人类记录真实的一种手段逐渐升华为一种艺术手段,从家庭使用工具日渐成为一种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
在我国,底层摄影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西方摄影的传入
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摄影师开始走上了对“真实世界”的追问之路。与此同时,世界新闻比赛——“荷赛”进入中国,在中国产生了深切而久远的影响。记录底层群众生活状态的摄影作品渐渐被社会所熟知和接受,使社会的改良有一定程度的受益。
(二)合适的社会环境
1976年中国十年动乱宣告结束,一批勇敢的青年摄影爱好者用相机记录了当时“四人帮”下台的历史性瞬间。这一时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走向底层摄影的契机。1979年在邓小平的带领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新时期文艺繁荣,为摄影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农民和工人成为这一时期建设的骨干力量,他们自然而然的成为文艺界歌颂和赞赏的对象。虽然这一时期的农民和工人并不是作为“弱势群体”而出现,但这为后来中国摄影的走向奠定了基础。21世纪初期,中国社会转型,社会问题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出现,民工、性工作者、乞讨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被隔绝在主流媒体之外。这促使摄影的社会功能出现,他们伸张正义,拍摄了大量以底层群众生存环境为题材的图像,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我国摄影师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中国摄影师的摄影主题意识越来越倾向于关注社会底层人民,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在拍摄时愈加注重人文关怀。摄影师通过镜头记录社会现实,为弱势群体发声,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解海龙创作的希望工程系列照片、张铁林创作的《看不见的人》、侯登科创作的《麦客》等作品在社会传播,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人们也逐渐提高了对贫困地区儿童、性工作者、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国家政府加强了力度采取系列措施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三、底层摄影的特征
(一)拍摄对象——聚焦弱势群体
传统底层摄影的拍摄对象多是不为人所知的自然类弱势群体以及为人们抗拒接触的社会类弱势群体,他们通常具有“受忽视性、受偏见性、脆弱性”等特征。在此仅以性工作者、城市边缘人群、精神病患者为例,分析说明底层摄影在拍摄对象选择上变现出来的特征。
(二)拍摄立场——平等、客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新闻照片的评判标准改为“新、真、活、意、情”,这也对我国的摄影师选择怎样的拍摄素材拓宽了视野,拍摄逐渐显现出个人化的趋势。底层摄影基于纪实性摄影,记录客观现实,展示现状,追求真实感。创作底层摄影作品的摄影师必须以一种平等的立场客观记录这些人的生活影像。他们往往有着极强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创作底层摄影作品时通常不会显性的要求社会给予任何东西,但会“隐性”的给出意见,避免对社会以及所拍对象进行直接评价,从而达到使被拍摄对象引起一定的社会关注。
(三)拍摄过程——时间长、环境艰辛
摄影师为了拍摄底层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必须长时间地深入到社会最底层。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直视镜头,如果摄影师想要拍摄出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首先必须获得他们的信任。用一句话说,就是要做到“心里有他人”。学会如何与他们相处,并且对他们一视同仁,尊重他们。通常这样的作品不是简单的一幅,而是一系列性的照片,因此摄影师必须同他们所拍摄的人群朝夕相处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的拍摄过程往往是艰辛而困难的,甚至还会有遇到危险的可能。
(四)拍摄方法——捕捉典型瞬间
在拍摄技巧上,以“纪实”为主,讲究眼见为实。拍摄的内容一般都是被拍摄对象日常生活的各个典型场景,具有强烈的故事性的表现。在中国,摄影师为了更强烈地打动观者,通常会把底层摄影作品的影像色彩处理成简单直白的黑白灰影调,影像用光上大量采用斑驳、虚实、混沌的表现手法,摄影师根据个人喜好和现场环境选择景别和构图,使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复杂。通常拍摄底层群体并不是特别讲究艺术手段,好的作品往往朴实无华,基于真实还原真实,是在捕捉经典的一瞬间而成为经典佳作。
四、底层摄影的社会意义
(一)底层摄影的积极意义
底层摄影的目的主要是让那些还没有被这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以影像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能够得到社会乃至政府的关注。相较于文字,影像的表达更为直观、真实、震撼。就同当时看到以大眼睛女孩苏明娟求学若渴的图片时的感受,对那些平时生活里所没有接触到的却远比生活中更为艰辛的人群的同情,这样的图片形式远比文字来的撼动人心。底层摄影通过它记录、传达出来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它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区别于其他摄影类型。
1.对被摄对象生活境遇上的改善。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区间贫富差距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严重问题,使得许多乡村穷人收入不稳定或者收入极少,很多年轻人选择去外地寻求生计,留在农村的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经济水平极度落后、文化教育水平更是令人担忧。当镜头对向这些社会边缘群体和底层群众的生活,这些影像通过大众传播进入到社会大众的视线里,引发社会关注,这种手段就成为改变被摄对象生活局面的一种方式,为底层群体提供一个改变命运的可能。
2.提高社会的能见度。底层摄影作品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多个角度的社会,社会大众会更真切地认识这个社会,这对于社会秩序的改善会起到一个推动作用。摄影师们通过拍摄底层群体使得社会秩序得以重新构建,从而使底层群体处于和他们自身价值能够在更大程度上相匹配的生活状态。
3.为历史记录提供图像资料。摄影不单单只是一种简单的记录方式,它还有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即提高社会的能见度,使底层人的生活状态得以呈现,包括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民俗风情等各个方面。
4.为主流媒体报道提供借鉴。关注弱势群体、社会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底层摄影,极大地刺激了新闻摄影行业对图像的价值取向。虽然新闻摄影也不是全然展现社会美好的一面,但为了更多地体现新闻价值以及我国新闻本身所带有的政治宣传属性,新闻摄影的价值偏向更多的是指向社会发展的可观性。
(二)底层摄影的负面效应
1.侵害被摄对象的权利。随着底层摄影作品在社会上引起的瞩目,不少摄影师争先涌入底层摄影创作的队伍中,这其中不乏部分为图虚名而加入进来的摄影师。这些人一味地追求题材内容的典型化、形式化,而忽略了被拍摄者拥有的肖像权、隐私权,对被拍摄者造成了直接的伤害。
2.摄影师有“消费苦难”的嫌疑。在一些地区,尽管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状态不是很乐观,但是他们安于现状,有着自己的信仰,怡然自得地享受着这种生活状态,并不渴望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而一些摄影师自己充当“救世主”反而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不安、破坏。倘若被关注者反而因为关注而受到伤害,那么这应该是摄影师的悲哀。
当下,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底层摄影在获得更多题材方向、更多传播途径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文化快餐化、艺术商业化的大趋势,底层摄影似乎在这个空间里略显尴尬。底层摄影的拍摄内容似乎被局限在一定的现实空间挣脱不出来,而这也会成为消减底层摄影作品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要如何打破这种困境,摄影在这个社会里如何发挥出它的作用是每一个摄影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