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语之妙 在于运用

2018-03-28李行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词典成语规范

李行健

(教育部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 100010)

成语是一个热门话题,我这里所说的,既有老生常谈,也有新生话题。不管是否在理,目的都是一个——与大家共同讨论。

一、 从吕叔湘先生的一句话谈起

“文革”末期,全社会都在搞所谓“斗批改”。闲着没事,几个同志相约编《中华成语大辞典》。1986年编成出版时,大家让我请吕先生题词。吕先生说:“我题成语词典害死人,你们敢用吗?”我马上说:“这个题词太好了,我们的书会畅销的。”吕老问我这是为什么?我说人家要争着看看《成语词典》是怎样把人害死的。吕老哈哈大笑。吕先生之所以那样说,是因为他看到成语用得很乱、很滥。正好一天在宾馆开会,晚上去看先生,电视播一驻地解放军,全部出动,指挥的人说:“今晚我们倾巢出动去抓坏人。”我和吕先生都笑了!吕先生讲话针对的另一现状是,当时出了好多种成语词典,多少有点重复,让人误以为是在提倡大家多用成语。

显然,吕叔湘先生题词是针对成语使用太滥、常常写错用错有感而发的。后来,吕先生精辟地指出:“成语之妙,在于运用。颊上三毫,龙睛一点。与其滥也宁啬。”他在一篇《关于成语》的短文中谆谆告诫我们,成语运用不好,容易弄巧成拙。他认为成语之妙在于正确运用。但“运用”就需要认真学习,没有学习好就随便使用成语,往往容易出错。有一个学生解释“待人接物”,说他父亲接待来人,收下礼物,岂不让人哭笑不得!

成语用得妙的事例很多,往往很复杂的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形象、生动而准确地表达出来,如“胸有成竹、脱颖而出、狐假虎威、刻舟求剑”等等。成语不仅单用,还可正反对照用,如“功成名就——身败名裂”“无的放矢——对症下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等。成语也可以同义连用,加深表达,如“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惊慌失措——草木皆兵”。有时还可以多个成语连用,使表达更周密全面和深入。如“坐井观天——闭目塞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等。

不可否认,成语用得好也是提高表达力的有效手段。成语还有易记易流传等特点。20多年前,我参加过金庸先生在浙江大学召开的一次研讨会,讨论可否用成语来编一部供学生用的历史课本问题,说明大家对成语的表达作用是很看重的。但是,我认为成语在表意功能和使用范围上会有很多限制,全用成语来编相关教材是不大可能的。

二、 成语的性质和特点

现在的成语词典,收录条目有3000多或5000多条的,也有上万的,最多有30000多条,据说还有要补充成40000多条的。一般的成语词典大约也有4000至5000条。要统计成语有多少,先要确定什么是成语。季羡林先生说汉语是世界上成语最多的语种,他懂多种外语,说法自然有权威性,但他未具体说明汉语究竟有多少条成语。

成语的特点或可概括为:(1)一般四字格;(2)结构固定;(3)意义具有整体性,即不是简单的字义组合。这样一算,许多临时性的组合就不算成语,包括结构不固定、意义浅白的以及某些死亡了的,可能最多也就一万多条。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仿造的成语算不算成语或新成语,如“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人心大快——党心大快——军心大快——我心大快”等。我们可否认为其中仿造的不算真正的成语,它只是“因地制宜”“人心大快”的仿用。当然,这种情况似也不宜一概而论。例如,“前赴后继”仿造出“前仆后继”,二者意思大不一样,大家也时常分别单独使用,也许不少人会同意它是新出现的成语。而仿“文人相轻”造出的“文人相亲”,恐怕大家就不认为是成语。

如果再要考虑意义的双层性问题,这样的典型成语就更少了。例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等就有表义的双层性:表层的字面义,深层的比喻引申义。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编的《中华成语大词典》最初只收5000多条。后来虽经读者一再要求增加,扩充的结果也未超过1万条。

当年我同刘叔新同志关于成语语义双层性的讨论很有意思。起初我们共同撰写《词语的知识和应用》一书时,双方观点一致,认为只有具备意义双层性的才算成语。但实践证明,这种处置造成的限制太大,与词典收词和一般人的认知以及运用情况都有差距。后来,我主张标准适当放宽,即结构固定且意义有整体性的一般都可视为成语。

总之,成语如果要细分的话,可以分为典型(具有意义双层性)和非典型的两类。

三、 成语的规范问题

成语在语言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经过千锤百炼,最能反映民族语言的特点,被人们视为民族语言中的瑰宝。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成语发展变化和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乃至混乱的现象。

词汇规范工作,是语文规范工作中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成语虽然由词组成,但因结构固定、意义浑然一体,被人们视同语言中的词,是语言词汇系统中的特殊成员,理应在词汇规范中加以规范。

有人认为,成语既然是固定语中最稳固的一种,它的形式与意义都已固定,还有什么必要进行“规范”呢?事实证明,成语也是需要规范的。成语既然为人们喜爱和广泛使用,既然在语言中不断地发展变化,它就自然会在读音、用字和语义等方面产生一些分歧,也就需要进行必要的规范。如“自作自受”中“作”的读音问题,就曾经引起一场官司。一次升学考试中让考生对该成语注音,“作”有注第一声的,也有注第四声的。注第一声的是根据一本著名的词典,注第四声依据的是国家规范标准,这就引发了官司,只好由法院去判决。又如“伶牙俐齿”,在一次高考中,有写“伶牙俐齿”的,也有写“伶牙利齿”的,评分时对何种写法正确有很大的争论,考委会只好请专家讨论解决。群众很希望对这些分歧制定明确的规范,使以后不要再发生这类事情。

至于成语的语义规范问题,情况更为复杂。“一团和气”“招降纳叛”这些成语,且不说从前对原意怎么理解,其“文革”时期的含义同今天就有很大不同。过去把“一团和气”视为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表现,这同今天提倡“待人接物要一团和气”显然大相径庭。“招降纳叛”是什么意思,恐怕理解也会不一样。《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应用的意义,在“文革”中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本来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必须采取的策略,但在“文革”中却成了一大罪名。

“空穴来风”的含义,很多人理解得也不一样,因词典注释的就不同。《现代汉语词典》曾将它注释为“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而《辞海》和常用的一些成语词典则与《现代汉语词典》不同:“比喻流言乘隙而入”。河南人民出版社的《汉语成语大词典》和商务印书馆的《古今汉语词典》则注释为:“比喻某种说法有一定的原因。也比喻流言乘虚而入。”这种做法忽略了在使用中可能引起的混乱,因为这两种意义是相互矛盾的。如果不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规范,必将会在使用中给人们相互沟通造成障碍。

过去讨论语文规范,很少涉及成语的规范问题。因此,对成语的规范应该进行研究探索。专家学者应当将当代广大群众的语言实践和有关规范原则加以综合考虑,以此作为制定规范的依据。成语规范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对使用的成语要理解准确,不望文生义。其次,一个成语有不同写法或用法,多种情况并存的问题如何规范统一。如“见风使舵”“见风转舵”、“舍生忘死”“舍死忘生”等等。这种情况需要根据语料和群众语用情况认真研究,并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出规范的意见。如“莫名其妙”和“莫明其妙”、“拔苗助长”和“揠苗助长”,应按照不同的情况,用约定俗成、因势利导的手段来分别加以解决。比如,按从今不从古的原则,我们可以推荐使用“拔苗助长”,但也不废除“揠苗助长”,它可以在某些书面语中使用;按表义明确的原则,可以将“莫明其妙”解释为不知就里,把“莫名其妙”仍按原意释义,即形容事物非常奥妙说不出来,这样既可实现语言的精密化,也可以避免成语之间的混用。再次,异形成语的规范问题。所谓异形成语,就是那些意义相同而形式不同的成语。在当前的成语使用中,异形成语造成的分歧最常见,处理起来也比较复杂。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我们对这类问题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规范。大家可以参看。

规范成语的最好办法就是编一本《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王力和吕叔湘两位先生在有关汉语规范化的论著中早就阐述过。群众使用语言发生疑问或困难时,他们不可能去查有关规范条文,只能依靠规范性的词典来求得解决。所以,规范性的成语词典在成语规范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成语的发展变化和新成语的产生

世间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语言自然也是这样。成语虽然是语言中一种最稳固的成分,但也同样会经历变化发展。如果不是这样,我们的成语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今天的成语正是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果。上海陈璧耀同志编了一本《新成语词典》,就是研究当代新成语产生发展状况的最好材料。当然,至今可能仍有人会认为成语是长久不变的。他们既然对成语的发展变化熟视无睹,自然就不会考虑新成语的问题。

成语发展变化的事实,前面已举了不少例证。这里再补举两条现实的例子。一个是“必恭必敬”和“毕恭毕敬”之争。“必恭必敬”出自《诗经》,强调的是“必须”,所以用“必”。后来人们的使用理念变了,强调事事都要恭敬,所以“必”就改成了“毕”。有些词典为了维护原始的最早写法,一直坚持用“必恭必敬”。有人指出应改为“毕恭毕敬”,反被批评为鼓励人写错别字。结果坚持老的、不变的同志在语言发展势头下也只好改变原来的写法和注释。另一个是当年章士钊和鲁迅围绕“每下愈况”还是“每况愈下”打的一场笔墨官司,结果是主张“每况愈下”的一方赢了。这两场争论足以说明当社会对原有成语的使用理念产生了变化时,表现这种理念的形式也必然会随之变化。先秦的荀子早就说过:“约定俗成为之宜”。他很懂得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的道理,懂得语言一定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关于成语的发展变化所造成的积非成是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果人们只注意原有成语的变化,并没有注意新成语的产生,这就违背了古人“今之视古犹后之视今”的观点。我们这个时代日新月异,也必然会创造不少新的成语。它们经过语言实践的检验,不少也会流传下去,使我们成语宝库更趋丰富。

我们姑且把新产生的成语分为以下三类:

(1)形式未变,内容或用法扩大或缩小了。如“美轮美奂”,从形容建筑物扩大到更广泛的事物,不妨认定它是一种新成语。只要这种扩大的用法为社会接受,自然它就成了一种有新用法的成语。像这样的情况很多,因为它们只是内容发生局部的变化,容易为社会接受,也能较顺利地成为新成语。

(2)形式未变,内容发生了转移。例如,“七月流火”形式是古老的,但内容却与原来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它是不是新成语,就不易取得一致意见。因为原来的形式和内容还存在,突然将内容翻转,认定它是新成语就会产生困难。对这类新成语应该继续观察,既不要一棍子打死,也不要马上承认,这种处理较为妥当。“空穴来风”“招降纳叛”情况与之类似。它们都需要经过一个剧烈变化到社会承认的过程。

(3)内容和形式都是创新的。形式和内容都是新出现的,这类是最典型的新成语,如“暗箱操作、冰山一角、吸引眼球、二人世界、感情投资、偷吃禁果、小菜一碟、破冰之旅、一炮打响、权钱交易、一带一路”等等。这些成语是否能成为真正的新成语流传下去,主要取决于它本身是否符合成语的性质特点和社会语言表达的需要。这就需要在语言应用中进行观察,最后让实践来得出结论。可以预期,其中不少是可以成为成语流传开来的,但也不排除有的只是昙花一现。

对前两种情况,可以认为是老成语发生的语义或形式变化。至于算不算新成语,允许见仁见智,因为它们同第三种情况毕竟性质不同。第三种成语,如能使用开来并流传下去,那就可能成为真正的新成语。

猜你喜欢

词典成语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拼成语
猜成语
漫画词典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