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阅读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
2018-03-28张红梅
张红梅
邳州市八路镇宋圩小学 江苏徐州 221000
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该课程的性质进行的科学界定。语文教学不同层次的目标都要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设定。只有全面地实现了这两个方面的目标,语文学科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思想的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及所设置的练习无不闪烁着浓郁的人文色彩,体现着训练听说读写等交际工具能力的鲜明导向。语文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设计,追求阅读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
一、运用课堂生成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热情
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真实地反映他们的思维,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提问,并以此来洞察学情,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尤其是要珍视课堂生成,把课堂生成的问题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来有效运用,做到“因学施教,以学定教”。
教学《小草和大树》时,为引发阅读期待,也为了了解学情,在导入环节笔者一步一下地提出了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大自然中,小草和大树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小草和大树这两种事物学生司空见惯,所以很快有学生回答:“小草矮矮地长在地上,不大起眼;而大树高大挺拔,引人注目。”“那么,这篇课文中的‘小草’和‘大树’是指大自然中的小草和大树吗?”学生回答“不是”。笔者继续发问:“那么,课文中的‘小草’和‘大树’到底指的是谁呢?”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很简单,预计学生肯定会说:“小草”和“大树”指的是夏洛蒂 勃朗特三姐妹,然而一位学生却认为“小草”指的是夏洛蒂 勃朗特,“大树”指的是骚塞。这是一位平时不大喜欢举手发言的中等生,听了他的回答笔者忽然意识到这就是学生真实的思考,体现的是真实的学情。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我迅速地作一分析:一是因为学生拿到课本之后也许进行了初读,但这初读也只停留在“粗读”的层面;二是作为中等生理解偏颇实属正常;三是学生认为“大树”是骚塞,也许在其心目中骚塞是“桂冠诗人”,文坛上的大人物。基于这样的分析笔者首先表扬了该生,同时感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探究资源——也许该生的发言将原本理解正确的学生引入了歧途,但由错误走向正确,不正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吗?于是,笔者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设计,针对这随机生机的鲜活资源,迅速设计出了一个新问题抛给学生:“‘小草’,大家都认为是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那么,‘大树’到底是指谁呢?是不是骚塞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通过相关语句来进行有根有据的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一下子拨动了学生的思维,他们迅速投入到自主阅读活动中,去感知语言文字,探寻问题答案。
课堂教学是一个变化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与运用生成的资源,因“学”施教,以学定教,真正将学生看作是课堂中的主人。
二、依据课文内容及形式上特点,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理解能力的提升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汉字一个个表意符号,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本身在意义上具有多样性,而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它才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由文字组成的课文则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学习课文就是一个接收与理解信息的过程。倘若不理解,那课文中的一行行文字就是一堆枯燥的符号;理解了内容,文章在学生的头脑中才有了现实的意义。
比如,理解了《小草和大树》的内容,才能够领会“小草”为什么能够成长为“大树”,才会懂得奋斗与生存的道理,才会对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心生敬意并萌发向她们学习的心理。特级教师朱旭光曾经指出,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要立足于文本的内容与形式,既“得言”又“得意”,做到“言意双得”。为此,教师要依据课文的内容特点来设计教学环节,以取得最佳效果。《小草和大树》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线索分明,双线并进——夏洛蒂·勃朗特的成长经历是一条线索(逆境中抗争→写作中受挫→思考中转型→奋斗中成功),夏洛蒂勃朗特跟保守派和偏见的抗争是另一条线索;二是富有情感的描写与议论——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富有情感的议论来表达对主人公的敬佩,融情感于文字之中。针对这一写作特点,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探究,理清线索,让夏洛蒂 勃朗特的成长经历逐渐在学生头脑中明朗起来,并引导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来概括成长的经历,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在品味、揣摩、推敲的过程中,学会咬文嚼字,锻炼欣赏能力。如文中为什么把夏洛蒂 勃朗特的比喻成“傲放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花”?为什么把她们比喻成“小草”和“大树”?这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总之,教师要注重根据课文的特点来设计研读与交流活动,将理解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通过朗读与交流促进情感熏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的功能特点在于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所有教学目标的设定及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这两个性质来展开。工具性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使之学会理解与表达,掌握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但语文学科又不纯粹是工具性的,它还闪烁着浓郁的人文色彩,肩负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
《小草和大树》所在单元的主题是“奋斗与生存”,对于当今小学生乃至青年学生来说,缺少的就是奋斗精神。他们贪图安逸,大多在父母呵护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尤其是独生子女依赖性更强;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有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的发展。鉴于当前这一普遍现象,习主席在寄语广大青少年时,就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句话来勉励青少年好好学习、积极进取,有理想、有追求并付诸行动。《小草和大树》中夏洛蒂 勃朗特三姐妹不屈不挠、顽强进取的精神正是当今小学生需要学习的。因此,此文的教学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志向与追求是大有裨益的。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好好地读课文,让他们在动情的朗读中想象情景,理解作者富有情感与智慧的表达,再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以实现情感的共鸣,懂得人生贵在奋斗的道理。教师切勿撇开文本,进行架空分析——这是违背《课程标准》要求的。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着教师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改变学生思想境界,实施人文熏陶的重任。语文教学要追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应通过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朗读和恰到好处的分析、交流,来促进情感熏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