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白山地域乡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传承
——以锦江木屋村为例

2018-03-28

四川水泥 2018年2期
关键词:锦江木屋长白山

(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

0 引言

我国建筑学科对于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始于民居,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对乡村聚落进行专门研究,80年代在理论与应用上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人民对历史建筑的价值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有了较为广泛的认同。本文主要以锦江木屋村为例对长白山地域的乡村传统聚落的空间进行基础分析。运用图底、意象、文脉分析,实地调研方法,计算机辅助方法以及国内外先进的理论进行对比研究,使传统聚落的居住空间在形态特征上可以实现量化分析与比较。

1 长白山地域传统聚落形态特征

1.1 总体布局

1.1.1 聚落选址特点

长白山传统聚落主要分布在山林地带,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盛行西北季风,所以聚落选址大部分在向阳的南坡,以南高北低地势为佳,并且房屋在同一坡面上通常选择在中部以下位置,同时解决了风向问题。这样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日照,并且可以抵御冬季的西北季风。

1.1.2 空间形态

村落大多沿着山体的走势按东西方向发展,成长带形分布在阳坡的不同位置。排布的列数一般为2—5列,保证房屋获得了充足的日照。聚落的北向,西向的山林植被通常保存良好,可形成防风林带,减弱冬季西北风的风速,形成聚落的微气候环境。

1.2 聚落组团的建筑空间特性

1.2.1 依势而建

长白山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传统聚落在空间布局中房屋多数位于长白山西北角,在一定程度上遮档风的力度,形成相对温和的一个院落小环境。传统井干式民居的院落占地面积大,主要采用疏松的布局形式,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阳光i。井干式民居的每户院落之间的距离较大,布局松散。这种布局优点是不遮挡彼此阳光,能获得良好的朝向。缺点不利于形成完整安静的空间院落,建筑群体组合比较单调。

1.3 街巷空间

街巷空间是聚落居民的交通空间,也是交流空间,长白山地域传统聚落的乡村村民对其有较高的认知性,为了在冬季获得充足的阳光,住宅大多数南北向布置,主入口设置在南面,北面为宅后空地,所以村落中的主干路呈东西向带状分布,起交通辅助性的支路路网成鱼骨式。这种街道布局不仅将各个独立的院落、公共与私密的空间联系起来,而且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点,风土人情,乡村景观,还给提供了居民多样的视点与环境。

1.4 多样的乡土景观

长白山地域乡村传统聚落景观的独特之处在于紧密的与自然环境相联系,以河流、森林、农牧业为主要景观构成元素。 长白山另一乡土景观是雪景,由于其常年积雪并且冬季较长,所以每年有大量人群到其旅游参观。居民在选址之初,出于对自然景观的需求和对传统理念的考虑一般都会选择离水较近的地方,并且房屋建造的材料以木材为主,所以离森林也较近,方便取材,同时开垦森林,发展农牧业,以求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

2 锦江木屋村传统聚落的保护与传承

2.1 锦江木屋村基本概况

2.1.1 基本现状

锦江木屋村已存在80余年,全村无一砖一瓦,均由木材建成,是长白山地区木文化的“活化石”,现已被列入吉林省第七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锦江木屋村是由当地满族的原始住所结合“闯关东”的汉族民居融合发展而来的。随之乡村旅游和商业化的发展,建筑材料使用年限较低,村落建筑遭到一定程度破坏。

2.1.2 聚落外部环境分析

首先,北方干旱少雨,基本是靠天吃饭,并不需要靠着河流,同时利用森林将河流与村落隔开一段距离,即不会受到冷空气的影响,又满足了水利条件。其次,根据传统聚落选址的风水学,“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的布局形式也被认为是“藏风聚气”,是有利于村庄发展的布局形式。

长白山脉地域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所以该聚落西北方向的树林被保留用于防风。因为该聚落是随山脉走势而逐渐演变的,村落的南向为山坡,不利于耕种,所以只能向北侧开垦农田。

2.1.3 聚落内部环境分析

锦江木屋村的道路呈东西向带状分布,路网为鱼骨式路网。主干路约为6米,支路约为 4米。同时支路之间间距很大。长白山地域天气寒冷又结合了满族地域文化,导致锦江木屋村的公共空间很少。

建筑单元朝向随山势走向均为南北向布置,由于气候影响,建筑单体都偏低矮,且房屋排列松散。个别单元中有正房与厢房之分,但厢房与正房之间并不连接,厢房大多为仓库的作用。且厢房与正房相错开,保证了正房的采光需求。

2.2 锦江木屋村传统聚落空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2.1 锦江木屋村传统聚落空间文化的保护

传统聚落都是先人们留下的智慧,其中蕴含了许多古人们的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物价值,同时吉林省历史底蕴不足,传统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对长白山地域建筑还没有清晰的系统。扩建村落时应该顺道路以及山势走向扩建,不破坏原有的肌理。在扩建与修护的同时,注意各个单元的协调性,不破坏其空间形态。

对于原有乡土景观保护原有的木建筑,保护现有的耕田与畜牧,并合理的进行开发与运用,开拓的冰雪文化。

2.2.2 锦江木屋村统聚落空间文化的传承

“一方水养一方人”,在环境的影响下,东北长白山地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人民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与习俗。在传承这种民俗文化的同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现代生活理念相结合,形成具有东北特色风俗的新型聚落。

独特的木建筑,独特的冰雪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传统的生活模式构建了锦江木屋村独一无二的乡土景观文化。在传承这种地域性文化同时,优化聚落空间形态,凝聚聚落生命力与活力。加强宣扬传统的地域文化,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东北地域自己的传统文化。

3 结语

我们在建设保护传统聚落的同时,也是对于当地地域性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建设不能盲目开采,要循序渐进,不破坏原有的地域风貌。在商业化开发的同时,不要破坏当地居民的生活模式,自然环境以及聚落的空间形态。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与传承传统聚落文化刻不容缓。通过研究锦江木屋村的布局形式以及建筑单体特点,优化传统聚落的布局形式,提高我们对传统聚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有效的保护长白山传统民居形态,同时为东北传统聚落的保护与传承提供针对性建议。

[1]赵之枫,传统村镇聚落空间解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1.

[2]张健,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与重构——以番禺大岭村为例,华中建筑,2012.07

[3]何依; 孙亮,基于宗族结构的传统村落院落单元研究——以宁波市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建筑学报,2017.02

猜你喜欢

锦江木屋长白山
木屋小镇:岛屿·丛林·小木屋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会飞的木屋
俄“木屋之城”前途未卜
漫步四季,探索不一样的长白山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木屋
锦江集团面临扩张瓶颈
1978-1990,中国大学生文学刊物索引之《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