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景观在公路工程上的应用展望
2018-03-28
(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74)
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沿途景观在主题方面尚无讨论。沿途景物作为行车安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驾驶员最易直观接受行车环境的一个重要信息,因此对道路景物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民对旅游的偏好加重,以主题公路为特色的路线将开启游客在路途中的观光模式,建设以旅游及安全为目的的公路项目,通过植物不同色彩搭配及特色景物设置,控制道路的整体性与协调感,以突出道路的个性与特点,能成为社会上旅游目的的新视角,是道路景观建设的一个新的方向。
主题公路与主题公园类似,是根据某一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1 景观现有情况
随着中国基础建设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崛起,社会经济的大步跨前,在行车环境得到了空前提高的同时,交通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特别是夜间行车、大货车、外来车辆等为交通事故高发群体。在引起交通事故的诸多因素中,道路交通环境景观是其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
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驾驶员长时间驾驶难免疲劳。道路景观是道路环境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对驾驶员的心理活动造成影响。基于此,若站在科学合理的角度对道路环境进行改造,那么可以预见其对行车安全的积极作用。
目前高速路在沿途景观的应用上,在靠近机动车道一侧的植物色彩设计使用大面积的色块交替,以舒缓视觉疲劳;在道路交叉入口处设置根据当地文化风俗、民族习惯等设置雕像以降低视觉疲劳,引导驾驶员行车视线,改善行车视觉环境,避免枯燥,乏味,单一的视觉系统,提高道路安全性,并且美化道路景观。
处于中央分隔带一般设置具有色彩鲜明靓丽特点的植物,目的是与周围的大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达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并具有导向性的功能。中分带以及两侧分车带常常通过栽植常绿灌木、矮树来隔断对向车流的眩光,该处植物栽植常以绿色植物为主,具有色彩鲜明且靓丽的特点,起到与周围的大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作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的地方车辆行驶会发生顺行交义的现象,常选种植绿篱和灌木。不宜种植高大乔木,乔木易遮挡视线。在弯道的外侧常种植高达成排的乔木,可以引导驾驶员视线,提高安全性。绿岛主要以植物景观为主,在立交桥下种植耐叶色明亮的地被植物,可以避免桥下空间色彩昏暗,增加亮度,给行人一种开阔感,利于诱导视线。将绿岛设计成视野开阔的草坪,以绿色为主色调,草坪上点缀一些有色彩纯度较高的花灌木等形成疏朗开阔、色彩简洁清新的景观效果,也常种植多年生花卉、地被植物、低矮的常绿灌木等组成图案,同时调节驾驶员和乘客的视觉神经和心情。
2 特色主题
参考目前社会上主题公园和特色小镇,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场所。它是根据特定的主题创意,主要围绕发扬当地已有特色文化,或者发展新兴文化及高新技术等手段、以虚拟环境塑造与园林环境为载体来迎合消费者的好奇心,以主题情节贯穿整个游乐项目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
与主题公园不同,公路主要的价值在于其运输功能。国内目前道路景观对特色主题的设置微乎其微,主要集中在一些地方路段上,以宣扬地方特色、吸引游客为目的而设置。常见的高速沿途景观植物种植色彩单一,道路景观单调乏味,对已经在疲劳状态行车的驾驶人员起到的作用效果有限。关于设置主题公路主要目的在于减少驾驶员视觉疲劳,以静态景观为主,行人以走马观花的纯观光型活动。各式各样的主题下能增加车内人员之间互动,增加长途行车期间的趣味性,减少驾驶员的疲劳乏味。
3 建议
(1)主题公路
纵观全国高速公路沿途景观,除去南北地域落差而植物有所不同外再无太大差异,若将高速公路沿途景观设计为不同标段以不同的主题景观,建设特色公路,以美化公路外观。参照各类主题公园、特色小镇的模式,每一条公路有自己独特的主题,或者不同标段有不同主题,如此将会大大增加行车的趣味性,解除驾驶员的疲劳驾驶,增大行车安全。另一方面,有主题的公路与普通公路相比,其特点明显,或可为公路创造更多的效益价值。
将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活泼鲜明的卡通人物设置为主题,融入到高速公路中,在丰富道路景观趣味性的同时,减少驾驶员视觉疲劳,提高行车安全。例如若将小猪佩奇作为某一标段的主题引进道路景观设计,该形象深得小朋友们的喜爱,在行车过程中能有效活跃车内气氛,提高公路行车趣味性,降低驾驶人员驾驶疲劳。但是色彩多变的主题意味着更加惹人注目,需要注意在转弯处尽量不设置吸人眼球的景物,在转弯路段之前,设置提示减速标志标牌,并与相关段路的主题融为一体。既体现了公路的趣味性与特色,又美化道路景观,提高道路安全性,更是吸引眼球,为道路创造更多收益。
(2)特殊位置布置
由于主题景观具有博人眼球的效果,更适合设置在安全性相对较高或易疲劳的路段,如长直线上。在行车事故多发处等特殊位置应设置按照传统的植物景物色彩交错配置,根据瑞典NCS自然色系统对植物色彩进行标注,将植物色彩定量配置。色彩交错配置,以减少驾驶疲劳,舒缓视觉。
对于夜间行车或者隧道内光线昏暗等地段,在往来车灯的照射下或隧道内壁灰色混凝土及隧道拱顶灯光的照射下,灯光晃眼,驾驶极易疲劳,更需要通过特殊布景来给以引导驾驶人员的注意力。夜光粉在光亮处吸收各种光和热并转换成光能储存,而后在黑暗中自动发光,并且能无限次循环使用,对阳光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并且夜光粉色彩丰富,易于搭配,发光时间长,亮度高,并且安全可靠,能节约能源,绿色环保。基于此,可以在公路两侧护栏或路肩上及隧道内壁两侧设置荧光带,通过不同的色彩搭配,并与路段主题相呼应,加强路段特色,又起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
4 结语
关于道路行车环境的改进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安全行车不仅仅与道路的线形与道路景观等客观因素有关,更与驾驶员的主观因素密不可分,在行车过程中减少疲劳驾驶,控制车速,才是保障生命安全的主要措施。设置主题公路等想法是否能增加道路的效益,提高行车安全系数等问题都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现行市场上夜光粉的发光时间仅仅只是数小时,并没有达到理论上的20小时,因此除去理论外还需在材料方面要做更多的研究。目前虽然应用不多,但预计主题公路在未来将有广阔的前景。
[1]王艳奂.山区道路景观对行车安全影响的整体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张莹莹.山区公路景观色彩的交通环境辨识理论基础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陈熊婉君.城市道路的综合景观环境色彩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陈芳.公路视觉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D].重庆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王婷.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色彩设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