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的基础和风险
——基于北京市DY社区的研究分析

2018-03-28孟宪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航模居民社区

孟宪红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全能”政府难以满足社会对于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需要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公共服务[1]。20世纪90年代,社会组织开始在曲折中不断发展。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社会组织开始作为一支民间力量异军突起,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这一阶段,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加强。

2012年3月,《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公告》颁布,决定投入2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来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掀起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全国性热潮。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这标志着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有了 “权威和法律依据”。此指导意见的发布,是我国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一个历史性事件,它标志着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

社区工作是我国基层的服务工作,社区居民由工作地点回家之后,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社区中度过的。如何开展社区工作,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是社区工作人员始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新形势下,社区工作中如果能够引入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治理尤其是社区营造方面是一个创新[3]。但是如何防范社会组织进入社区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也是政府和社区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尽管当前情况下,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在不断优化[4]。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以北京市DY社区为切入点,调研了基层社区中引入社会组织的基础和风险情况,并有了一定的研究发现。

二、北京市DY社区引入社会组织情况

北京市DY社区近年来有引入社会组织协助开展社区工作的经验尝试。通过访问社区负责文卫工作的工作人员,笔者发现该社区引入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工作的情况为:

(一)引入的社会组织的数量较少

DY社区曾经引入过两个他们自认为是社会组织的机构,一个是“AF儿童基金会”,另一个是“XFX航模俱乐部”。其中“AF儿童基金会”是由妇联牵线搭桥、然后由社区居委会自行联系的。“XFX航模俱乐部”属于航模公司的一个分支。针对如何引进“XFX航母俱乐部”,负责文卫工作的工作人员这样说:

正好他(俱乐部负责人)是我们这的一个居民,他们想为社区做点贡献,他们有自己的孩子专门学习航模班,参加比赛,它属于跟我们社区合作那种,社区活动也多,想给他们宣传宣传那种。

换句话说,“XFX航模俱乐部”是通过社区居民自发引进的,然后与社区居委会合作,共同开展社区服务。

总结来看,在DY社区引入社会组织的数量较少,总共两个。不仅如此,这两个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的内容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

(二)引入社会组织开展的服务内容比较单一

在引入的两个社会组织当中,“AF儿童基金会”开展的工作,文卫工作负责人是这样介绍的:

(他们)主要是在寒暑假教孩子们怎么用压岁钱,怎么合理用钱,他们会先组织孩子们进行小游戏,然后分组给你一部分钱让你怎么去花,然后看看每个组花得好不好,可以激发孩子们怎么合理去用钱。

每次给我们来上课的是两个老师,一个是负责联系的,一个是专门负责讲课的老师。每次上课的内容不一样,来的老师也不一样。

由以上看出,“AF儿童基金会”在社区中主要是针对儿童开展工作,而且是利用寒暑假时间,针对孩子的压岁钱如何使用开展一些活动。

对于“XFX航模俱乐部”的工作,文卫工作负责人这样说:

一直都在用,近期也搞活动,也是暑期,他们是一个航模的那种活动,也是挺专业的,教孩子们做一些航模之类的知识,近期和他们也在合作,这次暑假的活动也是与航模的一起。

由此可见,“XFX航模俱乐部”提供的服务比较具有专业性,而且主要也是针对青少年。尽管这两个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对单一,但是工作人员认为这样的服务还是很有意义的:

青少年比较感兴趣,像关于理财方面孩子们肯定不懂啊,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买什么东西就给多少钱,它会让孩子有一个概念,怎样好一点地去花钱而不浪费,他这个组织挺有意义的,从他们本身来说反馈也挺好。航模主要是男孩子对手工制作比较感兴趣。我们文卫科前期有一个文化节活动搞了一段时间,让他们来配合一下,搞完这个以后有的家长过来问这个可以自己单报吗,自己花钱也行,因为孩子们对这个感兴趣,通过我们桥接有的社区孩子就自己去报他的班了。

通过开展相关服务活动,提升了青少年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对某些知识的热情,这对青少年和家长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尽管如此,引入社会组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引入社会组织开展服务时存在需要付费的情况

引入社会组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需要付费的情况。按照我们的理解,开展社会服务应该具有公益性,但是却存在需要付费的情况,这也让社区工作人员感到困惑。通过访谈DY社区居委会主任我们得知,社区中通过妇联引入过社会组织开展过一次旧衣改造的活动,但是一次讲座两个小时,就需要付500元钱,工作人员认为收费有点过高,而且是需要社区居委会从专项资金里出钱。对于“XFX航模俱乐部”最开始的体验班是免费的,但是以后的学习就需要收费了。对此,社区工作人员认为:

我理解的社会组织应该是公益占大部分,比如说社区想利用社会组织来搞些什么活动的话,多数应该是免费地提供,或者是低偿地提供服务,现在我反而觉得倒不是。

由以上看出,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组织向社区收费难以理解。对于社会组织来说,提供免费的服务才是他们应该做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在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有它的必要性,而这种必要性是与社区提供的某些平台相关的,当然也和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组织的理解有关。尽管如此,在社区中引入社会组织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三、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的基础和风险

北京市DY社区在社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曾引进过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因为工作人员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换句话说,在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开展服务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的。

(一)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的基础

通过对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访问,笔者了解到,在社区中引入社会组织开展服务是有依据的,这表现在:

1、社区居民的需求

通过访谈居委会文卫工作负责人,笔者得知,社区的居民还是比较喜欢活动的,都是比较积极的,暑期的时候家长都会主动问,老年人也比较支持,但是还看活动搞得有没有意义。

换句话说,居民很积极,会去询问有没有活动,但是工作人员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工作思路,这与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相关。

2、社区工作人员的需要

通过访谈,笔者得知,不仅是社区居民对社会组织比较期待,社区工作人员也很希望社会组织能够进入社区,因为通过这样的途径,社区工作人员就可以解决一些自己面临的现实问题。负责文卫方面的工作人员这样说:

主要还是想法太少了,但是有社会组织他们的想法多啊,他们有些经验有些创意,知道现在都喜欢做什么,脑子可能比我们活跃一点,我也想搞好的活动,但是就是素材太少了,想法太少了,一个人想法太局限了。还是希望引进社会组织,因为我们这边毕竟有限,想到的社区活动也有限,如果有好的社会组织创意和想法还是希望能引进多一点,能支持一下社区工作。

工作人员认为,如果引入社会组织可以开阔工作人员的工作思路,提供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想法,进而可以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同时,也能提升工作人员本身的素质,因此,非常希望社区层面能够引入社会组织。另一方面,社区工作的开展需要人力,需要志愿者,而社区的志愿者多是老年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些老年人不能永远提供服务,因此也需要一些新的力量加入,包括社会组织力量的进入,以弥补社区人力资源的不足。对于这一点,社区居委会主任这样介绍:

其实我们还是想引进公益组织,志愿者这块儿。因为现在志愿者值班巡逻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年龄大的,而且这些人在我们这干了多少年,就跟我们值了多少年的班,我就觉得那些人年龄也大了。

由此可见,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他们也十分渴望社会组织的进入。

3、相关资金的提供

尽管工作人员认为,在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开展服务应该是免费的,但是对于这一块的工作,如果需要出钱的话,还是有相关经费的出资渠道的。经与工作人员了解,社区有两方面的资金来源:一是社区公益金;二是社区党建经费。党建经费中大部分资金可以用于服务居民群众。但是工作人员表示,尽管有这些资金的支持,其实费用还是不够的,而且不需要收费太高的社会组织服务。

4、政府方面的支持

近年来,社会服务、社会治理已经进入到政府的工作视野,并且也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如2012年3月的 《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公告》的出台,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国家已经从政策层面或者说“顶层设计”方面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和社区服务提供了指引,这也使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有章可循。2014年1月,财政部召开的全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会议,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定了发展目标:“十二五”期末,有效的购买服务机制初步形成,2020年政府购买服务制度达到成熟。因此,在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是有现实和政策基础的。不过尽管如此,在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笔者将结合调查资料,详细论述这一问题。

(二)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的风险

经过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访问,笔者得知在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有一定的基础,或者说是有现实需要的,不过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风险与过去的危险相比,实际上是一种与现代化和全球化相关的后果[5]。在社区层面,这种具体的风险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组织可能不被居民信任和接受的风险

社区是广大居民生活和休闲的场所。生活在一起的居民,由于长时间的交往,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由于互相之间比较熟悉,所以居民有什么问题可能会寻求熟人之间的帮助,而不是向外去寻找资源。社会组织作为外来机构被引入到社区之中,有可能会面临不被居民信任和接受的情况。按照社区居委会主任的说法:

我们社区的老龄化也挺严重的,如果引入专业的为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就是有一个居民认可的问题,还有一个信任度的问题,因为现在好多居民,对外人进入不认可。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这样的看法,即有什么事情找居委会,而不是找外来的社会组织。因此,一旦外面的社会组织进入,居民可能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在有些情况下,社会组织还需要居委会工作人员带领,才能进入社区开展工作。所以,这是社会组织进入社区开展工作可能会遇到的第一个风险。

2、可能存在收费服务的现象

经过与社区负责文卫工作的人员交流,笔者了解到,社区工作人员的一个担心是社会组织引入之后,可能开始的时候是不收费的,但是后来就演变为收费的服务,这会让居民觉得很别扭。按照文卫负责人的说法就是:

首先就是怕不了解,如果不是街道介绍的,我们自己认识的,突然来一个组织,之前也有一些组织过来找,之前有一个教育机构,但是不了解,我就怕说一开始会为社区做活动,后期要是从中盈利就说不好了,这两个组织虽然有一个是盈利的,但是我们至少了解,也能放心用。就怕有的组织刚开始做得挺好的,但是越往后越盈利了,但是居民不知道,居民说就是通过社区知道的,万一以后牵扯到一些事情的话就不好做了。

因此,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说,一些社会组织刚开始承诺得比较好,但是到最后却出现收费的情况,这也是工作人员比较担心的问题,因为居民可能对这种收费服务不感兴趣,尤其是有些居民的生活水平并不是很高,缺乏一定的经济基础,如果提供的服务再演变成收费性质的,那么势必会引起部分居民的不满,使居民有被欺骗的感觉。

3、居民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

社区尤其是熟人社区,居民之间都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如果出现了陌生人,特别是打着机构的名义进到社区来的,居民就会担心各种安全问题。这里的安全,既包括人身安全,也包括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等。因为不了解,所以社会组织进入后,居民会想到保护自己的各种安全,而不容易去配合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按照社区居委会主任的说法:

但是我有一种担心啊,就是说一旦时间长了,到时候人家把底下居民的信息套走以后,这理财公司再怎么跟居民说,我们担心的是这个。

从以上可看出,居委会主任担心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通过与居民交流,获得了居民的信息,但是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一些非法的事情,反而把好事做坏了。因此,要进行信息的保护。

(担心的)也就是安全方面的。因为毕竟不了解这个人,尤其是牵扯到入户的时候,肯定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这里,主任也提到了入户时的安全问题,这里主要就是指人身安全问题,毕竟是要进入到居民家中,所以人身和财产安全也是需要考虑的。

4、服务的延续性无法满足公众的期待

一般来说,社会组织进入社区的方式,可能采取的是项目制的形式。社会组织会根据项目的进展和时间安排,设计一些相应的活动,以完成项目要求。有的项目可能是一年期的,所以在一年时间之内,社会组织可能会在社区服务若干次,但是有些问题并不是几次服务就能彻底解决的,因此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由于项目期限只有一年,所以在居民的问题被发掘之后,可能社会组织就撤离了该社区,这样就有可能伤害到居民的感情。因为一年期后,社会组织如果申请不到资金支持,可能就不会继续开展服务了。但是居民的问题被发掘出来,换句话说,居民的伤疤被揭出来,但是却不能继续帮助修复伤口,这将导致更大的伤痛。因此,居民十分渴望并且期待社会组织能够继续服务,如果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将会改变居民对社会组织的看法,这种看法有可能是对社会组织的能力或者资质的一种怀疑,也有可能是对社会组织产生负面的看法。因此,如何保证社会组织在社区工作开展中服务的延续性,也是相关人员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笔者探讨了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的基础和风险。社区工作对社会组织有需要,这不仅是居民的需要,也是社区工作人员的需要,同时还有资金、场地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这些都为社区工作引入社会组织提供了基础。但是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也存在着社会组织不被居民信任和接纳、服务收费、居民安全受到威胁以及服务延续性得不到保障的风险。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四、应对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存在风险的建议

以上不难看出,在社区工作中引入社会组织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在政府工作人员缺乏、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引入社会组织,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针对潜在的风险,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一)加强宣传,增加社区居民对于社会组织的信任

目前阶段,社会组织还不被社区居民所广泛认识和接受,因此,可以通过加大媒体的宣传,使居民对于社会组织是什么以及能够做什么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宣传使居民意识到,社会组织可以满足他们的公共需求,保障其利益,同时使其认识到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6]。另外,也可以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开设讲座等形式,向居民普及社会组织及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相关知识,避免出现居民认为社会组织及工作人员会威胁到其安全的问题。

(二)开展培训,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组织的了解

调研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有些社区工作人员对于什么是社会组织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因此,如果想长期地在社区工作开展过程中引入社会组织,也需要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对于社会组织的了解和熟悉程度。可以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到社区宣讲,使社区工作者熟知社会组织的性质、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以便能及时识别哪些组织是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同时可以开展相互合作,避免将商业组织和社会组织混淆,产生对社会组织的误解。

(三)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加强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经费的支持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大部分社会组织的运作,其资金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一个组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而在现今情况下,有些组织可能面临生存方面的问题,因此,会向服务对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以维持组织的运营,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由政府方拿出一部分资金,对社会组织给予一定程度的保障,或者拓宽社会组织可以募款的渠道,这样既可以避免社会组织向社会公众收取服务费用,也能够体现政府的责任意识,增加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四)提升社会组织本身的能力建设

目前阶段,社会组织正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从长远来看,社会组织要想发挥作用并且有发展的潜力,一定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这种能力包括:

1、自身的专业能力

社会组织要想为公众提供服务,专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要有服务居民的能力和资本,具体是指服务居民的价值理念、态度和专业技术。居民除了上班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在社区中度过的,如何使居民在社区中感受到社区和社会带给他的有品质的生活,需要社区和社会作出及时的反映。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要有一种为居民提供服务的专业态度和职业操守,把居民的需求放在首位,通过走访和调研,及时发现居民的需要,进而为他们制定相关服务计划。从专业能力上来看,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要有评估居民需求的能力、策划方案的能力、执行项目的能力以及评估服务效果的能力。所以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身的经验和技能,以更专业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令他们满意的服务。

2、内部管理能力

对于社会组织来说,内部管理首先是人员的管理,如何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社会组织是一个大问题。另外,如何进行员工的人性化管理,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拓宽社会组织员工发挥潜力的空间,也是社会组织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其次,要加强社会组织的财务资产管理。要建立社会组织独立的财务和银行账户,定期核算,由专人负责,任何人不得挪用组织财产,做到每一项财产都记录在案,清清楚楚,有章可循,以保证组织的财产安全。最后,也要加强组织内部的监督机制,设立监事会,充分发挥监事的监事作用,同时建立完善的公示制度,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社会组织的运营情况,增强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任。

3、对外交往能力

社会组织要想生存,不能封闭自我,一定要保持组织的开放性,这样才能增加社会组织的生存机会和发展空间。作为社会组织要有较强的对外交往能力,主要是指与其他社会组织、公众和政府交往的能力。社会组织不止一家,在社会中有提供各种不同类型服务的社会组织,保持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交往,可以使社会组织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而且也可以在遇到困难时寻求行业内人员的支持和帮助。公众是评估社会组织服务成效的重要渠道,如何满足公众需要,提供满意的服务给他们,与公众打交道也是一门重要功课。政府为社会组织提供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社会组织应及时回应政府的政策,协助政府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进而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五、总结

通过对北京市DY社区居委会主任和负责文卫工作的工作人员的访问,笔者了解到DY社区曾经引入过相关社会组织开展工作,并且也看到了引入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工作的成效。社区工作人员希望能够继续引入社会组织,他们认为引入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工作是有基础的,当然,他们也担心引入社会组织会有风险,如居民不信任和接纳、居民的各种安全会受到威胁、社会组织会收费以及服务的延续性不能得到保障等等。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相关建议,即要加强宣传、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以及提升社会组织自身的专业能力等。希望政府部门能够予以关注并有针对性地吸纳,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工作服务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香智.契合与张力:社会工作机构能力建设的场域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0):213-218.

[2]王义.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2):54.

[3]李晓彬.社会组织参与城郊社区营造的困境与措施[J].党政论坛,2017,(9):37.

[4]俞晓波.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党政论坛,2017,(10):38.

[5]乌尔里希.贝克,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19.

[6]郑素晓.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及其防范[D].苏州:苏州大学,2015.40-41.

猜你喜欢

航模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飞走的航模
他是如何脱险的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
飞翔的航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