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地勘单位内部审计的若干思考
2018-03-28李一鸣
■/李一鸣
2018年1月12日,审计署修订出台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进一步拓展了内部审计的职责范围,强化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目前,国家对地质勘查领域的投资正在缩减,矿业下行带来的压力也正迫使地勘行业转型发展。地勘行业正处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而一个地勘单位的管理能力,将是决定在这些机遇与挑战中能否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内部审计力量的不断增强,将极大促进地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的提升,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增加组织价值。
一、国有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存在缺陷
国际内部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的前提下,随着组织管理方式的转变及内部职能的细分,是基于加强经营管理为目的的内在需求基础上自发形成与发展。相对于我国内部审计在《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形成,以行政命令式推动下发展的现实情况有着很大的区别。国际内部审计设置的动因,相较于国内内部审计,更具有生命力。
在机构设置上,由于内部审计设置的动因,地勘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为了配合上级管理部门相关规定而建立的,导致国有地勘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存在先天不足。一是当前国有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在形式上的独立性不够,而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基本特性,一项监督工作离开了独立性就不能称之为审计。二是内审部门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行使职权,开展工作,但由于内部审计人员本身为该单位职工,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息息相关,在工作中审计内容的确认、审计方式的选择、审计结果如何处理以及审计建议能否落实等都要受到单位领导的制约。很难保证其提供意见建议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内审部门的职权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二)内部审计的部分职能缺失
2003版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内部审计的职能限定在了监督与评价。2018版的《规定》则增加了咨询建议功能。这反映出内部审计的本质不仅是监督与评价,更重要的是从服务的角度提供建议。而这种建议往往落脚点是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上。这与内部审计的职业特征有关。因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职业的法宝,也是最擅长的专业技能。这一点也与《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咨询服务不谋而合。长期以来国有地勘单位内审部门都突出了“监督”职能,忽视了“服务”职能,当然,国有地勘单位现有的内部审计组织,不能因此帮助领导者去落实建议的实施,这会损害内部审计独立性。
(三)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协调
国有地勘单位内审部门同本单位其他部门之间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大部分被审部门和内审部门属于平级,无隶属关系。审计人员工作中沟通方式若拿捏不当,便会招致被审人员的逆反心理。以财务部门为例,财务部门作为地勘单位内部的重要管理部门,工作出发点主要围绕地勘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效益的提高、成本支出的控制展开的,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在地勘单位运行过程中,内审部门是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为出发点,在地勘单位的管理过程中扮演监督者的角色。因为当前地勘单位内审工作仍主要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这使得内审部门和财务部门出现了矛盾关系,甚至会在内部形成隐形的上下级关系,而内审部门在组织的宏观管理过程中仍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建议得不到财务部门应有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勘单位主要领导的正常工作和地勘单位管理的正常开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四)领导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不够
国有地勘单位的主要领导既是审计部门、审计工作的领导者、指导者,也是审计成果的主要应用者,领导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工作职能履行和作用发挥的好坏。有的地勘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出的问题,长期不重视、未整改,致使小问题变大问题,最后积重难返,甚至有的地勘单位领导只抓经济,不抓审计,只要会计,不要审计。
(五)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背景单一、综合知识水平偏低
在人员构成方面,地勘单位很多内部审计人员存在专业背景过于单一、综合知识水平偏低等问题。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综合技能。现实中,复合型的内部审计人员很少,大多不能做到一专多能,不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这样的状况不能很好地适应地勘单位多元化经济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难以满足开展高效的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二、加强国有地勘单位内部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内审机构的独立性
首先,国有地勘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并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和规范,实现地勘单位内部审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要保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直属领导层次越高,其地位就越高,独立性越强、权威性越高,工作也容易开展。所以地勘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理想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在行政编制上完全脱离本单位,成为上级审计机关的派出机构,直接由上级主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领导。在现有条件做不到的情况下,国有地勘单位可以尝试设置总审计师一职,协助党委及领导班子负责管理内部审计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地位和权威性,还有利于形成内部审计组织的归属感。
(二)完善内部审计职能,监督与服务并行
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时间上应从事后审计逐渐转向事中、事前审计;在工作内容上,将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理顺资金运行管理机制。要发动内审人员深入到地勘单位管理的各个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为防止地勘单位出现大的经营管理波动,杜绝地勘单位的严重的违法违纪问题发生,提供扎扎实实的服务,这样的内审工作才有生命力,才是地勘单位所需要的。要增强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意识。内部审计的职能就是监督和站在服务角度提供咨询建议。只有将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相结合,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才能更好地提升审计的地位,实现审计价值,发挥审计的作用,正确处理管理与审计的关系。作为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既要重审计,也要重管理,二者不可偏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内部审计更好地为地勘单位提供增值服务的本质功能。
(三)注重工作方法,协调好与被审部门之间的关系
国有地勘单位内审部门应注意四点:一是工作严格依照程序进行。内审部门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前应事先向被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让被审单位作好配合工作的准备,切忌“突然袭击”,以免因信息传达不及时引起部门之间的误会;二是在审计过程中对存有疑问的事项,应先充分调查取证,并取得切实证据,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不能武断地对问题定性;三是审计工作结束后,应向被审部门交换审计意见。四是在公言公,不可依仗内部审计的合法职权刁难被审计单位工作人员。被审单位也应提高认识,主动、积极地接受内审监督,对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应耐心地解释,虚心听取审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四)发挥领导干部在内部审计中的重要作用
领导在地勘单位内部审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应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关注。要认真听取内部审计人员对单位管理和控制的合理化建议,同时赋予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力,完善年终考核评分制度,树立地勘单位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自身的免疫细胞,在整个单位的管理体系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分配制度方面应酌情给予内审部门一定的倾斜,以激励内审人员发挥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单位。
(五)强化内审队伍素质,培养综合型人才
国有地勘单位内审队伍的建设,要坚持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强化学习与培训,锻造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内部审计队伍。首先把好“入口关”,完善内部审计人员录用机制,选拔人才时要同时注重人员的工作时间、经验,综合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其次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管理。要严格要求审计人员依法审计、按章审计,严格遵守《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要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并提供开展理论研讨、工作交流、参加CIA考试的良好机会;要建立激励机制,将内审人员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与薪酬福利、职位升迁挂钩,并定期进行考核、评定。奖优罚劣,以此激发内审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职业技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