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民生类新闻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民生报纸

顾 瑶

(松原市宁江区报编辑部,吉林 松原 138000)

民生类新闻就是对普通大众的生存以及生活进行追踪报道,它在内容上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包含了普通民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如何做好民生类新闻,是提高报纸的社会影响力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就如何做好民生类新闻进行了分析。

一、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培养

民生新闻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够帮助广大民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广大人民群众表达心声提供一个平台。但是在现如今的报纸上,不难发现民生类新闻报道的质量在严重下降,缺少创新,在内容上也都跟过去的相差无几。更有甚者,有些报纸为了博取关注,编辑人员会瞎编乱造出一些新闻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以图提高自身报纸的关注度,这使得报纸的公信力逐渐降低,反而会影响纸媒的长远发展。事实上,这种报道经过长时间的发酵,使得人们对民生类新闻关注度也下降了,甚至觉得该类报纸不可信。因此,各大新闻媒体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决不能因为一时的吸引读者就胡编乱造新闻。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对报道假新闻的工作人员进行惩处,对优秀的从业人员进行鼓励,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维护媒体的公信力,并且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在采集民生类新闻时,工作人员要严格审查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对该新闻的时效性进行把控,采集人员也要对该新闻的真实性进行负责,在之后的工作环节中,审稿人员要做到严格审稿,对新闻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从而做到能够落实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对人民负责,对自己工作负责。

二、要回归观众本位,认清民生新闻的本质

民生类新闻本身就是为了民生而服务,民生类新闻的报道都是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它的取材内容大多数都是普通民众生活中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还有人民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群众希望改进的事情。受商业化的影响,民生类新闻的报道变得越来越娱乐化、低俗化,有一些报道为了博人眼球,夸大新闻内容,也使新闻变得娱乐化,使新闻事件充满戏剧性,对舆论进行了误导,也使得新闻报道充满了负能量,从而产生了很多不好的影响,这样的民生类新闻报道是有违新闻报道的宗旨的。在民生类新闻的报道过程当中,新闻工作者要真正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对人民群众生活百态的观察,写出符合人民群众真实情况的新闻报道来,这样才能与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共鸣,使民生新闻的生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民生类新闻要多与广大人民互动,让普通大众参与到新闻报道当中,对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多的问题开展专题报道,对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持续报道,通过收集广大普通民众的意见,来切实地帮助民众解决问题,这样民生类新闻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多重途径以及手段,获得相应的帮助。

三、扩宽选题,提升文化品位

民生类新闻在选材的过程当中,通常的情况下形式比较单一,选材的重复率比较高,尤其是在一些城市当中,由于城市里的日常生活都大同小异,所以每天所发生的事件也都相似,这就会使得新闻的选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局限。民生类新闻由于都是和人民群众相关联的,大多数都是围绕着群众身边的街坊邻居、夫妻情侣、家人朋友之间的事情进行报道,如果不注重创新,时间长了,新闻报道就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这就要求相关工作者要不断扩展选题范围,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挖掘人民群众生活当中的亮点,发现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需要,选择更加有吸引力的题材来进行报道,从而实现民生类新闻的突破。在现今的生活当中,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普通的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更多地人愿意观看一些传统类的文化表演,文化类的民生新闻报道不失为一个亮点,民生类新闻可以从文化出发,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观察记录一些文化活动,将文化类民生新闻当中的“高雅”与家庭琐事类的民生新闻当中的“世俗”结合起来,这样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也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还可以增加传统文化的曝光率,让传统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挖掘出人民生活当中的乐趣,使民生类新闻更有看头。

四、结束语

民生类新闻只有将普通大众的生活百态作为关注的中心,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的服务性,让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能够得到展现,表达出人民群众心中的意愿,才能够使民生类新闻得到蓬勃的发展。对报道中所遇到的问题,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改进民生类新闻报道中的不足,对报道内容加以创新,不能只局限于一些琐事上,让文化生活类新闻与家庭琐事类新闻相结合,提升民生类新闻的阅读价值,促进民生类新闻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民生报纸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报纸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