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阈下抗震救灾精神生成的三重向度——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

2018-03-28韩晓娟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汶川灾区群众

韩晓娟 王 伟



文化自信视阈下抗震救灾精神生成的三重向度——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

韩晓娟 王 伟

(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它的生成有政治、实践和文化三重向度。从政治向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构筑了根本保证。从实践向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奠定了现实基础。从文化向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文化内蕴和精神泉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探析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逻辑,对于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抗震救灾精神;中国共产党;灾后重建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席卷汶川,给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地震灾害发生后,党和国家在第一时间做出抗震救灾工作部署,把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最终夺取了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胡锦涛同志指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1]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探析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逻辑,有利于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政治向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构筑根本保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普列汉诺夫也指出,统治阶级“给意识形态的发展以巨大的极度重要的影响”[3]733。如果没有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便不能准确把握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及其发展状态。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我党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立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实践要求,发挥坚强领导的核心作用,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构筑了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在抗震救灾工作中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保证了正确方向

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始终遵循的一条红线。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为我党领导和团结人民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保证了正确方向。一是我党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协同抗震救灾。唯物主义历史观恢复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人民群众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在没有人类出现以前,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社会。毛泽东也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动员人民群众特别是“80后”青年投身到抗震救灾工作中,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取得了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二是我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切实保障每一个受灾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人,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尊重他们的生命。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党中央做出“第一位任务是救人”的重要指示,要求争分夺秒地抢救受灾群众。在过了黄金救援时间之后,公安部门再次向搜救队伍作出指示,对灾区进行地毯式搜索,有一丝希望就绝不放弃,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负责。

(二)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实践要求,发挥坚强领导的核心作用,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坚实的依托载体

在抗震救灾工作中,中国共产党发挥坚强领导的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取得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提供了政治保证。一是我党发挥坚强领导的核心作用,有效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投入抗震救灾工作。“每次灾难都不同程度地考验着中国共产党整合社会力量的能力。”[6]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迅速调集军队、武警部队及社会救援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之中。由于投入的救灾力量非常多,如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来协调指挥,那么就会分散救灾力量,影响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效率。二是我党在以往的救灾减灾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把救灾减灾工作和政治结合起来,为科学有序地应对汶川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保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党改变了以往“以群众自救为主,政府救济为辅”的救灾减灾原则,逐渐把救灾减灾工作和政治结合起来,这是党在救灾减灾工作上的一项创举。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极力发展这项工作”[7]。在此基础之上,我党又不断地完善并制定了一系列防治灾害的法律法规,逐渐把防灾减灾救灾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提高了应急机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启动灾害应急机制,各部门科学有序地进行抗震救灾工作,有效地解决了灾区面临的供水、通电等问题,为后期的抗震救灾工作打下了基础。三是我党坚决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救人为第一,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党的各项工作都围绕群众来展开,以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安全为第一要务,着力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切实维护好灾区群众的利益。

(三)中国共产党把牢思想之舵,坚持对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领导,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经过90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积淀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8]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就掌握了革命的话语权,就能把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凝聚到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之中。我党始终坚持对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领导,培育了人民群众不怕牺牲、攻坚克难、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优良作风,同时坚持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为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我党始终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培育了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不畏艰险的优良品质,为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提供了思想保障。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9]说理透彻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了人民群众团结一致、不畏艰险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着凝神聚力的重要作用。“80后”青年积极参与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他们不畏牺牲、意志坚毅,始终奋斗在抗震救灾工作的第一线,为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甚至付出了珍贵的生命,这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分不开的。二是我党始终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引导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增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马克思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10]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我国媒体应建立健全应急机制,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坚守媒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的真实状况,把握住舆情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引导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避免外国媒体对我党和国家形象的“恶意抹黑”及对人民群众价值取向的错误引导。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宣传机制,及时准确地发布灾区情况,掌握社会舆论的话语权,宣扬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夺取抗震救灾工作胜利的信心。

二、实践向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奠定现实基础

抗震救灾精神在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它从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11]30。抗震救灾精神归根到底应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一现实基础来解释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巨大成就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而这一切又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持经济建设,勇于改革开放,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党立足现实、认清国情,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把经济发展作为中心任务,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12]370-371。这充分说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促进民族复兴,增强理论、制度及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马克思说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3]改革开放所积累的雄厚实力,为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化与升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汶川地震发生后,人民子弟兵、医务人员及社会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救灾第一线,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发扬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涌现出无数感人的先进事迹,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中逐渐形成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进政治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整合社会力量,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政治保障

政治建设是我党始终紧抓的一条红线,党立足于新时期基本国情和发展趋势,结合革命、建设时期宝贵经验,逐渐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正如马克思所言:“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1]26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和初心[2]。正是因为具有这种鲜明的人民性,我党才能有效整合社会力量,把全国各族儿女的力量扭成一股绳,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邓小平也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12]16-17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我党统筹安排,优化救灾资源配置,有效地整合国际国内救援力量,提高了抗震救灾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夺取了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凝聚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落实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精神泉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先进的价值规范和价值取向,发挥着教育人民、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精神泉源。一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科学性和人民性特征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得到充分彰显。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启动灾害应急机制,科学有序地布置救援工作,增强了抗震救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同时,党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积极协调各方救援力量,保障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力地凝聚了社会共识,把社会各界救援力量凝聚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情系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20多万志愿者、400支专业救援队、9万名医务人员活跃在抗震救灾最前线,共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款900多亿元”[14]。三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振了民族精气神,坚定了中华儿女的价值观自信,蕴含着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坚定了党和人民取得抗震救灾工作胜利的信念。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全国儿女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抱有取得汶川抗震救灾决战胜利的坚定信念,团结一心,夺取了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培育了个人的精神特质,为个人提供了价值准则和价值规范,塑造了个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品质,为取得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注入了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滋养下,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涌现出大量感人事迹。人民子弟兵不怕牺牲、严守职责,帮助灾区人民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灾区群众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依靠自身开展救助活动,更有“在地震发生时用自己身体保护学生的人民教师;为了挽救伤员生命累倒在手术台前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最高价值[1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制度支撑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2]健全的公共安全体系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是最基本的民生[16]。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一是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既要明确党在构筑公共安全体系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又必须在法治保障下由政府负责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二是要“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努力营造安全的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三是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人民群众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汶川地震发生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指挥,第一时间启动了灾害应急机制,同时地方政府部门负责落实中央的救灾指示,有效地整合了国际国内的救援力量,加强社会互助,极大地提高了抗震救灾工作的科学性和有序性。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党和国家始终把救人作为第一要务,维护灾区群众的利益。救援官兵、医务人员及社会志愿者日夜兼程奔赴灾区,争分夺秒地抢救每一位幸存人员,并且及时抚慰灾区群众的心理创伤,增强他们对灾区重建和社会经济秩序恢复的强大信心。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注入了生态文明意蕴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供个人肉体生存以及用于劳动加工的生活资料。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就等同于自然界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时就必须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我们党积极汲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树立新的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培育人民群众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思想沃土。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丰厚的经验,逐渐树立起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种生态文明意识成为指导我们科学有序地进行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法宝。在汶川抗震救灾实践中,党和国家依据灾区的实际情况,尊重地震灾害的客观规律,并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抢救了受灾群众的生命,减少了财产损失,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大型运输机及时为灾区群众输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卫星技术的发展保障了灾区的通信畅通,生命探测仪的投入使用有效减少了受灾群众的伤亡,公共安全应急平台的投入为协调物资与救灾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文化向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文化内蕴和精神泉源

普列汉诺夫指出,为了理解一定时期的意识形态,“那就应该预先认识前一时代的‘智慧状态’”[3]735。也正如恩格斯所言,任何精神、思想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便是理解抗震救灾精神的“锁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思想,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蕴;革命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养料,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基因,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厚实的精神土壤。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奠定深厚的文化内蕴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8]伟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不仅是把各族儿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更是激励中华儿女在汶川抗震救灾实践中砥砺前行的重要支柱。一是我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惟邦本”“仁者,人也”等丰富的“民本”思想。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党中央把以人为本作为救灾工作的立足点,在第一时间便做出尽最大努力抢救受灾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指示。基层党组织发挥堡垒作用,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堤坝”。广大党员干部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模范的引领作用,冲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为本理念。二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基因深深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儿女抵御强族入侵、捍卫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源泉。在汶川地震灾难面前,烙印进中华儿女骨子里面的爱国主义精神便显现了出来,全国人民心系灾区,在关注灾区动态情况的同时,纷纷自觉捐款捐物,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帮助灾区人民和中华民族度过难关。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奔赴灾区,为灾区群众带来了水和食物,他们在配合专业救援队伍工作的同时,也展开了简单的救援工作,为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是中华儿女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凝结在“夸父追日”“愚公移山”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艰难困苦中自强不息、砥砺前行。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有连续奋战在救灾一线累死的警嫂,有义务为灾区孤儿哺乳的绵阳警花,有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撑起生的希望的母亲和老师,有勇敢坚强不掉泪的可爱女孩,也有救助同学不幸失去右腿的初一女生,更有奋力抢救受灾群众导致流产的最美护士。他们把自强不息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谱写着人生最美的篇章。

(二)革命文化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革命文化是一种“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形态[2]。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把运输文化食粮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19]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也是调动人民群众克服艰难困苦的精神动力,更是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鲜明旗帜。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与革命文化紧密联系、一脉相承,革命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养料,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一是革命文化中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我党作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奉行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井冈山时期,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领导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党在延安时期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丰富了群众路线的内涵。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在第一时间内启动了灾害紧急预案,并作出重要指示,全力抢救受灾群众。灾后,全国哀悼日的设立是对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生命的尊重,更是党和国家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二是革命文化培育了人民群众不怕艰险、百折不挠的优良品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面对艰苦的环境和强大的敌人,我们需要一种由我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凝心聚力的旗帜。以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为代表的象征着革命热情、坚定信念和顽强斗志的革命文化,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生动的展现。革命文化铸就了中国革命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勤劳的中国人民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人民子弟兵、医务人员及志愿者争分夺秒抢救伤员,他们不怕牺牲,为夺取汶川抗震救灾工作的胜利甚至奉献出宝贵的生命。三是革命文化铸就了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拼搏精神。革命文化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怀,凝聚了党和人民群众的斗志,捍卫了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念。革命文化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着信念凝聚和动力激发的重要作用,增强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的信心,铸就了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为汶川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精神动力。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厚实的精神土壤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我党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中,它作为当代中国的新文化,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的精神基因,为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提供了源泉与动力。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了人民群众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自信,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凝聚起强大的社会合力,为抗震救灾精神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带领和团结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梦想的征程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行动指南。在抗震救灾工作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族儿女上下一心,共同帮助灾区同胞战胜地震灾害。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文化由人民群众共建,文化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为抗震救灾精神注入了鲜明的人民性。我党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把保障灾区人民的切身利益摆在首要地位,践行着执政为民的理念。党在动员社会救援力量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同时,也积极鼓励灾区人民自救互救。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宣传后,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反哺灾区人民和志愿者,坚定了他们取得抗震救灾工作胜利的信念。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于时代前沿,去粗取精、兼容并包,形成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为抗震救灾精神注入了开放创新的时代特质。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我党改变了以往的救灾做法,接受国际社会对汶川灾区的援助,并且允许外国记者进入灾区进行采访报道等等,这些都深刻地展现出我党以强大的执政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支撑,积极投入到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之中。

四、结 语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际局势暗流涌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问题愈发突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文化渗透、社会思潮渲染、淡化阶级对立以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企图削弱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探析抗震救灾精神的生成逻辑,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牢固树立意识形态安全的精神屏障,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把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团结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1]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7-01(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3.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44.

[6]张丰清.中国共产党应对灾难整合社会力量的经验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7):19-2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6.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0.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7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14]高中伟,纪志耿.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展现“中国精神”的强大凝聚力[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5):14-15+49.

[15]胡沁熙.“抗震救灾”精神与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1):188-191.

[16]龚维斌.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体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6):11-14.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0.

[1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1).

[1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G].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487.

(责任编辑:李 虎)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Generation of Earthquake Relief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aking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as an Example

HAN Xiaojuan WANG Wei

The great spirit of earthquake relief is a part of the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resourc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ts generation has three dimensions: politics, practice and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orientation,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built a fundamental political guarante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thquake relief spiri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actice, the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laid a realistic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thquake relief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orientation, the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vides a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spiritual sourc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thquake relief spirit. In the new era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generating logic of the spirit of earthquake relief, for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earthquake relief, strengthen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the spirit of earthquake relie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ost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D632.5

A

1009-8135(2018)04-0028-08

韩晓娟(1981—),女,山西灵石人,副教授,硕士,纪念场馆教育与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骨干研究成员,2017年度中西部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王伟(1995—),男,四川宜宾人,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绵阳师范学院思政重点项目“抗震救灾精神的理论渊源与弘扬机制研究”(MYSY2017SZZD01);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时代抗震救灾文化理论和实践研究”(MY2018YB016);绵阳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校本研究项目“新时代地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以绵阳地域文化为例”(XBYJ201806);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青年项目“抗震救灾文化理论和实践研究”(SLQ2018C-09)。

猜你喜欢

汶川灾区群众
云上远眺新汶川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
灾区援建项目代建制及其实践探讨
中华儿慈会为玉树地震灾区提供100 万元紧急捐助
汶川樱桃熟了